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未来与发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未来与发展
未来与发展

华军

月刊

1003-0166

weilai3296@sina.com

010-62103296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未来与发展/Journal Future and Develop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未来学研究刊物。探讨和研究未来学与未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未来研究的成果和安全,研究科技、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未来问题的科学预测研究和现实问题的对策研究,报道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学科的新动向、新设想和未来发展趋势,反映最新的未来预测和发展战略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制造业数字化对产业韧性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熊彬辛莹
    6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 2012-2021 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了制造业数字化和产业韧性的综合水平,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数字化对产业韧性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制造业数字化可以显著增强制造业产业韧性水平;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对产业韧性的促进作用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对中部地区的作用效果最明显;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可以正向调节数字化影响制造业产业韧性的程度;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制造业数字化和产业韧性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自相关性,本地区制造业数字化发展能对其邻近地区产业韧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文章从产业韧性视角延伸了数字化的影响效应,为探寻制造业产业韧性的提升路径提供了政策参考.

    数字化产业韧性制造业集聚空间计量

    制造业企业ESG表现、数字化转型与"脱实向虚"

    沈望奇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 2015-2020 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 ESG 表现与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会促进企业"脱实向虚"的进程,而数字化转型会削弱ESG表现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非国有企业与创新投入水平高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的弱化作用更为显著,并且和ESG表现成为促进金融化水平此消彼长的关系.

    ESG表现数字化转型脱实向虚

    微休息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廖耀华
    85-9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努力-恢复模型,引入认知灵活性探讨微休息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引入自我效能感分析其调节效应.本研究以浙江省 14 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样本进行探析.研究发现,放松、社交、认知微休息能够增加认知灵活性进而促进员工创造力的提升,而营养摄入微休息的影响不显著;自我效能感在员工微休息通过认知灵活性影响员工创造力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关系.

    微休息认知灵活性自我效能感创造力

    新时代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综述

    赵慧玲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国内外学界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相关议题展开了多维度多领域的研究,成果极为丰硕,为新时代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和积累了广泛的经验.其中,"理想信念教育"历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杂音辨识、内容界定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参考;"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当前学界关注的重要论题,尤其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常态化机制的构建,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关涉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关键议题,初步回答了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理论问题;而国外学界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也为我国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推动提供了经验借鉴.然而,纵观研究全域,学界对理想信念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等内容路径的着墨更多,而专题聚焦常态化制度化的研究却相对薄弱.因此,我们需要结合主流意识形态、新时代历史方位和多元化教育路径科学探索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根本路径.

    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基于"四重螺旋"创新理论的工程博士项目制培养模式探究

    陈涛卢铮松陈冠云张立迁...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工程博士教育被寄予厚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新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积聚力量实现"超常规"发展势在必行.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切入点,基于知识生产的大学、政府、企业和社会"四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提出并构建了以企业为中心、以产业链为中心及以区域发展为中心的 3 种工程博士项目制培养模式,探讨了多元创新主体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四重螺旋工程博士项目制培养模式

    图书馆文创育人是高校创"双一流"的助力器——阅读与文创结合打造未来图书馆

    夏媛媛
    109-1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创"双一流"发展环境下,发掘高校图书馆文创育人价值,打造文创育人工程前景可观.本文在分析了"双一流"阅读文化品牌的基础上,从美育、智育、德育 3 个方面发掘文创育人价值,构建高校图书馆文创育人工程建设路径.系统化打造文创育人工程,推动图书馆文创从"小、浅、泛"阶段向"大、深、专"阶段提升转型.所提出的路径可以从美感化、知识化、人文化 3 个方面提供育人价值,并根据该路径及现状分析,提出提升文创育人效益的策略,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实现有美感的阅读、激发创意的阅读、有文化传承的阅读和可体验的阅读;开创将阅读的文化转变成有形的文创产品,融入到大学生活之中,从而为推动校园阅读热潮,提升阅读质量效益,促进知识传播和跨学科交流,把图书馆文创事业发展成为新的交叉学科领域等提供借鉴.

    高校图书馆文化创意系统工程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