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杨平

双月刊

2095-3844

jwtu@whut.edu.cn;jwuttse@whut.edu.cn

027-86538436

430063

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的前身《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审核,原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学、化学、船舶及海洋工程。机械科学与工程、船舶机械、轮机工程、港口机械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导航与电子系统、电气工程航运技术、交通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本刊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学报、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湖北省及交通部优秀期刊等奖励。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首批入选中国科技期刊英文文摘(CSIA)数据库,并被英国British Maritimes Technology(BMT)和美国Ei page One数据库等收录(1994-200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人机检测桥梁多目标点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丁俊锋吴闽吴振磊刘畅...
    326-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机检测桥梁下部结构多目标点路径规划问题,建立无人机检测桥梁墩柱的数字模型.利用改进后的Henon混沌映射对传统人工蜂群算法(ABC算法)中的蜜源初始化阶段和侦察蜂搜索阶段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改进后的ABC算法(HABC算法),通过仿真对比分析发现HABC算法相较于ABC算法迭代收敛更快,平均评价函数值也优于ABC算法,实现全局路径规划问题中算法的优化.将HABC算法和贪心策略相结合提出一种贪心HABC算法,实现UAV检测桥梁墩柱结构多目标点路径规划,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结果显示通过牺牲少量路径总长度可有效节省算法运行时间.

    桥梁工程无损检测无人机路径规划人工蜂群算法混沌映射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山草甸区路基冻融特性预测研究

    苏晓艳卞海丁魏进
    332-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依托西藏昌都地区贡觉至芒康公路改扩建工程,针对路基土的级配组成,设计了路基土室内冻融试验.基于室内试验所得数据,建立了路基土冻融变形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了路基土的冻胀、融沉变形,得到实际工程中所需路基填料的级配范围.结果表明:在初试含水率为9%的情况下,细粒组含量在11%~16%与17%~18%范围内的路基土样表现为"Ⅱ级弱冻胀"与"Ⅲ级冻胀";细粒组含量在11%~18%范围内的土样表现为"Ⅱ级弱融沉";综合考虑细粒组含量对路基土冻胀变形、融沉变形及压实效果的影响,建议将路基填料中的细粒组含量控制在16%的范围内,并可将细粒组含量为13%时的配比作为最佳级配进行考虑.

    道路工程公路路基冻融特性室内试验BP神经网络

    温度作用下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疲劳性能研究

    秦世强杨仁杰张忠财魏智理...
    337-341,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以宜昌长江大桥钢桥面加固改造工程为背景,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不同温度作用下组合桥面疲劳易损细节的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沥青钢桥面,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能够在不增加桥梁恒载情况下,降低疲劳细节应力幅值,改善钢桥面抗疲劳性能;不同温度作用下,相比传统沥青钢桥面,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各疲劳易损细节应力的降幅达15%~46%.

    桥梁工程温度作用疲劳评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

    基于微波加热路面表层材料性能研究

    陈彦军孟建党吕寻博王永红...
    342-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利用四种不同集料进行高摩擦道路表面处治(HFST),测试了不同集料组成的HFST微波加热效果,利用摩擦摆值测定评价了其相应的抗滑性能.结果表明:铁矿石和钢渣集料的升温速率分别为1.580 3和1.276 3,而玄武岩和煅烧铝矾土集料的升温速率分别为0.886 1和1.114 3,因此,钢渣和磁铁矿可作为吸波材料代替传统铝矾土集料用于HFST的材料组成设计.HFST试件的微波加热性能与钢渣和磁铁矿对铝矾土集料的取代率成正比.而随着钢渣和磁铁矿替代率的增加,二元体系试件的摩擦摆值均呈现降低趋势,磁铁矿-煅烧铝矾土体系表现出较为稳定的摩擦表现,钢渣-煅烧铝矾土体系的摩擦表现波动较大.

    微波加热表面处治材料耐磨集料抗滑性能

    深基坑三排桩支护结构被动区力学特性研究

    董必昌王雅新陈世龙巨斌斌...
    347-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以某船坞工程采用的新型三排桩支护结构作为依托工程,结合地质勘察报告,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和弹性支点法对其典型断面的桩前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通过改变土体参数、开挖深度,以及前排桩桩径等影响因素,对比分析计算得到桩前土压力有限元计算值与弹性支点法计算值的比值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被动土压力合力的模型计算结果Ep模型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Ep理论的比值约为0.4~0.7.在此基础上,对三排桩支护结构桩前土压力的弹性支点法公式进行了改进,为修正系数提出了合理建议,改进后公式为:ps=(0.4~0.7)(ksv+ps0),并研究了各系数的分布规律.

    基坑支护三排桩弹性支点法有限元计算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聚氨酯改性沥青自愈合行为研究

    夏广林刘云
    353-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基质沥青和PU改性沥青自愈合模型.通过密度、能量、温度,以及Z轴浓度曲线研究了 PU改性沥青的自愈合行为.通过扩散系数、自由体积分数和氢键分析了 PU对沥青自愈合的影响.结果表明:PU改性沥青的自愈合行为分为:能量获取、流动扩散、自愈合,以及分子平衡四个阶段.当温度相同时,PU对沥青的自愈合有促进作用.PU与沥青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愈合结束的模型强度更高.

    自愈合聚氨酯改性沥青分子动力学扩散能力数值模拟

    级配波动对EMC-10超薄磨耗层路用性能的影响

    冼振光杨德胜杨波张昭...
    359-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EMC-10超薄磨耗层在级配范围内对4.75、2.36、0.075 mm粒径设置不同程度的波动,成型超薄磨耗层试件并测试混合料的体积指标、渗水系数、构造深度,以及劈裂强度,分析关键筛孔通过率与混合料性能的关系.基于混合料填充与干涉特征提出沥青混合料结构参数,利用灰色关联方法研究各结构参数与路用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薄层试件与标准试件的体积指标无明显差异;超薄磨耗层生产过程中在级配范围内发生波动极易导致混合料渗水系数增大;影响超薄磨耗层孔隙率、构造深度和劈裂强度的主要是4.75~9.5 mm含量的波动以及沥青膜和沥青胶浆膜厚度的变化,影响渗水系数的主要是2.36~4.75 mm粒径含量的变化.

    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级配路用性能灰色关联度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础承载特性研究

    赵芳甫
    364-368,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依托西安某公路桥梁工程,采用有限元法,结合现场浸水载荷试验结果,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桩径及桩长,对比研究了桩周黄土产生湿陷和未产生湿陷两种情况下的桩基受力承载特性.结果表明:当桩长为20 m、桩径为0.8 m时,桩周土未湿陷时极限承载力为3 500 kN,桩周土湿陷时极限承载力为3 300 kN,承载力减小了 5.71%.当桩长为17.5 m、桩径为1.2 m时,桩周土未湿陷时极限承载力为6 000 kN,桩周土湿陷时极限承载力为5 700 kN,承载力减小了 5%.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桩基承载能力随有效桩长的增大而增大,且相较于增加桩长,增加桩径时承载力的提高幅度较大,且沉降量较小,表明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增加桩径更有益于提高桩基础的承载力.

    桥梁工程桩基础自重湿陷性黄土有限元分析承载特性桩身尺寸

    基于新型CNN优化方法的混凝土表面裂缝实时检测与分析

    聂立力何丹熊伟
    369-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表面裂缝的快速检测识别和数值提取问题,提出了基于YOLOx目标检测框架的改进性轻量算法ConvCrackDet,并集成数值提取方法,实现快速检测的同时可计算出裂缝的具体信息.结果表明:在所使用的由四个数据集集成的980个数据中,取得了 AP50=90.9,参数量=7.06,推理速度=3.23 ms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提高精度、减小复杂度,以及推理时间方面的优势,并准确地获取裂缝的长度宽度等数值信息.

    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混凝土表面裂缝裂缝检测目标检测

    增韧剂对环氧沥青性能的影响

    江胜文詹文兵罗传熙黄志勇...
    375-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通过比对研究不同增韧剂对国产环氧沥青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与容留时间等指标参数,分析适合国产环氧沥青的增韧剂品牌.研究不同增韧剂掺量的环氧沥青力学性能指标与容留时间指标差异,分析适宜的增韧剂掺量区间.结果表明:增韧剂可显著改善环氧沥青的脆性属性,提高容留时间指标,降低施工难度.增韧剂指标控制在5.3%~6.1%区间时,国产环氧沥青与日本TAF环氧沥青力学指标相近,性能基本满足路面铺装需求,特别在容留时间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大幅度降低环氧沥青铺装的施工难度.

    增韧剂环氧沥青力学性能容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