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史文学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内涵和机制构建

    李姝婷郭玲霞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文学作为一种写实性的特殊审美形式,既反映了广阔宏大的党史自然背景,也映射出伟大深刻的党史精神.具体、历史、生动地描写党的历史,能够使党史文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上有着独特的纪实价值、情绪价值和发展价值等科学内涵.将党史文学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坚持传统内容与创新形式相融合、坚持理论引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把握主导权与发挥主体性相统一.

    党史文学爱国主义教育党史精神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生成逻辑、时代内涵及培育路径

    刘慧琴王小琴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新时代大学生要深刻领会奋斗精神的生成逻辑和时代内涵,从树立远大志向、磨砺奋斗意志、增强奋斗本领、砥砺奋斗行为等四个维度,培养奋发图强的斗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路径

    山西本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学生廉洁教育实践探赜

    张欢杜刚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廉学校建设是清廉山西建设背景下的重要清廉"单元",高校作为立德树人主阵地,须加强学生廉洁教育以深入推进育人与反腐倡廉工作.山西本土文化资源蕴含着廉洁的家国情怀、社会风尚、家风资源与个人修养等内容,高校应推动山西本土文化资源与廉洁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发挥教学阵地作用、创新文化融合形式与优化文化融合环境等手段,丰富高校廉洁文化的内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充分展现高校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山西本土文化资源廉洁教育廉洁文化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志愿服务发挥实践育人作用的多元探究

    黄泳茵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志愿服务在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的同时,也承担着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落到实处、提高高校实践育人水平的重任.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存在专业教育和志愿服务脱节、志愿服务项目和形式单一化、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不高、志愿服务资源分散、配套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大思政"格局的统筹指导下,高校志愿服务可以从参与机制、激励机制、发展机制三大板块着手,借助全校全部门联动参与、细化考核奖励指标、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可持续发展等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实现青年在服务中提升成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大思政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路径研究

    马东刚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将"四史"和志愿服务蕴含的思政要素叠加放大,丰富了高校协同育人途径.志愿精神和"四史"中的精神宝藏同向同行,"四史"为志愿服务指明奋斗方向,为志愿者提供了不竭精神动力.志愿服务动机多元化,为志愿管理服务带来新挑战,"四史"学习存在主体和客体方面的现实难题.促进"四史"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的融合发展,要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志愿服务的政治方向;加强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协同推进"四史"学习和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组织志愿者传承践行"四史".

    "四史"教育志愿服务路径优化

    协同学理论视角下普通高校教学中美育与德育融合路径探析

    郭瑾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是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建设,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信仰.美育的主要目标则是培养高校生良好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崇真尚美.本文从协同学理论视角出发,研究二者之间的内在契合点,探讨高校美育与德育融合思路,并对两者融合的具体路径进行了论述.

    高校德育美育融合

    以实践为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师敏霞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教育行业的核心热点,为此,本文以实践为导向,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进行研究.文章以核心素养的内涵为出发点,分析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以及学前教育专业核心素养培养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特色化课程、加强专业实践三个角度对实践导向下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策略进行了阐述和建议,以期为创造良好氛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强化社会参与能力、实现良好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提供一定的帮助.

    核心素养学前教育实践导向培养策略教育专业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逻辑和策略构建

    张丽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民教育与公共服务体系中,学前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与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的基础环节.高职院校作为输出幼教人才的主阵地,其教育教学质量关系着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直面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以目的为导向构建健全的专业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逻辑出发,全面审视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探讨构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策略.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策略构建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构建——以"教育实习"为例

    谢晗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提升对自身的就业选择与职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构建职业认同的重要环节,厘清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改革教育实习设计与实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将从课程价值、实习时长安排、教师指导、平台搭建、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实习中职业认同的构建.

    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实习

    "双减"背景下小学家庭教育实践策略探究

    李雅婧田夏彪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要以生命主体身心发展的全面性为目的,其中家庭教育是促进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当前教育实践中,家庭教育存在代际冲突、家长"唯分数论"、家长教育方法欠缺、家校沟通输出环境薄弱、社会教育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家庭教育的内部要素和外界环境要形成合力,找准小学家庭教育本源,从而推进家庭教育的进程.

    "双减"家庭教育小学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