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古诗词中反弹琵琶手法书写的艺术效果

    万咏英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在历史长河中,古诗词因内涵丰富,审美价值高,艺术手法多样而深受人们喜爱.在欣赏古诗词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大量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反弹琵琶"这种艺术技法,使古诗词诗意翻转,推陈出新,散发出一种别样的光辉,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诗词反弹琵琶艺术效果

    《唐诗三百首》中"风"的意象赏析

    邱丙军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穷尽式搜索并分析《唐诗三百首》中排行第一的天气意象---"风",通过观察其前后修饰语,发现了诗人用"风"的异同点以及其他特点,如以悲凉类和长风类为主,边塞之风较多,春风的温暖和反衬突出,风吹具有不同特点等,从而更好地了解了唐诗的用词艺术、意境的营造等,具有基础性作用.

    《唐诗三百首》意象统计

    镜像阶段理论下《不-不仔》中的母子关系

    李一晖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约翰·冈田的小说《不-不仔》讲述了二战之中日裔青年山田一郎在面对征兵令的问题时做出否定回答,从而历经了不同的命运道路的故事.由于一郎的两个否定回答与他的母亲的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因为母子之间的一次激烈争吵中重要物件"镜子"的出现,使得母子关系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中的"他者"与"自我"相契合,也让利用镜像阶段理论深度分析隐藏于矛盾表面之下的一郎与母亲的关系成为可能.所以从前镜像阶段、镜像阶段和后镜像阶段的顺序可以剖析出主人公一郎从混沌迷茫的状态,通过与"他者"母亲的区分与疏离最终走向成熟完善的"自我"的过程,进而论证整个过程中的母子关系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也可以更好地解释利用镜像阶段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意义所在.

    约翰·冈田《不-不仔》镜像阶段理论母子关系

    理工类高校大学语文的困境和出路

    花艳红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般理工类高校大学语文面临生存危机,这与课程本体存在缺陷密切相关.从衔接角度来看,大学语文的核心问题在其与前期语文课程缺乏有效衔接.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衔接缺失、教学生态衔接错位、与一般理工类高校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衔接脱节等.大学语文要脱困,需在学科、学情和课程体系三方面做好衔接,加快大学语文学科化建设,人文和工具目标并行,回归语文教育本质,与前期语文教学形成进阶关联;调整教学内容和思路,有机融入理工类培养体系;正视理工类学生学情,因材施教.在提升人文素养、言语能力和养成思维方式的同时,提升兴趣、学习方法,最终实现语文教育终身化.

    课程衔接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学科建设

    陕甘宁边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编与意义

    王英丽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甘宁边区的语文教材通过不断尝试编写修订而成,内容丰富多彩并取得了重大成就.1938年开始编写的小学《国语课本》经过三次修订,在内容、取材方面进行了调整;1945年胡乔木编写的《中等国文》正确处理了语文、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严谨的编排体系.陕甘宁边区教材的编写有力地推动了陇东地区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陕甘宁边区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为新中国的语文教育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

    陕甘宁边区陇东解放区中小学语文教材选编

    《文艺报·华文文学专版》与经典化关系

    孙艳群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文文学经典与"经典化"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热点,《文艺报·华文文学专版》紧密锲入中国内地对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的想象与建构,在对华文文学进行多维度的重构、解读与阐释的同时,依托自身的媒介特色凝聚华文文学批评队伍,通过专题研讨、高层会议、书评书介等栏目接触、过滤、整理华文场域经典积累的初态文本,积极推动华文文学"经典化"的生成与确认,表现强烈的参与意识.

    《文艺报》华文文学经典化研究

    于永正群词阅读《长相思(三首)》课例赏析

    王晨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词阅读是群文阅读的形式之一.相较于单篇的诗词学习,群词阅读可提供更多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于永正老师执教的《长相思(三首)》的课堂实录中,可以总结出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构建:抓住一点、层层深入、系联全篇.

    群词阅读于永正《长相思(三首)》构建

    基于阅读教学问题的文本细读应用

    赵传琪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在众多的阅读教学方法中,文本细读法以关注、研究、理解和发现文字内涵来释放文字价值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多种语文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以及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运用文本细读法教授阅读课程能够使学生深层次地走入文本,细心感受文本的温度,理解文章深层次内涵,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文本细读法阅读教学初中语文

    文本互涉理论下《声声慢》的阅读教学

    钟群丽何湘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本互涉"理论强调"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编",它为文本与文本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拓展了文本解读的视野,为古诗词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突破了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方式,打破了单一化、碎片化的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桎梏,帮助文本的解读由此及彼,走向深化.本文基于"文本互涉"理论,并结合《声声慢》这首词,从作者、作品、读者以及历史背景四个不同角度出发,对话意象互文本、主题互文本、经典评论互文本和背景材料互文本,从不同互涉点构建了理解《声声慢》的情境空间,尝试探寻深化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文本互涉点,旨在丰富诗歌鉴赏的视角,补充诗歌阅读教学的方式.

    文本互涉理论阅读教学古诗词《声声慢》

    初中语文小说联读教学研究

    宋丽烨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提倡"全民阅读"的背景下,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强调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在综合性阅读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小说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扩展学生的视野,可以在小说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巧妙的教学方式,将教材内容与其他相关内容进行联动阅读,也就是联读教学.以联读的方式将相关内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多维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小说教学效率,丰盈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

    联读小说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