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语文课堂艺术性的实施策略

    林域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学阶段,学生记忆力旺盛,精力充沛,是人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语文课程作为中学阶段课时安排最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在中学生的学习任务中占有巨大的比例,因此,如何高效地学习语文,一直受到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提升语文课堂的艺术性这一手段,探讨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中学语文课堂艺术性教学效果策略研究

    一部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践探索的著作——评徐金龙《民间故事资源转化研究》

    韩莹莹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间故事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引人深思。徐金龙教授潜心研究完成的新著《民间故事资源转化研究》以开阔的视野、深厚的理论以及丰富的案例,揭开民间故事这一文化符号的神秘面纱,点明其所承载的特殊意蕴,并为民间故事资源创新性转化提出未来发展思路。

    民间故事资源创造性转化理论与实践探索

    庄子教育思想在当今高等教育中的适用性

    高鑫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庄子的思想是一个由自然哲学到生命哲学的思想体系,对其现代社会的启发是多元且简朴的。我国的现代教育所存在的困难大多都来自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全面性精神消沉与意义缺乏,但由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众多的矛盾,导致人们严重违背了尊重自然。我国现代教育存在的众多问题都急切的需要找到有效的理论来支持,溯本清源,庄子的教育思想对目前我国现代教育具有启迪的作用。研究《庄子》思想,可以观察到庄子对待学习的态度;研究庄子对外部世界达观、超脱的态度可让教育工作者对待多元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视角,并使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从无序和零和竞争的成长环境中走出来。而目前对庄子进行研究,大多数学者都集中于自然、哲学和生命科学的角度,鲜有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庄子进行研究,尤其是从高等教育学的角度。

    庄子教育思想高等教育

    托马斯·莫尔的乡村教育振兴思想研究和启示

    张天骄杜澳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托马斯·莫尔是著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英国人文主义学者和政治家,其代表作《乌托邦》中"治愚以济贫"思想是莫尔民本思想重要体现。英国于16世纪施行乡村教育振兴以达到济贫目的,莫尔作品中的各种叙事折射出作者对国家政策施行之建议。莫尔对后世英国济贫法律制度确立与完善及政策走势做出精准预见,展现出高瞻远瞩和过人之识。

    托马斯·莫尔乡村教育振兴济贫乌托邦

    新课改下课堂辩论赛教学的有效路径

    全舒婷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是一种实现师生互动与对话的开放空间。语文课堂辩论赛则是一种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共同学习,以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语言文字知识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以激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积极创新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课堂辩论赛的开展可以从顺势引题、提炼辩题、把握方向以及总结收尾这四大方面得以落实。

    新课改语文课堂辩论赛

    乡土文化融入师范生课程的价值与路径

    张颖佳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土文化根植于乡土社会,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精神之魂。乡土文化与师范生培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与协同性,乡土文化走进师范教育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引领价值与情感价值,是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社会环境变化、教育受众的代际更新,使得乡土文化与师范生课程有效融合遇到了阻力。师范教育可从乡土文化资源选择、课程本土化开发及及构建特色化的校园乡土文化活动三个方面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为乡村教育发展赋能增效。

    乡土文化师范生乡村教育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语文晨读设计

    赵明秀梅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7月24日,双减政策正式出台并迅速实施。双减政策的出台着重强调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即在课堂里对教学中各方面又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探索初中语文晨读课堂为例,旨在探讨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晨读课堂的开展,对于现有晨读课堂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双减政策对如何开设高效晨读课堂进行探讨。

    双减政策晨读课堂初中语文

    新中考背景下现代文阅读备考导向

    何景硕蒋静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考察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本文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综合分析2017年-2021年近五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提出教师指导学生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方略,即紧扣一个中心:紧扣《考试说明》,树立两种意识:文本意识和答题意识,以期获得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

    新中考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基于语文素养培养的语文阅读教学优化论

    于新月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实践表明,阅读理解能力可谓语文素养的核心素养,阅读能力的高低与否往往直接决定语文素养的高低。强化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因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优化阅读教学策略与路径。基于语文素养培养的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是追求阅读教学的开放性、强化阅读教学的丰富性、讲究阅读教学的艺术性、坚守阅读教学的"经典"性;基于语文素养培养的阅读教学优化路径是强化熟读、强化精读、强化赏读(品读)、强化泛读、强化背读(背诵)。

    语文素养阅读教学优化策略优化路径

    散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导向的建构

    陈春余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世纪以来,整本书阅读教学逐渐成为教学界的热点,聚焦于当今教学现状,整本书阅读流于形式,不注重思考过程和个性体验。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以散文《朝花夕拾》为例,构建散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实施散文整本书阅读不仅有利于改变当下中学生浅阅读现状,而且在阅读求知的过程中,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实际的积极意义。

    鲁迅散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