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视剧《山海情》中乡土文化传播的新突破

    李美清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海情》是2021年初上映的一部以扶贫攻坚为主题的主旋律剧作,这部以西北农村、农民为主要展现视角的电视剧,用土得掉渣的造型和语言讲述鲜活的脱贫故事,上映之初,即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收视佳绩.为国内影视作品创作提供了新题材,为乡土文化推广传播提供了新途径,也为主旋律的宣传普及提供了新思路.

    《山海情》乡土文化乡土文化传播困局

    新时期语文作业评价的再思考

    姚晓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业评价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评价的目的应该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审视传统的作业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单一,以及评价形式单一的弊病.要想实现以评价促进学习的目标,教师就需要探索作业评价的可能路径,明确作业评价应该遵循的原则,并思考作业评价的具体策略,如学生主体参与、制定清晰的标准、评价形式多元化,以及进行有效的作业讲评等.

    作业评价目的反思

    蒙学教材《三字经》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梁大荣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学教材是古代社会专门为幼儿编写的教材,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蒙学教材的阅读,幼儿能获得识字教育、生活基础知识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等.作为"蒙学之冠"的《三字经》以其简单基础的文字、韵律和谐的句式、德育为主的中心思想、丰富有趣的故事,成为了蒙学教材的典范,经久不衰;同时,其中蕴含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也为今天小学语文的教学提供了重视阅读、德智并行、循序渐进、重视榜样等有效的借鉴.

    蒙学教材《三字经》

    网络时代大学生如何深度学习

    于婷郝春东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教育的观念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社会人才的需求不仅是对大学生分数的要求,同样要求的是人才自身的内部发展.在这个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社会需要的是学生可以掌握深度学习的能力.本文在深入研究深度学习的意义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深度学习,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深度学习.通过学习并理解新学习内容,深入发展学习经验和发展先进的思维技能,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方面的各种发展.

    深度学习大学生网络教育

    当前汉语修辞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程文文万军莉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修辞学的教学现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诸多问题,需要从新审视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及评价机制,革新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汉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驾驭能力.

    修辞学教学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语文课

    张琳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语文新课标强调,现代社会公民要具备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开放视野、科学素养以及人文素养,可以作为表达交流、阅读理解及信息处理等方法.语文教育需要以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大众提出的要求为导向进行改革,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发展学生,并让育人活动在新时期背景下充分发挥作用.促使学生可以弘扬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提升创造力,把语文作为探索发现和实践进取的工具,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本文主要围绕新课标下如何上好初中语文课程展开分析,旨在通过践行新课标,进一步优化和革新初中语文育人活动,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新课标初中语文育人活动

    许渊冲翻译思想对翻译审美再现的启示

    龚智鹏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许渊冲的"优势竞赛论"与"再创论"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以"真"为尊的理念,在翻译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两个理论与翻译美学理论有着不小的共通之处.本文通过对许渊冲"优势竞赛论""再创论"与刘宓庆有关翻译美学理论的研究,考察两位学者各自翻译理论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具体的翻译案例探讨"优势竞赛论"与"再创论"对于翻译美学视域下翻译实践的启示.

    优势竞赛论再创论审美再现

    读李景文新著《刘向文献编纂研究》

    路麒玉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向作为西汉后期的重要学者,近现代以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刘向的研究硕果丰富,相较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李景文先生《刘向文献编纂研究》一书,因其思路上全景式研究刘向文献编纂活动的背景、过程、思想、特色、贡献等;观点上或补充论证已有观点,或发人之所未发,整体推进了刘向文献编纂活动的研究工作;方法上局部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考证与阐释相结合、强调回归原典、用原典说明问题,而成为刘向研究的又一重要收获.

    刘向文献编纂思路

    早期秦文化的发展概述

    董曌华尹松鹏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王五年,商奄之民西迁至朱圉,今甘谷县西,卓尼县东,是为秦先人.秦先人又逐渐向东迁移至甘谷县,在孝王九年又有一部分人随非子东迁至周王畿西界秦亭,今清水县东.早期秦文化在时间上从西周成王五年至春秋早期,时间跨三四百年;地域上从卓尼县东至清水县,东西跨二三百千米,总体上体现出从西逐渐向东,回归中原的趋势.

    商奄造父大骆孟增

    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公益讲堂建设研究

    陈建军张翠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载体,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紧密相关,发挥着社会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学校作为语言文字工作主阵地,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窗口,落实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融合,是时代所赋予的重要任务.据此,应结合乡村振兴下文化发展实际需求,不断增强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意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依托公益讲堂建设发展优势,夯实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基础.本文以锦州师专为例,探讨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公益讲堂建设方法,以适应乡村振兴发展要求,推动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锦州师专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公益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