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综述

    左香草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媒体平台对于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运用融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机遇与挑战、路径对策三个层面进行综述,并总结出以下基本结论:融媒体时代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也面临一定的机遇和挑战,不仅需要高校扛起思想价值引领的重任,坚持"三全育人",还需要国家和社会加强法制监管,创造良好的网络媒体环境和社会氛围;学生个人提升"主人翁"意识与媒介素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重视家庭和父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为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共同发力.

    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算法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优化路径

    舒晴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是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桥梁纽带.在算法技术驱动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内容、叙事空间、叙事传播不断向前发展.然而,在技术应用中出现的"信息定制""网络圈层""算法黑箱"等现象,使叙事面临新困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要从事、境、情三个维度出发,在内容、空间和传播方面全方位用力,充分释放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叙事的育人潜能.

    算法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优化路径

    数智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准化的价值与困境

    吴琼
    87-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探讨了数智技术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水平方面的价值,同时深入分析了实践中面临的困境.研究发现,数智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教育者精准把握教育对象、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数据治理、构建伦理框架、培养复合型人才等对策建议,旨在推动数智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工作的精准化.

    数智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价值与困境

    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吴复雷邱岭肖琼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高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入手,探讨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强调高校要从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资源、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三个维度,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有为青年.

    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路径有为青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的优化路径

    秦倩颖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初中生的国家认同感,还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更有助于强化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中,仍存在融入意识淡化、融入内容单一以及融入模式固化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融入意识过于淡薄、融入内容聚焦不够以及融入模式缺乏多样性等.因此,从强化融入的教学意识、丰富融入的教学内容、改进融入的教学模式方面来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初中思政课优化路径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启示——基于全国部分高校典型案例经验研究

    陈巧刘丽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党建和事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高校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本文基于全国部分高校典型案例经验研究,认为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找准党建和学校事业发展的契合点,结合学校实际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推进党建和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党建引领力,实现高校党建和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高校党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弘扬延安精神促进青年价值认同的四重维度探析

    罗远文
    103-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精神是我党在延安时期带领根据地军民,以革命的伟大实践所形成的思想精华,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传承价值.本文对延安精神的内容体系进行系统梳理,以延安精神的先进内核贯穿于青年人的知、情、意、行之中,对于塑造新时代青年群体的价值认同、为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培养源源不断的青年生力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延安精神青年群体价值认同

    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究

    王会芳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是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更加丰富、更加"鲜活",教育功能更加显著.赋能高校思政课有利于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同时还有利于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实现双向赋能.当前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面临资源开发整合力度不够、与思政课教学融合难以及资源有效性评估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育人效果.为此,应提升思政教师的红色素养和信息素养,大力开发整合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构建虚实相融的思政课堂新生态,完善对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有效性的评价机制.

    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高校思政课

    陈鹤琴玩具思想内涵及其对幼儿社会化的启示

    邹惠珍陶志琼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鹤琴的玩具思想对玩具的定义和功能进行了阐释,创造性地提出了"玩具是幼儿的伴侣"这一新颖的观点.现代家长为幼儿选择玩具时,倾向于益智效能而忽略了玩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功效.玩具凝练的感觉特性有助于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玩玩具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会促进幼儿移情能力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玩具隐喻性的行为导向有利于幼儿观察和学习行为的获得.玩具是儿童的认知促进者、情感陪伴者和行为协作者.

    陈鹤琴玩具思想幼儿社会化

    全面发展视角下的幼小衔接:原则与策略

    吕文超
    114-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解决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愈显紧迫.本文在阐述全面发展视角下幼小衔接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四点原则:首先,关注整体性而非单项性;其次,强调长期性而非突击性;再次,注重适应性而非小学化;最后,倡导合作共育而非孤立化.同时,本文进一步提出四个应对策略:一是学校设计衔接课程并引导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二是教育部门组织专项培训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三是家庭—小学—幼儿园三方合作并加强日常联系;四是政府落实监督责任并提供资源支持.

    全面发展视角幼小衔接原则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