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微型电脑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微型电脑应用
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
微型电脑应用

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

朱仲英

月刊

1007-757X

smcaa@sjtu.edu.cn;smcaa@online.sh.cn

021-62933230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铸锻楼314室

微型电脑应用/Journal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协办,并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的计算机应用科技期刊。本刊创刊于1985年1月,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广大读者和计算机业界的支持和厚爱,江泽民主席亲自为本刊题写刊名。在长期办刊实践中,本刊形成了学术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特色,主要栏目有:院士专家论坛、技术专题、研究与设计、开发应用、技术交流、学习园地等,它面向各行各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的科技人员和广大电脑应用爱好者,沟通技术开发的信息渠道,为科研设计和推广应用牵线,为公司企业和各界用户搭桥。本刊所发表的文章可作为高校、科研机构等评定职称的依据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分布式均压控制策略

    路涛涛胡平袁圆任瑞军...
    259-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在高压大功率领域模块数成倍增加时,子模块电容均压算法复杂且其控制系统设计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均压控制的子模块拓扑,将子模块电压均衡控制集成到子模块内,简化系统级控制的设计.详细分析该拓扑的均压原理和工作状态,设计一种基于滞环比较器的分布式均压方法,并分析均压模块电感参数选取原则.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模型,验证所提MMC子模块分布式均压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分布式均压控制参数设计仿真分析

    基于GRU的换电站实时充电调度策略

    张吉波王胜生王子奇
    263-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动汽车(EV)换电模式中,换电站的电池充放电策略对运营商、配电网和EV换电成本十分重要.在实际运营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实时决定充放电的电池数量和功率.提出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实时调度方法,可以在线做出充放电决策.采用建立的换电站充电模型对大量场景进行优化,并通过数据预处理将优化结果转换为包含历史信息和预测信息的输入输出样本对.使用GRU学习生成的样本,自主建立不同时间和特征与充电决策之间的映射.通过设计输出结果标准化方法,使得最终输出符合物理逻辑.训练完毕的神经网络即可在线部署,求解时间仅需若干毫秒.仿真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显著降低充电成本并提高换电站服务质量.

    门控循环单元深度学习电动汽车换电实时调度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网故障诊断与预警方法

    贾秉健孙庆李慧娟王耀五...
    268-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智能电网故障诊断中,由于设备参数类型多样化,同时存在大量不确定信息,导致故障区域难以准确定位.在传统贝叶斯网络算法基础上,引入主成分分析法(PCA)实现对电网故障定位和预警.利用PCA提炼设备元件的特性指标,构建潜在故障元件的集合;采用贝叶斯方法,整合电气参数、状态变量及开关信号,提高多数据源的信息利用效率,从而精确识别故障区域.以1个典型电网为实例,模拟电网典型故障来进行故障区域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判定元件故障概率为0.88672,能准确地定位电网故障发生的区域,在实际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中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电网故障贝叶斯判断PCA故障定位

    智慧教室间交互通信网络变速跳频信号分选算法

    徐以章王佳培叶润潮
    272-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障智慧教室间交互通信网络的流畅通信,研究智慧教室间交互通信网络变速跳频信号分选算法,以提高智慧教学质量.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方法,转换包含网络变速跳频源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混合信号至时频域,结合自适应阈值去噪方法,去除时频域混合信号内噪声.获得去噪后时频域混合信号经帧重叠构建后,获得数帧重叠帧混合信号.盲源分离重叠帧混合信号后,得到数帧重叠帧分离变速跳频信号,经重叠率对比后,去除同源信号重叠部分,拼接剩余部分获得同源分选变速跳频信号.结果显示:该算法应用于智慧教室间交互通信网络中,可转换网络初始混合信号至时频域,实现混合信号的稀疏化呈现;可有效消除时频域混合信号内噪声,为去噪后时频域混合信号构建数帧重叠帧信号,对此类信号实施有效分离,得到重叠帧分离变速跳频信号,并以此为依据最终完成同源变速跳频信号的分选.

    智慧教室交互通信网络变速跳频信号自适应去噪盲源分离帧重叠

    基于拓扑识别的低压台区柔性负荷弹性优化调度方法

    孙强李聪潘柏良
    27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低压台区电网受阻功率,提升低压台区柔性负荷调度技术水平,减少低压台区业务拓展受现有终端设备的软硬件条件、功能等限制,提出拓扑识别下的低压台区柔性负荷弹性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以云计算为基础,建立由端-管-边-管-云构成的低压台区柔性负荷弹性优化调度技术架构;通过采集该架构端内的配电设备、变电终端、输电终端等实时运行数据,经过边缘物联代理传输到云端内的物联网管理平台的数据中台和服务中台;柔性优化调度模块从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调取相关低压台区实时运行数据,使用低压台区异常拓扑识别子模块识别当前低压台区异常区域拓扑,并计算当前区域视在功率和电表箱进线有效电流数值;以其作为输入,使用优化调度可视化模块内的多类型柔性负荷分级优化调度模型实现低压台区柔性负荷弹性优化调度.实验表明:该方法识别的某配电网低压台区异常线路与实际异常线路完全重合,计算低压台区电表箱进线有效电流数值精度为99.75%;该方法可有效降低低压台区受阻功率,识别低压台区异常负荷区域拓扑,应用效果较佳.

    拓扑识别低压台区柔性负荷优化调度有效电流商业聚合负荷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推进台区数字转型的研究

    秦铭泽王坤
    281-284,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合理规划台区的配电终端布置,及时、准确掌握配电台区状态,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推进台区数字转型.针对台区较为理想的三相交流系统,基于通用型二级漏电保护装置与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组,设计三相负荷不平衡调节与无功补偿.根据数字孪生通用结构架构数字化台区框架.分别就台区的变电设备与电网构建以数据链为基础的多物理场、多尺度数字孪生仿真模型与电网数字孪生模型.引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建立台区数字化管理数字孪生架构、运行流程及协同运作模式.结合数据挖掘策略,得到台区数字化调度模型.根据不同指标的评估结果可知,台区实现数字转型后不仅能加快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估效率,还可准确预估电网接入点的可开放容量,改善三相负荷不平衡状况,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数字孪生技术台区数字转型三相负荷不平衡无功补偿

    基于DALI协议的地铁枢纽站地下空间自动照明系统设计

    史海旗
    285-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地铁枢纽站地下空间自动照明系统照度调节值与合同值相差较大、照明调整耗时较长的问题,提出基于DALI协议的地铁枢纽站地下空间自动照明系统.选择STM32F103RCT6作为控制器核心处理芯片,设定新型中央控制器开发板.选择直流涡轮蜗杆减速电机作为系统驱动设备,将无线通信模块优化为与上位机相适应的形式,完成系统硬件框架优化.构建地下空间照明模型,计算所需的照度与照明均匀度.设定DALI协议灯光调节方案,完成地铁地下空间的照明调节.测试结果证实,此系统可在不同的测试环境下降低照度调节值与合同值的差异,提升照明调节精度,缩短照明调节耗时.

    DALI协议地铁站地下空间自动照明调光控制照明系统

    基于多维数据挖掘的城市路网多尺度交通流预测研究

    吕庆礼
    28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交通流量通常较大,路网交通预测时数据繁复、特征参数较多,导致预测速率与精度较低.为此,提出基于多维数据挖掘的城市路网多尺度交通流预测方法.采用数据清洗方式对数据预处理,根据道路交通变化情况确定交通流特征参数;利用傅里叶变换、卷积算法挖掘交通流时空特征,运用注意力函数、权重矩阵挖掘交通流时间特征;通过时空相关性与图的拓扑结构特性建立交通流预测模型,获取下一时刻道路交通变化情况,完成交通流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预测道路交通每个时段流量状态,预测精度始终高于97%,15 s内就能完成8个路段交通流的预测.

    多维数据挖掘城市路网交通流时空特征

    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方法设计与实现

    刘文疆
    294-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模式复杂多变,难以准确获取短时交通流动特征.为此,引入动态时空神经网络对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利用交通流量阈值,计算超出道路通行能力的车辆,根据数据样本之间的欧氏距离,修复交通流量数据.构建基于动态时空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采用多层三维卷积捕捉短时交通流动特性,获取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量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较好地拟合真实的交通情况,确定系数高达0.94,预测延误最高仅为0.009 ms.

    动态时空神经网络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量交通流量预测

    双IRS辅助的MISO系统在通信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王洋
    298-301,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更快,为了解决无线通信面临的安全风险,需要探索更有效的通信安全风险管理方式,对多智能反射面技术(IRS)进行研究,设计基于双IRS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MISO)安全通信系统,并应用交替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系统保密速率最大化问题进行寻优.当IRS反射单元为16时,基于PSO交替优化算法的双IRS协作在基站发射功率达到35 dpm后,系统保密速率呈近似直线上升,在60 dpm处达到10.6 bps/Hz.实验结果证明,双IRS辅助的MISO安全通信系统系统保密速率的表现良好,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智能反射面双IRS辅助技术MISO系统通信安全物理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