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景视域下塞巴尔德的《土星之环》

    吴岱霖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星之环》是德国当代作家W.G.塞巴尔德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95年,记录了叙事者"我"1992年一段穿越英格兰东部萨福克郡的徒步旅行以及在旅途中的见闻及思考,书中有大量对英格兰东海岸的风景描写,本文着眼于这些风景描写,将风景视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意识符号,运用风景学理论,分析塞巴尔德在《土星之环》中如何通过描写风景来使其与人类文明兴衰相联系,又是如何在城市文明周围驳杂的历史废墟中,一点点还原体味历史真实.

    《土星之环》塞巴尔德风景与记忆

    书写现实的丰厚与历史的深邃

    李斌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观2016年的长篇小说创作,它们在题材上多集中于对乡村、城市与历史的叙述,在艺术构思与意蕴层面都体现出新的特质.面对乡村的逐渐解体,作家并没有对城市化进行简单的批判,而是通过对传统乡村文化特性的发掘、新时代个体奋斗者的责任承担及精神还乡的诗意构建,来传达他们对乡村命运的理性思考与希望承载;对城市的叙述,文本不再是单一城乡对立关系下的城市批判,而是深入到城市与人的多重困境中来审视城市的发展与城中人的生存状态;对于历史的回望,文本将普通个体的历史体验与家族秘史、大历史相融合,多方位、立体化地表现历史的深邃与人性的复杂.它们共同呈现了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的多元景观.

    长篇小说乡村城市历史

    孟子"志气观"的现实意义

    张玉玲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做中国青年的"志气",是新时代对于青年的殷切期望.孟子"志气观"所修养的精神境界蕴含的"尚仁义之志"、"养浩然之气",对新时代培养中国青年的志气有着极大的借鉴和启发意义.理解孟子"志气观"的基本释义,深入探析孟子"志气观"的丰富内涵,汲取并发扬孟子"志气观"的宝贵思想,进一步引申为尚民族复兴之志、养理想信念之气和集青年奋斗之行三个层面.倡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践行理想信念、勇担民族复兴之责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志气的现实意义.

    孟子"志气观"青年志气

    子学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路径与价值

    张玄唐笑琳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学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展现出来了多元、开放、创新、务实的精神品质,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耀眼的存在.因其强烈的现实关怀意识,又与我们的行为理念、思维方式等密切相关,将其融入大学语文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在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践行其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借鉴其问答型、对话型的授课方式,阐释其蕴含的精神内涵等,来融入子学.子学多元、开放的特点,恰与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相吻合,将其应用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重新发现子学、塑造大学生精神内涵、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坚守中国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子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文化

    《孙子兵法》对学生生涯规划的启示

    陈贤硕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巨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起着借鉴指导的作用.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孙子兵法》中的文学价值和哲学思想,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对高职学生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学习借鉴《孙子兵法》中蕴含的处世哲学对高职学生个人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孙子兵法》中国古代军事巨著中国传统文化生涯规划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赵淑贤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它不仅能够教会学生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的教材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的塑成完善的人文意识、德育情感、核心素养.想要发挥语文教学的多元价值,教师的思维一定要灵活多变.随着新课改的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受到了当前时代的重视,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也要在这场教学浪潮中随之改变,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该如何推进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相关的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教学实践策略分析

    核心素养下《老人与海》的阅读教学

    蒲雨欣王玮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部编版高二教材中的外国小说《老人与海》为例,对"1+X"阅读教学模式进行逐步深入地探索.通过对"1+X"教学阅读模式的概念界定、内涵分析,探究出可适用于《老人与海》教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方法,例如将整本书阅读法、群文比较阅读法、探究式教学法、专题研讨法、以读带写等多种方法融入阅读教学课堂,从而使《老人与海》在教材节选"1"的基础上,进行多种拓展延伸内容"X"的教学.由此探究出"1+X"阅读教学模式下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最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老人与海》海明威"1+X"阅读整本书阅读

    群文阅读主体的层次代入探寻

    韩勇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文阅读"是近些年在语文教育界比较流行的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方法,是师生围绕议题对多文本集体赏鉴的互动形式教学,最终目标是达成有效共识.本研究旨在为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供建议,第一部分对"群文阅读"的概念及要素进行阐释.第二部分谈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主体主要呈现的三个层次,即"体验情境,品味内容""发散思维,生发共鸣""审美期待,升华品味",以及这种层次代入的意义,即有效体验阅读内容美和体会创作主体的用意.第三部分是结合"群文阅读"和"阅读主体的层次代入"的研究,提出阅读主体沿着"增加文本拓宽视野,巧设体验阅读情境""中观阅读发散思维,集体建构凝聚共识"和"有效提升审美期待,延伸互动教学成果"这三个层次代入的有效意义,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总结一些阅读教学经验.

    群文阅读阅读主体创作主体层次代入

    语文教材阅读方法探究

    黄丽君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部编版语文教材阅读方法知识主要分布在单元导语、课文阅读提示、名著导读、"整本书阅读"以及课后练习积累中.部编版语文教材里面的阅读方法知识十分丰富,由于其内容详细所以指导意义极强,其主要呈现螺旋状排列结构,通过梯度分布的形式来展现知识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根据课程标准,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要求进行梯度教学,最后教师要具有全局意识,整合教学内容,专题集中教学与随文教学相结合.

    部编版语文教材阅读方法知识

    导读需导思领读方领悟

    王娴君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学生开拓文学视野、吸收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教师高度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学生获得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锻炼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提升,塑造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广泛搜集优秀的阅读文本,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悟.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个人成长的价值,探索了阅读教学的前提,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教学策略.

    早读阅读教学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