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微型电脑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微型电脑应用
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
微型电脑应用

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

朱仲英

月刊

1007-757X

smcaa@sjtu.edu.cn;smcaa@online.sh.cn

021-62933230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铸锻楼314室

微型电脑应用/Journal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协办,并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的计算机应用科技期刊。本刊创刊于1985年1月,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广大读者和计算机业界的支持和厚爱,江泽民主席亲自为本刊题写刊名。在长期办刊实践中,本刊形成了学术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特色,主要栏目有:院士专家论坛、技术专题、研究与设计、开发应用、技术交流、学习园地等,它面向各行各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的科技人员和广大电脑应用爱好者,沟通技术开发的信息渠道,为科研设计和推广应用牵线,为公司企业和各界用户搭桥。本刊所发表的文章可作为高校、科研机构等评定职称的依据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迁移学习的乳腺病理图片分类研究

    马春洁
    42-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辅助乳腺组织病理性切片的良恶性诊断,使用BreakHis公开数据集进行乳腺组织病理图片分类研究.考虑到数据的染色差异和数量不足,分别进行数据的染色归一化和数据增强预处理;采用迁移学习,将微调后的ResNet 50模型用于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类,得到最高分类准确率为99.60%的结果;将所得结果与现有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所提方法对处理乳腺组织图片分类问题具有高效性.

    乳腺病理图片染色归一化数据增强图片分类

    高可靠性移动通信网络数据库跨域安全检索研究

    阚钿玉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可靠性移动通信网络数据库在跨域检索过程中容易被攻击者修改数据,导致数据检索精度与效率下降,因而研究高可靠性移动通信网络数据库跨域安全检索方法.通过主密钥对和用户私钥、公钥确定密文索引,结合密文获取安全查询索引,提取安全查询索引关键词.通过改进TF-IDF权值方法确定索引关键词相关度分数,结合相关度分数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名和过滤,将检索结果返回给数据使用者,完成跨域安全检索.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检索结果的查全率、查准率、效率均较高,检索效果好.

    移动通信网络数据库安全查询索引改进TF-IDF权值方法相关度分数

    高铁无线通信可靠传输波形研究与性能分析

    虞梦月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速铁路应用中高动态环境大容量信息可靠传输能力提升的需求,通过分析无线通信系统因高速移动而面临的多径衰落、多普勒效应以及信道时变性等传输环境因素,分别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正交时频空(OTFS)设计高速铁路应用场景下的无线通信传输波形,并通过搭建模拟高速移动传输环境开展对2种传输波形在多参数可变条件下传输误码率的性能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证明,在120 km/h、360 km/h和500 km/h的场景下达到相同传输误码率时,所设计的OTFS传输波形比OFDM传输波形对信噪比需求分别降低了 6 dB、8 dB和12 dB,表明基于OTFS的传输波形在多径时延拓展和多普勒偏移较大的情况下仍能够较好抑制快时变信道带来的衰落,实现了更可靠的数据传输.

    高速移动通信可靠传输波正交频分复用正交时频空传输误码率

    基于偏好随机游动能量均衡算法的激光雷达数据低能耗传输

    田小东
    56-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激光雷达数据的传输性能,设计一种针对激光雷达数据的低能耗传输方法.利用密度峰值快速聚类方法分割激光雷达数据噪声点,完成数据的聚类处理;采用偏好随机游动能量均衡算法规范随机游动数据;通过分解激光雷达数据传输范围设计数据传输方法,实现激光雷达数据的低能耗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晴天、雨雪天气和雾霾天气3种不同天气下的激光雷达数据传输能耗均较低,传输激光雷达数据时可以有效减少平均节点跳数,受数据无序化影响较小,证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激光雷达低能耗传输偏好随机游动能量均衡算法密度峰值快速聚类

    面向档案修复的低质图像修复与重建算法设计

    董碧娜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低质图像修复算法难以对图像的细节进行学习,由此导致修复后的图像边缘较为模糊,且细节信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对低质图像进行分析,并在改进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图像修复与色彩重建算法.该算法使用粗细尺度网络生成器结构代替原模型结构,其中,粗尺度网络可学习全局特征,而细尺度网络则能学习图像边缘细节信息.使用多尺度注意力机制自动填充颜色,进而完成图像的重建.实验测试表明,所提算法处理后,图像的PSNR指标、SSIM指标以及算法运行时间均优于对比算法,且重建后的图像细节丰富,故所提算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低质图像修复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多尺度网络注意力机制图像重建

    基于特征识别的群体运动轨迹分析算法

    刘辉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群体运动轨迹分析算法存在的执行时间长、预测准确率低等问题,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均值漂移算法和LSTM模型提出一种具有较高预测准确率的群体运动轨迹分析算法.通过回顾和分析主流的群体目标跟踪算法,设计和构建基于粒子滤波的均值漂移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具有时空预测功能的LSTM模型和高斯混合模型,从而实现视频环境下群体目标运动轨迹的抗扰识别、跟踪和预测.仿真实验采用相同的篮球运动视频数据集作为样本,其统计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群体识别和跟踪算法相比,基于特征识别的群体运动轨迹分析算法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率和更少的平均执行时间,群体运动轨迹的预测准确率提升了 14.9个百分点,算法的平均执行时间降低了 21.6个百分点.

    图像处理目标检测粒子滤波均值漂移运动轨迹

    基于AHP-熵-TOPSIS理论的输电线路灾害风险研究

    杜维柱张金满张晓华卢毅...
    68-7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开展对输电线路的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一种输电线路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利用改进的属性约简算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约简,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EW)法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评价法计算约简后指标的组合权重,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模型对输电线路灾害风险进行评价排序来作为最终评价结果.以实际运行的3条输电线路为例,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科学地考虑了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的各种因素,并对选取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以作为输电线路灾害风险评估的一种方法.

    属性约简风险评估组合权重

    极端天气多源融合预警方法研究

    侯艳权王义春李岑佘燕飞...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暴雨、台风等强对流天气导致的故障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威胁,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故障预警模型.利用深度融合神经网络与多源数据相融合的方法建立极端天气的时空变化预测模型,同时结合输电杆塔的故障分析建立电力设备的故障预测.实验表明:神经网络最终的MAE为0.5,RMSE为0.2,均低于其他方法;在滑坡场景中,4~8号杆塔的损毁概率均超过了 0.5,其中,7号杆塔的损毁概率最高,为0.79;杆塔的故障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逐渐上升.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能够对极端天气下电力设备的故障进行预测,且具有较好的效果.

    极端天气多源数据故障预测CNN-LSTM输电杆塔

    基于AIGC的开源软件供应链风险识别

    钟浪辉唐淑艳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源软件作为现代信息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在促进技术共享、降低成本以及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开源软件生态的不断壮大,其供应链关系日趋复杂化,安全风险也随之显著增加.因此,识别和应对开源软件供应链中的风险变得尤为关键.通过文献调研和分析,系统地总结开源软件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典型风险点,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应用于这些风险点的识别进行深入分析,为在AI时代开源软件供应链风险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开源软件供应链风险识别生成式人工智能

    基于Dijkstra算法的变电站三维电缆最优敷设模型

    王昊吴勇陈功勋刘东华...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规划最短、最优电缆敷设路径,针对变电站环境复杂、空间三维避障效果较差的问题,研究基于Dijkstra算法的变电站三维电缆最优敷设模型.通过GIM软件搭建包含设备、桥梁、土建结构以及电缆通道与其连接点五大部分的变电站三维电缆敷设空间模型,经空间划分与批量埋管处理后,采用分网格法进行电缆敷设路径规划空间建模,并以电缆敷设过程中容积率限制、转弯数减少以及夹角处扇形搜索为前提,应用Dijkstra算法在路径规划空间模型中规划电缆敷设路径,获取电缆最优敷设路径.将该路径导入三维电缆敷设空间模型,获得变电站三维电缆最优敷设模型.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可获取电缆最优敷设路径,不受变电站实地环境影响,敷设路径短且转折点少,电缆敷设避障效果好.

    Dijkstra算法变电站三维电缆模型电缆敷设模型最优敷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