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皖南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皖南医学院学报
皖南医学院学报

章尧

双月刊

1002-0217

wnyxyxb@yahoo.com.cn

0553-3932553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戈江区文昌西路22号

皖南医学院学报/Journal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Wanna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反映学院科研、教学、医疗的新成果和新经验,促进院内外学术交流和科研、教学、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为教学实习基地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Orexin-A和RJR-2403影响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的比较

    储婉玉李妍甄骋盛鑫...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食欲素-A(orexin-A)和α4β2-N型乙酰胆碱受体(α4β2-nAChR)选择性激动剂RJR-2403分别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影响的差异.方法:应用8~12d新生SD大鼠,麻醉后游离出颈端至骶部的脊髓,保留腰骶膨大节段并制备切片.切片孵育30min,采用木瓜蛋白酶消化19~22 min,转常温孵育45~60 min.沿中央管切取脊髓腹角,使用口径从大到小的巴斯德吸管急性机械分离神经元,静置20 min待细胞贴壁,在倒置显微镜下利用膜片钳记录良好的神经元,联合药理学方法进行功能性研究.在电流钳记录模式下,观察orexin-A和RJR-2403分别对离体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放电(动作电位)的影响,并比较多种参数的差异.结果:①本研究应用急性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进行膜片钳记录,所记录的神经元胞体完整,形态多样,能发出较多突起且有分支;②给予orexin-A前的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的频率[(3.55±0.66)Hz]低于给药后[(8.26±3.31)Hz](P<0.01),给药前动作电位幅值[(95.28±7.21)mV]高于给药后[(85.15±5.80)mV](P<0.05),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半幅时程无明显变化;③应用RJR-2403前,腹角神经元的静息电位[(-66.67±43.38)mV]高于给药后[(-60.48±3.38)mV](P<0.01),给药前放电频率[(2.74±1.60)Hz]低于给药后[(8.94±3.14)Hz](P<0.001),给药前动作电位幅值[(84.96±4.85)mV]高于给药后[(73.77±5.42)mV](P<0.01),给药前半幅时程[(4.34±1.52)ms]低于给药后[(5.39±1.80)ms](P<0.01).结论:Orexin-A和RJR-2403对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均具有正性调制作用,但对于静息电位、半幅时程存在不同作用,可能源于促代谢型受体和促离子型受体介导的作用差异.

    食欲素-Aα4β2-N型乙酰胆碱受体RJR-2403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

    积雪草酸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肺腺癌细胞迁移

    胡蕴涵李厚继刘承睿周可...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积雪草酸对肺腺癌细胞系H1299及A549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积雪草酸(0、20、40、60、80、100 μmol/L)处理H1299和A549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探究积雪草酸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积雪草酸处理对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积雪草酸加药浓度增加和加药时间延长,A549、H1299细胞存活率均下降(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积雪草酸可促进细胞凋亡(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积雪草酸抑制H1299及A549细胞迁移(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药物浓度增高,β-catenin、p-GSK-3βSer9、c-myc、Vimentin、Snail蛋白表达降低,Axin2、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多.结论:在肺腺癌细胞中,积雪草酸抑制EMT的发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肺癌积雪草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皮-间质转化

    自组装类釉原蛋白两亲性寡肽在大鼠骨缺损中成骨效应的研究

    罗菁菁施敏林家婷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自组装类釉原蛋白两亲性寡肽的骨缺损修复作用.方法:构建具有黏附特性的自组装类釉原蛋白寡肽纳米凝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膜片和大鼠股骨骨缺损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BMSCs种子细胞膜片(Cell sheet)组、类釉原蛋白寡肽生物支架(OPA scaffold)组、BMSCs种子细胞膜片+类釉原蛋白寡肽生物支架(Cell sheet/OPA scaffold)组,将各组材料填充于股骨骨缺损处,在术后8周分别通过大体观察、微型CT扫描重建及组织学来评估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大体标本观察发现4组均有不同程度骨修复,Cell sheet组缺损区大致轮廓仍清晰可见且缺损区仍较深,骨修复最差.与Control组相比,其余两组骨修复较好,以Cell sheet/OPA scaffold组骨缺损区域修复最好,缺损轮廓已不明显.微型CT三维重建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Cell sheet组新骨生成率低于Control组(P<0.05);OPA scaffold组和Cell sheet/OPA scaffold组新骨生成率优于Control组(P<0.05),两组缺损区域都有较高的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相对骨体积(BV/TV)、连接密度(Conn.D)和较低的骨小梁分离度(Tb.Sp),其中以Cell sheet/OPA scaffold组最高.组织学结果显示,OPA scaffold组和Cell sheet/OPA scaffold组有较多趋向成熟的骨小梁生成,Control组和Cell sheet组有少量趋向成熟的骨小梁生成.结论:自组装类釉原蛋白寡肽纳米凝胶具有很好的成骨能力及骨缺损修复能力,具有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潜力加以进一步研究.

    自组装釉原蛋白多肽组织工程细胞膜片

    跑台运动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梁坤张芯悦沈国晴李光建...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适当运动对慢性酒精中毒(CA)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取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模型组(n=10)、低强度运动组(n=9)和高强度运动组(n=9),采用每只大鼠持续8周每天灌胃30%酒精4 mL的方法建立CA模型,正常组等容量注射生理盐水.通过戒断评分表和体质量变化等鉴定模型.造模成功后,对低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分别以每天10、20 m/min的速度进行100 m的跑台运动,持续3周.最后通过5 d的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进行检测.结果:①CA模型鉴定,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的戒断评分表得分较高(P<0.05),且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②Morris水迷宫实验,与模型组相比,低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Morris水迷宫的潜伏期有缩短趋势.低强度运动组较正常组在第一象限停留时间较长(P<0.01),低强度运动组较模型组在第一象限停留时间较长(P<0.05),高强度运动组不明显.结论:跑台运动对CA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可能有改善作用.

    慢性酒精中毒跑台运动学习记忆

    雷公藤红素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探讨

    周巧逢雷敏郭西英何昂...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CEL)对2型糖尿病(T2DM)所致的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24只雄性SD大鼠分成4组,即空白对照(Con)组、对照给药(CEL)组、模型(T2DM)组和模型给药(T2DM+CEL)组.每周监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FBG),T2DM造模成功2周后给予CEL 3 mg/(kg·d)灌胃,1次/天持续12周,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肝组织切片行Masson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和胶原蛋白沉积.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TGF-β1和Smad3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Con组比较,T2DM组大鼠24 h尿量、FBG、FINS、AST、ALT、Hyp 水平均升高(P<0.001);胶原容积分数(CVF)升高(P<0.001);肝组织 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TGF-β1、Smad3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SIRT1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与T2DM组相比,给予CEL后大鼠24 h尿量、FBG、FINS、AST、ALT、Hyp水平均降低(P<0.05);肝组织胶原沉积减少,纤维化状况改善;肝组织SIRT1表达升高(P<0.05),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CEL可减轻T2DM大鼠肝脏组织的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IRT1、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

    雷公藤红素2型糖尿病肝纤维化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TGF-β/Smad

    低剂量泼尼松单用与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风湿性多肌痛对比研究

    汪筱莞徐亮贾兰兰冯丹丹...
    126-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泼尼松(10 mg/d)单用治疗风湿性多肌痛(PMR)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初诊未治的PMR患者共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低剂量泼尼松单用组、联合甲氨蝶呤(MTX)组各20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前瞻性随访对照研究,记录基线时及治疗6个月后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晨僵时间及PMR活动指数(PMR-AS)等临床数据,比较两组间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ESR、CRP、晨僵时间及PMR-AS等指标均较基线时改善(P<0.05);泼尼松组与泼尼松+MTX组治疗6个月的有效率(85.00%vs.8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时间[(4.14±1.78)月vs.(3.60±1.71)月]及治疗有效时间[2.00(1.00,5.00)月 vs.1.00(1.00,2.75)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空腹血糖轻度升高和肝功能损害外,两组未见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泼尼松10 mg/d单药治疗PMR临床有效且副作用轻微.

    风湿性多肌痛泼尼松甲氨蝶呤

    基于Logistic回归和Nomogram模型构建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预测价值

    王志强丁昊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2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模型组,将2021年3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验证组.应用Lasso分析筛选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预测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危险因素,应用R(4.2.0)软件构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列线图模型,并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3cm、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癌胚抗原(CEA)、D-二聚体及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等是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校正曲线显示模型组和验证组的预测值和实际值的拟合度皆较好;模型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32和0.843.模型组的决策曲线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列线图模型的临床效用较好.结论: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CEA、D-二聚体及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等是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影响因素,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列线图模型有利于临床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进行防治.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检测因子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列线图

    NL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预测价值

    李玲玲张波刘传梅程玉生...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2年8月在弋矶山医院住院诊治的AECOPD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LR根据实验室检查中获得的中性粒细胞(NEU)和淋巴细胞(LYM)计数计算.结果:AECOPD组NLR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升高(P<0.05),且NLR和CRP(rs=0.564)、住院时间(rs=0.304)均呈正相关(P<0.05).与AECOPD吸氧组比较,AECOPD无创机械通气组NLR升高,而有创机械通气组NLR和CRP水平均升高(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NLR水平预测AECOPD患者需要机械通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截断值为5.83,灵敏度86.9%,特异度54%;NLR水平预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的AUC为0.731,截断值为8.73,灵敏度94.1%,特异度42.2%.结论:NLR水平可作为AECOPD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机械通气

    ERAS理念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尿毒症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因素分析及处理

    张银昌陈平波王超熊寿良...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ERAS)理念下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合并尿毒症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3年3月在弋矶山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尿毒症的18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处理,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出院后门诊随访拍摄髋关节正位片并记录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同时选取20例同期行髋关节假体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不合并尿毒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6.1(3~36)月.合并尿毒症组男性占比较高、平均年龄更小、术前血红蛋白更低、围手术期输血率更高、住院时间更长(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尿毒症组2例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出院后15 d发生关节假体脱位再次入院;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未发生关节感染、假体松动、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积极有效处理,ERAS理念下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尿毒症患者效果满意.

    股骨颈骨折尿毒症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透析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不同炎症表型对肺功能的影响

    李莉徐晓梅黄婷婷俞婷婷...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不同炎症表型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8月在合肥京东方医院进行治疗的124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3%作为非EOS组,EOS比例≥3%作为EOS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分级、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及深吸气量(IC).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ECOPD患者肺功能减损的影响因素.结果:非EOS组患者肺功能等级优于 EOS 组(P<0.05).EOS 组患者的 DLCO%、FEV1/FVC、FVC、FEV,、VC 及 IC 低于非 EOS 组(P<0.05).EOS 型是 AECOPD患者肺功能减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炎症表型会影响AECOPD患者的肺功能,EOS型是AECOPD患者肺功能减损的影响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炎症表型嗜酸性粒细胞肺功能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