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理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

袁运开

月刊

1002-0748

021-62232813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内

物理教学/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物理教育专业刊物。旨在提高中学物理教师素质和物理教学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高中生物理学科能力水平研究

    杨卓郭芳侠于一真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市某中学高一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进行现状调查.结果表明:(1)高一学生的物理学科各一级能力达到2级水平的人数均超过四分之三,大多数学生达到物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要求.(2)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平均水平偏低.其中学习理解能力的平均水平最高,迁移创新能力的水平最低.被试的学习理解能力与应用实践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应用实践能力与迁移创新能力之间、学习理解能力与迁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3)物理学科能力的总体水平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男女生在学习理解能力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4)培优班与普通班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的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物理学科能力表现与学业成绩一致.

    物理学科能力社会性科学议题高中生

    基于三维评估模型的物理课堂提问诊断研究——2021-2023年广东省高校师范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教学录像分析

    刘涵许桂清何杰轩
    7-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课堂的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知需求,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建构了物理课堂提问的三维评估模型,从认知水平、提问方式和核心素养三个维度评估课堂中的物理问题组,并以2021-2023年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物理组的教学录像为素材,开展物理课堂提问诊断研究,结合定量数据与个案分析,揭示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与特点,为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提供参考与启示.

    物理课堂提问三维评估模型物理问题组认知水平核心素养

    基于教材对比分析的高中物理归纳推理能力教学建议

    吴春晓李维黄致新唐世杰...
    12-1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这两种推理能力对于物理的学习和研究都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和考试评价主要针对的是演绎推理能力,而较少涉及归纳推理能力.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高中自然也是培养归纳推理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对现行的人教版、教科版、鲁科版、粤教版、沪教版、沪科版等六个版本新教材进行研究后发现:"归纳"一词在不同版本新教材中出现的频率并不相同,同时其培养场景也不尽相同.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给出了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建议:引导学生认识到归纳推理方法的多种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感受实验归纳和理论演绎的不同作用、结合真实物理情景提升归纳推理能力.

    归纳推理能力高中物理教材分析

    指向关键能力发展的高考复习备考——以电磁感应中"导线框"类问题复习为例

    李春生方林许新胜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导线框在磁场中运动的情境类问题复习为例,探寻以发展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模型建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5种关键能力为目标的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复习关键能力电磁感应导线框

    中学物理实验改进的问题与策略探析

    郑柔纯麦宜平李德安
    22-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目前实验改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四个策略:生活化实验可作为专业常规实验的拓展与补充;数字化实验应发挥其在实验改进中的辅助作用;集成化实验可朝着积件式方向发展;直观化实验应重视学生概念、规律建构的过程.

    实验改进存在问题改进与创新策略探析

    菲涅尔双棱镜干涉实验中的常见问题探讨

    樊代和贾欣燕魏云刘其军...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中学生所熟练掌握的反射、折射定律,通过光路图分析,详细分析了在进行相关双棱镜干涉实验时,学生常问到的两方面问题,包括如何判断双棱镜的平面和棱面,以及平行光入射双棱镜的平面或棱面时,是否会对干涉结果造成影响等.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一方面可成为中学物理中相关双棱镜干涉实验的教学内容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为其他中学物理实验现象的解释提供分析思路.

    双棱镜干涉分光计条纹间距

    大、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现状及优化路径——以上海地区为例

    辛玥尹亚玲杜昕雨陈丽清...
    29-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大学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衔接现状,本研究对上海市H大学和多所高中展开了调研.基于调查数据,发现教学衔接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诱因是学生的实验基础能力较差、实验教学不受重视、大学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较大差异等等.最后,从高中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以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两个学段的学习衔接过渡,提升教学质量.

    大中衔接物理实验优化路径

    面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作业情境化设计探究

    贾晓岚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境教学是初中物理不可替代的教学方式,在作业设计中应充分融入情境,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系统梳理了当下物理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组物理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并从明确学生主体、创设真实情境、强化实验应用等角度分析了作业设计的典型案例.

    情境教学核心素养物理作业作业设计

    基于素养目标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研究——以"制作角反射器"为例

    朱峰磊
    39-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行车尾灯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角反射器,其原理是"光的反射".由于初中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他们无法准确认知光在立体空间内经过多次反射而形成的传播路径.文章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通过跨学科的实践,来克服物理与其他学科间的隔阂、学习与生活间的隔阂、理论与实践间的隔阂,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获得关键能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素养目标跨学科实践角反射器

    运用能量转化方向性规律解决装置"效率"真问题——缘起2023年皖、陕中考物理卷"效率"计算题

    刘雪荣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是初中学生学业质量最有权威的结果评价,体现新中考试题注重素养立意的导向性作用.文章以真实问题解决为导向,在综合机械装置模型试题解答中发现问题,在真实模型建构与科学推理中分析问题,在运用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规律中解决问题.立足于在能量转化、转移中,有用能量总是朝向逐渐减小的方向性视角,巧妙地解决"系统综合效率"问题.站位高,效果好.

    能量转化的方向性机械效率系统综合效率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