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李白诗歌微课教学策略探讨

    赛汗托娅李东平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中学李白诗歌微课教学开展相关策略研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新型互联网+微课教学课堂、促进李白诗歌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从现有中学李白诗歌微课教学现状、互联网+技术微课教学应用入手,探究互联网+背景下中学李白诗歌微课教学策略.

    互联网+李白诗歌微课教学

    "不是特别A"的三种意义及表达条件

    赵云凤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是特别A"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三种意义,分别为肯定义、否定义以及委婉否定义.这三种意义在性质和条件上存在差异:肯定义实质为隐涵义,否定义实质是衍推义,委婉否定义实质是用隐涵义的方式表达衍推义;委婉否定义排斥消极义形容词;条件分句中的"不是特别A"均表达否定义;肯定义所在语句无预期,否定义所在语句无预期或反常理、反说话者预期,委婉否定义所在语句反说话者或听话者预期.

    "不是特别A"肯定义否定义委婉否定义表达条件

    语文课堂教师指令多模态话语研究

    刘娅琪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发布的指令的多模态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口语是教师发布指令时最常调用的模态符号,肢体动作次之.笔者根据指令的语用目的将教师课堂指令分为组织教学、纪律规范、邀请学生回答问题三类,统计结果显示三类指令均具有较明显的多模态性,每类指令常用的模态组合方式各有不同.研究认为:多模态符号是课堂指令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堂中的多模态符号资源,根据课堂情境,精心设计课堂指令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注意,从而提高课堂指令的有效性.

    小学教师课堂指令多模态

    教学卓越框架下的高校教学评估改革

    陈九可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卓越框架"是英国高校教学评估模式的一次改革,它从教学质量、学习环境及学生学习成果三个方面对英高校教学质量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将教学经费的分配与教学质量进行挂钩,促进了高校教学质量的发展.TEF评估具有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常态化的数据以及评估信息全面公开等特点,但在评估指标、评估过程、评估结果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缺陷.

    英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教学卓越框架

    母亲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何粮丽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东华所著的《发现母亲》是一部母亲教育专著,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在这本书中,作者从母亲的角度出发,深入思考一些对人类社会的核质问题,并通过详尽的案例与细腻真情的说理,表达了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本文通过阅读《发现母亲》有感,分析母亲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揭示母亲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

    母亲教育儿童发展《发现母亲》

    工匠精神与高职人文课程有效融合的路径

    徐梦真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是我们国家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精神,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契合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才的价值追求.弘扬工匠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人文课程的内核与工匠精神一脉相承,都以人文精神、综合素质、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将工匠精神与高职人文课程有效融合,探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充分发挥人文通识课程对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入手,有效融入课程思政,以实践创新与服务社会为突破口改革课程教学,营造出弘扬主流先进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

    工匠精神高职教育人文课程人才培养

    跨文化视角下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陈金铃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要了解该国的语言特点外,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是极为重要的.说到日本文化,"暧昧表达"是日本社会中非常重要且独特的存在,每个日本人都会在有意或无意中大量使用这一表达,它已经不仅是语言的一个特点,更是日本人性格、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背后隐藏的就是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体察文化、集体主义,甚至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意识等丰富的文化因素.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暧昧表达"又极易给交际双方带来误解,本文将从"暧昧表达"形成的原因出发,通过案例分析揭示这种表达特点背后所隐藏的日本人的心理特点,目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从而更加顺利地沟通交流,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的友好互动.

    跨文化交际暧昧表达交际对策

    "被××"结构语用认知阐释

    李琼
    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被"字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重在突出受事主语"被处置"意味,具有很强的被动性.目前大量使用的"被XX"结构,突破了汉语常规的被字句,本文分析了这一结构的语义,认为它主要包含[+遭受][-事实实现],[+迫使][+事实实现],[+遭受][+事实实现]三种语义,进而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压制理论,探究了其背后隐藏的认知机制,指出构式具有的强制功能.

    "被"字句构式压制认知

    宁波方言中程度副词"忒"和"贼"的用法

    周欣
    18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宁波方言是吴语的一种重要方言,在代代传承中保存着其特有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质,宁波方言中的程度副词丰富且繁多,然而在此方面的研究却很稀少.因此,本文便聚焦于"忒"和"贼"这两个高频副词,对其用法进行浅析.

    宁波方言程度副词

    滔滔汉江流淌一河诗

    帅瑜
    191-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