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理教学探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理教学探讨
物理教学探讨

廖伯琴

月刊

1003-6148

wljxtt@swu.edu.cn

023-68253274

400715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1号

物理教学探讨/Journal 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方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为教育服务的方向。充分发挥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刊物力求反映基础物理教学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对教改中的“前沿”,热点问题及时作动态报道,达到“教”有所用,“学”有所获的目的,为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湖南高考物理第10题评析及启示

    周嘉露王成会
    44-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2023 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试题第 10 题为例,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矢量图解法进行解答,对此题进行情境拓展、知识拓展和Working Model仿真拓展.为高中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突出物理经典模型,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提出三条策略:挖掘情境素材,开设校本课程;精进专业知识,探索学科融合;落实真实实验,拓展虚拟仿真.

    高考试题备考策略WorkingModel

    2023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0题的分析与拓展

    段石峰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 10 题以达·芬奇手稿中描述的一个实验为素材,考查轨迹图形中的相对运动,兼具思想的深度和立意的高度,是一道难得的好题.探讨了试题的教材溯源,并对试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软件模拟演示图形,探究其中有益的启示,并对试题进行变式拓展.

    运动轨迹空间图形相对运动模拟演示

    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理综卷物理第26题的解析与启示

    陈晓曦姚关心王雪张忠庆...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理综卷物理试题体现出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通过对该卷第 26 题的深入分析,对其命题意图、解析方法和学生解答的典型错误及成因进行较为全面地解读,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物理高考试题问题解决模型建构习题教学核心素养

    深度剖析浮沉子制作的成功要素

    曾莲娟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浮沉子是初中物理浮力教学中常做的演示实验之一,操作时偶尔会出现无法下沉或下沉后不再上浮的现象.从三种配重不同的浮沉子浮与沉的实验现象出发,对浮沉子浮与沉的原理进行深度剖析,找到有的浮沉子不下沉而有的浮沉子下沉后不上浮的原因,为成功制作浮沉子提供理论支持.

    浮沉子原理探析临界值

    基于MATLAB和Esp32的中学物理实验创新设计——以"光的偏振"为例

    刘冰倪钰朋董黎青李红梅...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的偏振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实际教学中学生很难直接观察到光的偏振现象,由此也造成了学生难以理解光的偏振概念、特点以及光的横波特性.传统教学中,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教师常常采用讲解配合图片演示的方式教学,这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MATLAB仿真光的波动性传播动态效果,呈现光路的波动性传播过程,结合Esp32 和光强传感器进一步辅助学生探究透过两张偏振片的光强大小与偏振片透振方向夹角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偏振光的产生机制及其特点.

    光的偏振Esp32MATLAB

    开发失败实验价值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验证实验的改进为例

    王乾军霍利宁姚华鑫周遵伦...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中有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失败的实验也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自制教具是中学物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自制教具在课堂教学中做演示实验以完成课堂教学的课例屡见不鲜.在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尝试自制出一套实验教具,实现电磁感应定律的定量测量验证,达到有效完成本节课实验教学的效果.

    物理实验自制教具实验教学失败实验定量测量

    以不同视角观现象 追不同现象溯本源——以"竖直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偏折"为例

    陈健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光的折射,观察者在正前方观察竖直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最左逐渐水平移动到最右的动态过程中,可观察到不同的现象.通过分析,逐步揭秘其光学原理,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筷子斜插入盛水圆形玻璃杯和有棱角的盛水玻璃杯中时的不同现象,由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观察视角追溯本源水中筷子棱角玻璃杯

    有收尾过程物理现象的类比研究

    钟云杰
    70-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物理涉及到的一些有收尾过程的物理现象,主要涉及动力学和电磁学中的速度、R-C 及 R-L 振荡电路中的电流、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等,通过数学推导均能发现自然对数的底e包含其中,且它们的表达式十分相似,推测它们具有某种共性规律.通过先找共性再进行类比分析的思路对此进行了研究.

    收尾过程类比微分竞赛思维

    利用壳层定理求解地球隧道问题

    崔胜喆贾伟尧朱建慧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球隧道问题是物理教学、科幻作品和科普教育中常见的物理模型.文章从学生熟悉的高中几何证明思路入手,提出了基于壳层定理的地球隧道问题求解方法.该方法思路简单,理解难度较低,可避免学生在未理解高斯定理内涵的情况下强行利用高斯定理证明地球隧道问题的迷茫.

    地球隧道壳层定理高斯定理类比思想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计

    朱依凤王健
    77-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指出要推进项目式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项目式学习在培育核心素养方面极具优势.为此,以"力的存在"教学为例,围绕项目式学习任务,通过确立项目主题、形成项目方案、开展项目实施、进行项目展示、深化项目拓展,实现活动与体验、联想与结构、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的深度学习目标.

    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力的存在初中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