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语文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温晓娈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是中职院校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与良好行为习惯的核心内容.但是现阶段部分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不甚理想,或侧重理论知识灌输,或教学理念传统,致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中徒有文化知识,并未形成将其运用于实践中的相关能力,所表现出来的职业能力稍显不足.为辅助中职院校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职业能力的远大目标,本文主要结合语文教学属性对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内容、结构与理论展开分析,进而详细论述中职语文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策略,以期提升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促进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全面落实.

    中职语文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探索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策略

    宋小函王浩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法作为语言的规律,是确保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关键所在.但自上世纪90年代实施"淡化语法"政策以来,我国中学语文课堂上的语法教学一直呈现着被忽视的状态,这造成学生对汉语语法知识的了解几乎为空白的情况.为有效改善当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不受重视的情况,本文旨在进行语文语法教学的初步探究,在分析我国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问题之上,探索有效的语法教学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问题语法教学

    应用型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路径

    刘明秀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实现立德树人,是切实推进"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例,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特点,针对中国古代文学在构建课程思政体系过程中存在的教师德育意识较弱、教学方法创新不足、思政长效机制缺位三个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意义的探索.

    应用型本科中国古代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语文综合性学习下中华经典诵写讲

    邓慧淳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经典诵写讲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从课程内部形态看,中华经典诵写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形式具有语文性和综合性特征,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殊形态.借鉴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和方法,提出四个策略:加强统筹规划,明确学段目标;结合学科特点,整合课堂内外和不同学科,突出活动特色;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结合经典特点和学情选择与相应形式;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落实学生学习评价和活动成效评价.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华经典诵写讲诵读工程

    东方美学视域下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姚靓茳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东方主义对东方想象的建构,一些学者开始反思东方文化的独特性,以夺回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以拥有独立的文化生存空间.本文以"中国古典舞"为研究对象,探索其蕴含的东方美学特征:一是在人体运动审美上,古典舞因循着天人合一的诗性思维;二是在空间构图上,追求整体性的审美理念;三是在肢体形态上,具有线性审美意识.

    中国古典舞东方美学诗性思维

    女性主义运动下的迪士尼动画电影

    徐羽茜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上发生了三次女性主义变革,这些运动为女性争取自身解放和性别平等做出了巨大贡献.迪士尼作为动画电影中的领军人物,有着极强的代表性,公主动画是最受观众欢迎的电影,其发展变迁体现了迪士尼对女性自我表达的关注,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探索.本文将归纳迪士尼公主系列影片中公主形象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演变,总结在不同时期的女性主义浪潮下公主的发展和演变,分析迪士尼动画电影对中国动画风格启迪,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现实意义.

    迪士尼动画女性运动公主形象

    网络流行语中谐音词的特点和流行动因

    郭蓓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谐音词是网络流行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特点和流行动因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运用语言信息分析技术,收集、整理使用频率较高的前200个网络流行谐音词,研究其语言特征、流行原因.研究成果可以为当前语言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谐音词语言特征流行动因

    小原国芳的美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王浩宇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原国芳是日本著名教育家,其全人教育理论意蕴深远,影响广泛.他的美育思想为小学美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内生源泉,梳理小原国芳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哲学基础,其在美的内涵界定、美育的功能探析与路径选择等方面皆有独到见解,对我国小学美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新时代下,结合我国当前社会背景与教育现实,充分挖掘小原国芳美育思想中的优秀资源,为小学美育发展赋能助力,使美育发挥其价值.

    小原国芳美育思想小学美育现实意义

    汉字简化对形声字表音功能的影响

    吕金明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系统研究汉字简化中形声字的问题,提出形声字三类七种简化方式.简化后形声字发生符号化,表音功能随音符的变化而变化.形声字表音功能发生增强和弱化两种变化,弱化是总体趋势.

    汉字简化形声字表音功能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文化工业的三个维度

    匡游渝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批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人合著《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他们以纳粹德国的法西斯社会与战后美国的消费社会为社会文本,分析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启蒙精神这意欲将人类从自然力量的桎梏中解救出来的思想利器,最终由于其自身逻辑走向了反面,倒退成了神话.而人类的位置,也从理性的主体沦为被文化工业所操纵的对象.本文拟从"文化工业"生产的技术层面、大众的角色和理性三个维度对该理论进行解读,并凸显文化工业运行的三种逻辑;生产逻辑、铸造出的大众消费逻辑与反启蒙逻辑,揭示出在消费社会中,经济动因驱使工具理性侵占文化领域,而此种境况下处于被动地位的大众,在快乐工业的包围下,沦为扁平、同质、单向度的人.

    "文化工业"大众"反启蒙"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