首页期刊导航|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周祖德

月刊

1671-4431

whlgdxxb@whut.edu.cn

027-87651953

430070

武昌珞狮路122号武汉理工大学(西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钢渣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增强机理研究

    范剑锋吴领吴少鹏刘全涛...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评估钢渣作为粗集料加入RAP中组成钢渣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先处理RAP材料以得到细集料再制备混合料,分别研究了不同级配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并对安山岩、再生骨料和钢渣与沥青界面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渣沥青混合料SMA-16高温车辙为5 848次/mm,低温弯曲为1 108.23 N,疲劳方程式K值最高为9 652.1.在水压力作用下,钢渣呈现出了更低的剥离率和更高的粘附破坏力,分别为12.0%和13.2%.表明钢渣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路用性能.

    再生路面材料力学性能界面特征钢渣

    人工砂级配及石粉含量对ECC拉伸性能影响的机理

    陈程琦李家正石妍徐金霞...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拉伸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人工砂级配及石粉含量对水工ECC(Hydraulic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HECC)单轴拉伸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不同人工砂级配与龄期对ECC的微观结构和拉伸断面处纤维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级配和连续级配人工砂制备的水工ECC的抗拉强度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大,其极限拉应变随着龄期的增大而减小.其中,人工砂粒径小于0.16 mm的单级配ECC无明显的多缝开裂现象.此外,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ECC的抗拉强度呈现增大的趋势,极限拉应变呈现下降的趋势.石粉掺量为15%的ECC拉伸性能最好,其7 d抗拉强度为4.08 MPa,极限拉应变为3.35%.

    ECC龄期级配拉伸性能人工砂

    刚玉质浇注料用于致密气燃烧池中迎火墙的耐高温性能研究

    周锦程文华李宣霖钟伟康...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致密气开采钻井工程中燃烧池结构材料的放喷需求,使用不同的铝酸盐水泥(CA)作为结合剂,白刚玉作为骨料,制备符合燃烧池放喷需求的耐火浇注料.试验结果表明:1)各试样的力学性能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4种试样的线变化率和体积密度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显气孔率随着煅烧温度升高而下降;3)CAG1、CAG2、CAG3、CAG4试样的荷重软化温度依次降低;4)通过XRD、SEM和EDS分析,在1 100 ℃煅烧后生成大量CA2,在1 300 ℃高温煅烧后存在大量的CA2和少量的CA6,在1 500 ℃煅烧后生成大量的CA6以及存在少量的CA2.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砌块材料在经过长时间的高温试验之后,试样材料无烧熔现象,外观平整.

    致密气燃烧池铝酸盐水泥刚玉荷重软化温度浇注料

    水基岩屑生态护坡基材配置及种植试验研究

    胡森林文华谭树成王欣...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水基岩屑,研究水基岩屑改良制备生态护坡基材的资源化利用方式.试验以水基岩屑替代部分天然土壤做植生基土,使用硫酸亚铁、秸秆纤维、保水剂为改良剂,并添加一定含量的基材辅料对生态基材进行改良,采用L9(34)正交试验配置生态护坡基材,通过测试分析和种植试验,分别对不同处理组下的基材理化性质、基材初期强度、基材保水性能、植物生长状况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改良材料的加入能在中和水基岩屑碱性的同时增强基材的肥力和抗旱性能,提高基材强度,可保证较高的植物存活率和较好的植物长势.较优配比为:水基岩屑添加比例为50%、硫酸亚铁3 g/L、秸秆纤维3%、保水剂0.3%、粘结剂0.3%和有机肥5%.

    水基岩屑生态护坡种植试验测试分析

    基于数据驱动的水泥企业碳排放预测模型研究

    詹家干邵臻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目前水泥企业碳排放预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多、预测精度低问题,借助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尝试构建了多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模型对企业碳排放预测误差达12.78%,机器学习模型可降低至9%,而通过智能烟花算法改进的BP(Back Propagation)网络模型可将误差降低至6%,能够较好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企业碳排放量,"熟料产量和净购入电量"两因素影响最为显著,而提高替代燃料使用率则是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

    水泥生产碳排放智能算法统计预测

    CFRP布加固负弯矩区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火性能研究

    周焕廷米康佳陈志华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加固负弯矩区混凝土对组合梁抗火性能的影响,建立了CFRP布加固组合梁在火灾下的数值模型.通过分析组合梁的跨中挠度、负弯矩区混凝土应力、截面弯矩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研究了CFRP布黏结宽度、黏结长度对组合梁抗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粘贴CFRP布能够延缓混凝土受拉应力的发展;CFRP布的端部及纵向边缘处会产生较高的界面应力,达到极限黏结应力时发生脱粘破坏;增加CFRP布黏结宽度,可提高组合梁高温下的承载能力,防止CFRP布发生脱粘破坏,建议黏结最佳宽度为200 mm;黏结长度小于1 600 mm,耐火性能随黏结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大于1 600 mm时,对耐火性能贡献不大.

    钢-混凝土组合梁CFRP布加固负弯矩区抗火

    征稿启事

    47,封3页

    某大型深埋罐室围岩和混凝土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

    谢全敏刘文文晏理想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的材料动态本构模型还不能很好地真实反映大型深埋罐室的混凝土和玄武岩动态损伤力学特性,为此,采用MTS实验和SHPB实验对某大型深埋罐室支护衬砌混凝土和围岩玄武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为塑性剪切破坏形式,而玄武岩为脆性碎裂破坏形态;随着冲击荷载应变率不断增大,混凝土和玄武岩的破坏均由碎块状逐渐过渡为粉末状,玄武岩在抵抗冲击载荷下能力高于混凝土;混凝土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呈现出非脆性破坏,而玄武岩呈现出脆性破坏;玄武岩及混凝土的动态应力增长因子DIF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DIF与应变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动弹模量,对朱-王-唐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参数进行了简化,构建了混凝土和玄武岩峰值应力前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并结合SHPB实验数据验证了该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合理性,研究成果为后续的大型深埋罐室的抗爆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大型深埋罐室围岩及混凝土MTS实验SHPB实验破坏规律动态应力增长动态损伤模型

    考虑层间相互作用的减振型复合楼板振动特性研究

    孙亮明张依杰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楼板的振动舒适度问题,研究层间相互作用对减振型复合楼板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谱方法对减振型复合楼板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基于三维层合理论,考虑层间相互作用,将减振型复合楼板的位移变量按第一类切比雪夫多项式与双三角级数展开,根据哈密尔顿原理得到减振型复合楼板的 自由振动方程,计算不同参数下的减振型复合楼板的振动特性,分析层间相互作用对减振型复合楼板振动频率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考虑装饰层、减振层等非结构层时,层间相互作用会使楼板各阶无量纲频率降低;对于复合楼板减振层,其弹性模量和厚度变化差异越大时,层间相互作用对楼板基频的影响越大;减振层弹性模量变小时复合楼板基频降幅更大;减振层厚度增大时复合楼板基频降幅变大.因此,减振型复合楼板设计时应合理考虑层间相互作用对楼板振动特性的影响.

    减振型复合楼板三维层合理论层间相互作用振动舒适度

    UHPC全包裹S690高强型钢短柱轴压性能研究

    魏国正王振亥李涛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强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型钢强度为S690,UHPC强度为C130)的轴压试验为基础,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试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吻合较好,破坏模态相同,峰值荷载偏差值为8.9%,有限元模拟型钢荷载-竖直应变曲线和荷载-水平应变的峰值应变偏差为4.3%,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可靠性,表明该有限元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其轴压性能.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试件的受力机理.最后利用该有限元模型探究了箍筋间距参数、混凝土保护层内布置钢丝网参数对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箍筋间距增加,试件轴压峰值承载能力变化不大,剩余承载能力减小;设置钢丝网以后,试件的峰值承载能力和剩余承载能力提高.

    超高性能混凝土型钢混凝土组合短柱轴压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