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及提升路径探究

    苏敏孔祥俊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诚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诚信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为切入点来分析大学生诚信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当发挥社会的导向作用,加强高校的主体作用,重视家庭的教育功效,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实提升诚信教育的实效.

    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路径

    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以"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为例

    杨佳欣陈燕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强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基于研究生思政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教学现状,针对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空心化等问题,阐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并提出SPOC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教学前端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以及思政与学科融合设计的实践路径.

    SPOC混合教学模式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的现实挑战及实践进路

    陈泽云
    87-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种融合实现了从技术辅助教学到沉浸式教学的转变,深入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影响.然而,在融合过程中,思政课教学也遇到技术瓶颈、内容与技术缺乏有效整合、师生角色转变困惑、体制机制束缚等问题.这些都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挖掘并发挥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潜力,社会各界必须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积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教学理念的革新与教学模式的转型,并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

    虚拟仿真技术思政课应用困境发展路径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辅导员职业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孟扬范炳良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帮助高校辅导员更好地应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快速变化的学情,进一步提升其职业素养,本文深入探讨了历史主动精神的丰富内涵,分析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辅导员职业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义和实践进路.历史主动精神有助于辅导员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消除职业倦怠感,塑造健康向上、积极主动的职业价值观,进而提升其育人质量.高校辅导员要深入学习并贯彻历史主动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以"四心"为核心,勇于担当青年学生的引路人,以更高标准和更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切实履行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历史主动精神高校辅导员职业价值观培育

    红色资源融入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析

    张娜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当前红色资源融入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氛围不佳,教师资源意识欠缺;衔接薄弱,资源利用不充分;欠缺合力,家园社协同育人亟待加强的困境.因此,幼儿园需要建立红色资源库,创设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坚守儿童立场,深挖红色资源价值;家园社协同,共同培育幼儿爱国情感,从而实现红色资源在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

    红色资源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资源路径

    融汇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践行路径

    林璐
    99-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与价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打通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牢牢把握"七个着力"重大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方能赓续中华文脉,谱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华章.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第二个结合"

    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路探赜

    马雅宁都芙蓉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离不开思政课这个关键课程.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是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以及增强历史自信的重要教育资源.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逻辑理念上推动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能为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优秀历史文化注入新活力,又能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有助于落实"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教学理念.在新时代"大思政课"的推进过程中,将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材、思政课研究、思政课实践,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优秀历史文化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理路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探索

    冯龙飞陈昊周蕾
    106-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青年人才的关键一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的各类信息渗透在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面对这种新形势,如何促进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的深入了解就成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高校应该以党的基本知识的重要性为着手点,结合当前新媒体发展的背景,深入探讨如何构建并完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对党的基本知识全面系统的学习.

    网络新媒体高校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

    地方党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实现

    陈蕾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地方党史,是着力挖掘地方资源,将地方党史资源向课程育人资源转化的有效举措,也是青年大学生学好党史的必要之举和现实所需.本文着重探讨了地方党史融入高校思政在教研、教法、教学上的重要价值,提出了地方党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要整合课程资源,构建"立体式"教研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推进"互动式"教学创新;营造校园氛围,打造"融合式"育人场域.

    地方党史思政育人大历史观

    近二十年来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熊文娟柳军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中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分析2004-2023年二十年间"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主题的发展及趋势.分析显示,近二十年来,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主要从宏观视角转为微观视角,关注点从追求教育公平转向服务乡村振兴,即体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表明,当前研究领域存在学科缺少领军人物、研究机构缺失合作等问题,未来的研究趋势将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突破"城乡二元"的思维惯性,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顶层设计.

    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教育资源配置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