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孔子时教观的意蕴及启示

    寿文琦肖菊梅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孔子时教观的教学思想中,时间的易逝昭示了适时教育的必要性,只有"时然后言",才能达到"人不厌其言"的良好教育效果.墨子、孟子、荀子、朱熹等教育家深受孔子的时教思想影响.当代的教师同样需要把握孔子的时教思想,在教学中把握教学的节奏;抓住时机,在学生思考"最痒处"开导;明白教师"教之机"与学生"受之时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孔子时教观论语

    古典诗词吟诵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覃素安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知网有关学术论文和相关专著为考察对象,对近年来古典诗词吟诵教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发现在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层次四大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但是在吟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高校层面的研究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吟诵教学研究任重道远.

    吟诵教学综述特色问题

    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赵颜妍何婷婷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们为了更好地促进文言文教学积极探索,想尽各种促进学生积极性的办法.但目前看来,学生们在学习文言文时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深度欠缺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专家和一线教师们,而这正好说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语文核心素养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深度学习是符合我国对未来各类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文言文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初中恰恰是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文言文到逐步掌握重点文言内容的关键时期.深度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效率.本文从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从教初中文言文的必要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学习理念和教学有效结合.

    深度学习视域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在学习任务群中的应用

    苏慧春范学新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以"编年"和"系地"并重的理念将作家作品信息整合到以搜韵网为平台的数据库中.把作家的编年事迹和编年作品转化为关系型结构化数据,建构了文学史研究的新范式和新格局,其所具备的关键属性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有一定启示:借用数据库为学习任务群整合资源;线索清晰为专题学习搭建桥梁;通过时空一体化开拓学习空间,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运用地理属性推进实践活动;以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拓展学生思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做过程性评价.

    语文学习任务群古诗词教学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程少堂语文教学中的教材观探析

    连静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程少堂的语文味教学法为当代语文教育改革提供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其中涵盖了诸多他对语文教材发展的新观点和新思想.本文从中总结了纯化语文学科教材观、超越原有文本教材观、合理规划"一语三文"教材观、提升审美趣味教材观等四个方面,并就他在语文教学中凸显出来的教材观念浅谈其对当代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启示.

    程少堂语文味教育语文教材

    初中鲁迅作品助读系统特点及教学策略

    谢唯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初中教材编选了七篇鲁迅作品,凸显其重要地位.但鲁迅作品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使得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和思想意义未能得到有效彰显.以鲁迅作品助读系统为研究点,发现统编初中鲁迅作品四大类型助读系统分别具有提问重视设问、注释类别多样、插图类型丰富以及补白凸显人文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教读课文时可利用提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借助注释破除阅读障碍,学会灵活使用插图、补白,且综合运用各类助读资源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使助读系统利用效率最大化,切实发挥鲁迅作品的教育教学功能.

    统编教材助读系统类型特点鲁迅作品教学策略

    生命观下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王煜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高中是学生成年的关键时期,也是备受压力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阶段,而语文学科教育的性质和内容规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应成为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具体的现状主要从教师的层面提出了四条策略,分别为提升高中语文教师自身素养、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在具体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生命观念高中语文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编排及教学

    周婕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学习任务群贯穿统编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两个阶段的教材,既安排了专题单元的学习,又在其他单元中渗透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任务.通过对"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学习,学生能增长语言积累与梳理的经验、能在探究中掌握语法规律、能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由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教材专题单元较少以及相关教学资源的缺乏,"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教学仍需要教师加强理论体系的学习、设计专题落实相关教学任务以及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

    探究古诗文创作的四种"点化"策略

    刘海燕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夺胎换骨法"是指将古诗文中的语言进行适当的改造,而成为自己有典有故的诗句,成为更加新美的精神产品,是谓之"点化",又称"化用".本文谈四种"点化"的手法:一是化用前人作品中的语词,二是摄取前人成句入诗(有的是原句,有的是更易个别字词),三是整体(成篇)点化前人作品,四是模仿前人作品的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

    夺胎换骨诗词点化文学创作

    大单元下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策略

    蔡雯钰邱阳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传统作品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初中学段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大单元教学能整合教育资源,改变传统课堂以知识点为单位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建立起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知识架构,便于学生对革命传统作品的深刻理解,促进核心素养的提高.本文基于大单元教学视角探索初中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策略,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可行建议.

    大单元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