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庆精神孕育下的儿童文学阅读推广

    岳佳宁刘冰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大庆精神始终是激励着本土儿童文学作家不断创作的动力.大庆儿童文学作为拥有一支创作力较强的队伍,业已诞生了许多文学水平较高的作品,却在阅读推广上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对此课题小组提出了以下建议.

    大庆精神儿童文学阅读推广途径探究

    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主题的设计

    钱垠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文阅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设计一个好的讨论主题贯穿始终,是实现群文阅读教学有效化的前提.在本文中,笔者将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从"存异"和"求同"两个方面展示如何以选文的文体特征为抓手,来提出切中要害且有讨论价值的主题,从而实现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主题设计的突破.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初探

    陈文善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名著导读"作为统编教材致力构建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有着重要作用.面对不同学生对于阅读不同的喜好,教师应善于运用经典的阅读学习方法,正确引导学生,激活学生内在潜能,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力,使学生爱上名著阅读.本文通过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的重要性,分析初中名著导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语文统编版教材名著教学策略

    导读是打开整本书阅读之门的钥匙

    田藏藏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读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导之有向,读之有效,巧妙的导读能起到很好的阅读激趣和阅读规划效果,对于推进整本书的阅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导之有方,读之有法,根据书目特点,我们可以运用在故事中拉近距离、在影音中消除隔膜、在正文外管窥全书、在规划中开启旅程等策略来开展整本书导读.

    初中整本书阅读导读

    古诗词阅读微学习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杨萌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社会上,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的越来越迅速,文字、图片、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多项自媒体集中在一起,形成数字资源.运用数字资源,能够为学生学习古诗词阅读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多效果的教学环境,由此,本文从学生学习心理特点、语文教育改革方向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三个方面阐述古诗词阅读微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古诗词阅读微学习资源开发

    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选材及布局

    金玉芹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文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要.近些年来,生活化作文教学方式逐渐进入课堂,教师可以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将学习带入生活,在生活中更好的学习.高中阶段的作文类型主要分为命题式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作文、记叙文等,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作文,选材以及布局谋篇都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在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中如何选材、如何进行作文布局两方面进行了策略指导.

    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

    个性化作文的科学审视

    高娟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高考制度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出发点是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并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反思.显然这种命题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的"个性化写作"是指具有写作主体本身鲜明特征的创作,主要包含思想的个性化、思维角度的个性化和语言表达的个性化等.本文联系写作教学的实际,从这三个方面重点探究了个性化作文的内涵,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个性个性化写作思想的个性化思维角度的个性化语言表达的个性化

    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彭珠艳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影中,通过人物对话表现角色的人物形象是艺术表达手段之一.本文将从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出发,对电影《你好,李焕英》中主人公李焕英的对白进行分析,挖掘人物对白所表达的会话含义和言外之意,以展现主人公多面的人物形象,生动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深化对电影人物对话的理解,反映主题思想.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人物性格电影《你好,李焕英》

    电影《南京!南京!》中角川正雄的形象

    李鑫璐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南京!南京!》作为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日本士兵视角的拍摄方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这部影片充满了争议性.片中日本士兵角川正雄这一形象是屠杀的实施者,也是人性的觉悟者.整部电影通过角川的第一视角向我们展示了那段令人无法喘息的时光.本文将通过角川视角中的战争画面,以及角川在战争中的行为表现来进行研究和分析,笔者意着力于角川这一侵略者身份的非典型性以及其原因展开论述,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战争中一直被忽略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色彩,从而讨论战争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战争的反思和记忆更加深刻,更发人深省.

    角川正雄《南京!南京!》非典型形象人道主义人性色彩战争

    试析顾城《一代人》与臧克家《三代》异同

    戴洵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顾城是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一代人》是其代表作,表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年轻人迷惘的心境;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代表作家,《三代》继承其一贯的诗歌创作风格和题材,用短短几句话刻画出当时中国落后的农民形象.虽然《一代人》与《三代》发表时间不同,所属流派也不尽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主题意蕴等方面是有一定的联系.本文旨在从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探究两首诗歌所要表达主题的异同,寻求两首诗歌跨时空的相似.

    朦胧诗派现实主义现代主义顾城臧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