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微型电脑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微型电脑应用
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
微型电脑应用

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

朱仲英

月刊

1007-757X

smcaa@sjtu.edu.cn;smcaa@online.sh.cn

021-62933230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铸锻楼314室

微型电脑应用/Journal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协办,并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的计算机应用科技期刊。本刊创刊于1985年1月,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广大读者和计算机业界的支持和厚爱,江泽民主席亲自为本刊题写刊名。在长期办刊实践中,本刊形成了学术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特色,主要栏目有:院士专家论坛、技术专题、研究与设计、开发应用、技术交流、学习园地等,它面向各行各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的科技人员和广大电脑应用爱好者,沟通技术开发的信息渠道,为科研设计和推广应用牵线,为公司企业和各界用户搭桥。本刊所发表的文章可作为高校、科研机构等评定职称的依据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动态三相不平衡度的输电线路线损控制方法

    杨慢慢刘震宇赵磊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精准计算线路三相不平衡度并降低线路损耗,治理三相电流不平衡度,研究考虑动态三相不平衡度的输电线路线损控制方法.估算输电线路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并以其为参考计算输电线路三相电流不平衡度,结合等值电阻法与不平衡度因素计算输电线路的线损,当线路损耗过高时,通过在线路中接入基于电压控制的统一潮流控制器,降低输电线路中的电阻功率值与阻抗,实现输电线路线损控制.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分析三相不平衡负载下输电线路两端电压、电流波形变化,并准确计算输电线路中三相电流不平衡度,且线损率计算结果准确,控制后线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三相不平衡度等值电阻法线损计算负荷电流潮流控制器对称分解法

    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电力变压器故障检修模式识别方法

    林森王海涛顾新桥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证电力变压器安全运行、准确判断故障检修模式,研究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算法的故障检修模式识别方法.将混合神经网络与传感模块相连,联合径向基函数,分析样本数据集合间线性映射关系,求解混合神经网络中隐含层中心与输出层的权重值.初始化分类故障数据,使用最近距离聚类方法,获得同密度下节点路径.用等比例特征量分析电力变压器产生的不同特征气体,分类成不同级别,明确电力变压器故障数据的传播方向,独立训练、归一化处理原始故障数据.根据特征矩阵输出非线性矢量,输出层输出故障模式的后验概率,完成电力变压器故障检修模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识别准确率高,迭代效率快,识别效果好,为电力变压器故障检修策略决策提供了新思路.

    混合神经网络变压器故障故障检修故障识别聚类分析

    梯度扩散下的电气设备调试危险点自适应识别方法

    黄颖彭铖夏骏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气设备调试过程中工况不稳定,危险点识别过程中容易出现特征漂移,导致危险点识别出现差异,对此,设计一种梯度扩散下的电气设备调试危险点自适应识别方法.建立电气设备调试过程中的信号空间模型,设计设备运行信号某时间段内的有效值,完成危险点信号检测,确定梯度扩散系数,得到去噪滤波数学模型实现信号去噪,防止危险点特征在跨工况条件下出现漂移.利用1DCNN深度网络确定卷积核尺寸,并完成特征提取,将特征样本输入到深度网络中,完成危险点自适应诊断识别过程设计.设置不同危险点状态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跨工况条件下,不同领域危险点样本分布规律相同,能够有效匹配特征,不同类型危险点之间界限明确,在电气设备调试过程中,自适应识别危险点的性能更好.

    梯度扩散电气设备调试危险点自适应识别深度网络特征漂移变工况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采煤机制动盘温度智能监测

    张东振耿聪杰司玉军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采煤机制动盘的智能化发展,现有监测方法无法准确捕捉制动盘运行状态中的潜在故障.为此,设计一种可以对智能制动盘进行多参数测试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选择不锈钢封装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对该传感器进行测试性能表征,再以最小二乘法对测试结果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处于同样温度下时,温度传感器形成了相近中心波长,实现了良好重复性.灵敏度曲线形成了近线性的曲线,温度传感器可以获得理想线性度,能够满足制动盘油温测试要求.该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进行油温检测时可以使采煤机制动盘达到安全可靠度要求,在制动盘监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采煤机制动盘光纤光栅传感器智能监测最小二乘法

    基于烟花-蚁群混合算法的无线通信网络数据流均衡调度研究

    冯岩星应依依许俊渊
    189-192,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线通信网络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中,数据流均衡调度需要综合考量路径流量、时延、最大链路带宽等多种因素,为此,提出基于烟花-蚁群混合算法的无线通信网络数据流均衡调度方法.分析无线通信网络链路负载和利用情况,根据拥塞链路检测阈值实现拥塞链路检测.根据拥塞链路检测结果,将路径流量、时延和最大链路带宽作为优化目标,建立数据流均衡调度目标函数,引入烟花-蚁群混合算法对目标函数求解,最优解即为最优的数据流均衡调度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链路利用率、无线通信网络吞吐量、负载均衡度均较高,说明方法的数据流均衡调度效果好.

    无线通信网络数据流检测烟花-蚁群混合算法数据流均衡调度链路带宽

    基于云模型的区域电力能源系统转型阶段评估

    王璐张成良
    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弥补电力能源系统转型阶段划分指标单一,缺乏定量定性综合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区域电力能源系统转型阶段评估方法.采用组合赋权法建立电力能源系统转型阶段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权重与正向云算法建立五阶段标准云模型.利用逆向云算法量化定性指标,基于定量指标实际数值建立待测区域云模型,通过与标准云模型的对比分析,判断区域电力能源系统转型阶段.以某省为例评估其转型阶段,并与模糊综合评估法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电力能源转型阶段划分定性指标量化云模型评估

    基于Spring Boot的在线考试管理系统

    吴晓云袁昊东
    19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纸质版或单一的上机考试不能满足教学对多元化考试需求的问题,设计基于Spring Boot的在线考试管理系统.采用Java语言开发后台服务器,利用HTML技术开发前台页面,数据库采用MySQL,服务器采用Tomcat,数据库可视化工具采用SQLyog进行系统总体架构设计.该系统用户端实现登录、注册、在线考试、个人信息管理、修改密码等功能;管理员端实现登录、用户信息管理、角色管理、题库管理、题目管理等功能.运用软件测试技术对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立体化过程考核中的建库、组卷、在线考试、阅卷等功能,运行稳定.

    在线考试信息化数据库设计B/S模式

    基于改进LVQ聚类的移动支付用户活跃度研究

    魏子朝吕楠
    205-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移动支付App用户消费活跃度易受到大量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为了提升移动支付App用户分类的准确性、分析各类群体消费活跃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一种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特征加权和基于置信区间进行迭代终止条件优化的学习向量量化(LVQ)聚类算法.应用于某移动支付App用户群体划分及用户画像构建,同时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相结合,分析移动支付App日活跃用户数(DAU)指标的影响因素,以便指导该App下一阶段的运营推广策略.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聚类性能和时间性能较改进前分别提升了 22.8个百分点和14.5个百分点.

    移动支付数据挖掘聚类学习向量量化层次分析法置信区间

    基于贝叶斯结构方程的交通事故伤亡因素耦合模型

    赵兰桐宋熙燕
    210-21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析交通事故中伤亡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基于真实交通事故数据建立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道路、车辆类型、驾驶员、道路环境等交通因素对事故伤亡程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方式并通过耦合模型进行耦合.结果表明,事故发生的概率并非单一变量的简单叠加,某一影响性较弱因素可通过与其他因素的结合提升总体的事故严重性.当道路等级较高、道路照明条件较好、车辆类型为小汽车且驾驶员性别为男的组合类型时,显著性最强,在此组合类型下耦合协调系数值最大为0.486;当道路等级较高、事故发生当日为周末,车辆类型为小汽车且驾驶员年龄小于25岁的组合类型时,显著性最弱,此组合类型下耦合协调系数值最小为0.355.

    安全工程事故风险影响因素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耦合模型

    基于LabVIEW的继电保护装置柔性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

    徐钊田娟
    21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设计基于LabVIEW的继电保护装置柔性自动化测试系统.硬件层内测试仪依据二次开发层制定的测试方案,PC机利用LabVIEW设计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与报表生成模块;通信接口层利用测试仪通信接口与PC机接口,通过数据层分类存储接收的数据;结合数据层内存存储的数据,得到继电保护装置柔性自动化测试结果,并传输至PC机,生成测试报表;二次开发层通过调用数据层内存储的数据,设计柔性自动化测试方案,并传输至测试仪完成测试.实验证明:该系统可有效采集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数据,完成柔性自动化测试;故障类型不同时,继电保护装置均可正确执行保护动作.

    LabVIEW继电保护装置柔性自动化测试测试仪PC机工频变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