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马士革剃刀》:传统道德的悖论及其反思

    房子兮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大马士革剃刀》围绕着左门鼻与陈玉伋两个老实街居民,通过剃刀的三赠三还,体现了传统道德在当代的异化,以及人们内心"表里不一"的悖论.本文从"传统道德的异化"、"剃刀式的性格"、"对于传统道德异化的反思"三个层面,探索小说如何展现当代人继承优良传统,又如何找到现代思维与传统观念平衡点的问题.

    老实街大马士革剃刀王方晨传统文化

    用大语文模式培养军事人才的文学素养

    徐培亮奚江琳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指出,新型军事人才应德才兼备.从语文教育角度看,未来军人既要具备扎实的人文素养,也要具有过硬的人文能力."大学语文"虽在培养学员人文素养和人文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均衡、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时空局限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健全人文教育体系、拓展人文教育时空、设立人文教育档案三方面入手,构建"大语文"教育模式,实现新型军事人才德才兼备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

    人文素养人文能力语文新型军事人才

    语文课堂榜样人物教学探析

    王翔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语文教科书中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榜样人物形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然而,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难以认同榜样人物、教学过程过分"符号化"、教师与学生缺乏情感上的共鸣等问题,在此结合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为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初中语文课堂榜样人物教学建议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儿童文学课程的策略

    林峰云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育人要求的提高,挖掘儿童文学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国家"立德树人"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探析了儿童文学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和策略.

    课程思政儿童文学立德树人思政元素

    对外汉语中基本颜色词的文化义教学

    史雪微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颜色词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作为文化思想的一部分,它包含了大量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内容,颜色词在汉语词汇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在日常交际中被频繁地使用.颜色词的文化义早已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密不可分,通过学习颜色词的文化义,可以增强学习者对汉民族独有的文化心态和情感意义的认知,更全面的学习汉语知识,"五色"是汉语颜色词里最基本的五种颜色,本论文主要以"五色"的文化义进行分析,来更好地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颜色词的文化义是如何具体展开教学的.

    对外汉语教学基本颜色词文化义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讲授

    崔宏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不断变得强大与世界联系更加密切,中文学习热潮就开始了.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使命,汉语的传播是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传播汉语的目的不仅仅是倾听中国在世界上的声音,更重要的是为了传播中华文化,在世人面前塑造一个文化强国的形象.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学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在现阶段,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材问题、教师的跨文化素养较弱、传统文化教学方面的教材匮乏等等.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现状,指出了提高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能力,并在结尾给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学方面给予工作者一些帮助.

    教学对外汉语中华传统文化

    提升国民语言素养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探究

    杜艳丽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义上的"母语"与"外语"相对,母语教育是提高国民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等综合能力的途径和载体.大学语文课程是母语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既与国民语言教育体系中的中小学语文教育直接衔接,又是国民语言教育体系构建中的关键环节.以提升国民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回归学生语言生活,一要重视大学生语言主体性的建构,引导学生在言语世界中有清醒的主体性语言意识,树立言语能力自我实现的目标;二要以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为提升途径,满足学生克服"语言困难"的需求、完善自我的需求以及实现文化创新的需求.

    国民语言素养大学语文教育教学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郭晓明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教育属于连接初中与高等教育的一座桥梁,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树立三观的关键时期,所以,需要密切给予此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多的关注.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大意义,其可以使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相关需求得到满足,并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轻松、理性的应对西方文化带来的强烈冲击.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角度,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基于此,本文首先探究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中渗透的意义,同时分析了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并对相关渗透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渗透

    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应用价值

    顾春燕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于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中职语文教师要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渗透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效性:深度阅读国学经典,加深情感体验;应用国学经典素材,提升学生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国学智慧,领略国学经典魅力.

    中职语文国学经典应用价值

    语文教学要融入国学经典

    赵敏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对中华文化及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当前,新文科建设要求我们重塑传统语文学科特征,传承中华文化经典,因此,如何在中学语文基础教育中逐步渗透国学经典、传承发展国学经典,成为我们企盼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在对山西城区普通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国学经典渗透的方式、策略予以分析解读,以期对国学经典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新文科建设国学经典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