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孔子语文教育思想深度解析

    刘娇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春秋战国这个特殊时代,我国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教育思想家,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本着积极用世的价值观和注重典籍传习的教育观,并在教育教学中重视母语的教化作用,为几千年的语文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之下,春秋语文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中,并通过《论语》等史书典籍的教育教学,总结了许多有关语文教育的独创性理论,对后世的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孔子语文教育《论语》启示

    吴念真小说中的审美艺术

    陈羡纨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念真,曾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人"。2011年他的小说《这些人那些事》出版。这本小说记录了生活中最平凡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令无数读者动容。德国学者本雅明曾感叹,经验是说故事的灵光,然而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小说的遍地而起使经验贬值,充满灵光的说故事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还。然而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来势汹汹,无法阻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说故事的灵光也许并未消逝。文章尝试以吴念真和他的小说《这些人那些事》为例,通过分析作者和他讲述的故事试图诠释小说的灵光。

    《这些人那些事》吴念真审美艺术小说艺术灵光

    女性主义视角下娜拉地位的成因

    赵丹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认为造成娜拉被压迫和剥削的玩偶地位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父权的结合隔离了女性的社会关系,隐藏了妇女的家庭劳动价值,内化了男性的男权意识,从而使得女性困于家庭、囿于家务、依附于丈夫,从而被迫陷于父权的奴仆地位,成了丈夫的"玩偶"。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法律、道德和宗教又从各个方面强化了娜拉的玩偶地位。

    《玩偶之家》娜拉易卜生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库切小说《福》中的异托邦叙事研究

    冯洁王理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J。M。库切是二十世纪后期的重要作家之一,其小说创作体现了鲜明的后现代风格。在代表作《福》中,作者运用后现代的叙事策略和技巧,建构了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异托邦。本文基于福柯的"异托邦"思想,分析文本中多维度的异质空间的建构及其表征,深入理解库切对叙述与历史、中心与边缘的异质性的思考。

    《福》库切异托邦后现代派作家南非文学

    以戏剧形式同构戏剧教学内容

    乔华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中职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学科要突显职业教育的特点。应用教育戏剧的理念并融入儿童游戏学科的内容构建语文课堂,是一种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尝试。在此过程中落实"四维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关键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

    戏剧形式戏剧教学戏剧故事游戏活动

    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朱楚楚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学科地位和教育作用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不仅可以提升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还有助于学生其他职业技能的学习。然而,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基础薄弱以及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等问题,使得语文学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本文总结了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包括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巧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丰富课堂学生活动,以期推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古诗文教学中的实践

    谢秋菊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素养不仅是学科素养的核心,更是语言、文化、思维、审美的重要基础与综合体现。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将教学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个性化学习当中拥有独特的体验,有助于中职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添审美情趣。

    情境教学法中职教学古诗文教学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王凡翟晓甜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包含诗词书画、生活习惯、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核心思想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而语文课程因为先天的"人文性",使得他天生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这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兼顾语文知识和文化传承,要在教学中重视语言文字、深挖作品的文化内涵、并且适当开展教学活动,以期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传统文化中学语文实践路径

    文言文虚词的专题教学研究

    周家齐万素花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言字词的梳理与积累一直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有关词汇的教学活动设计大都围绕实词展开,对于虚词没有足够的重视。虚词本身对于学生日后的文言文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因而对于此类知识,应当将其进行整合,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积累、梳理与探究。

    文言文高中文言文教学文言文虚词专题教学

    语文素养培养视阈下的语感训练

    于新月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感(语言感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培养语感是提升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关键所在。旨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应该重视语感能力培养,强化语感训练。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感训练策略是熟读精思,培养语义感;解读辨析,培养语脉感;诵读吟咏,培养语韵感;揣摩咀嚼,培养语势感;体味悟情,培养语味感;培养路径是熟读感悟,积淀语感;精读领悟,滋养语感;赏读品悟,培植语感;泛读体悟,丰富语感;直觉感悟,捕捉语感。

    语文素养核心素养语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