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中)
文学教育(中)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中)/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王维与松尾芭蕉诗歌禅境异同及成因研究

    孙赛男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王维和日本江户时代俳圣松尾芭蕉均为各自时代诗歌领域的翘楚,通过二者诗歌创作对比来探讨其诗歌禅境的异同.诗佛王维和俳圣松尾芭蕉在禅宗及道家思想的影响下诗歌风格具有幽玄静寂之特色,但二者差异化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对禅宗及老庄思想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因而诗歌审美风格同中有异.王维诗歌空寂清韵,表现出"无我之境",芭蕉俳句闲寂枯淡,形成"有我之境".

    王维松尾芭蕉禅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

    中日女神信仰中的何仙姑与辩才天比较

    程燕涵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八仙和日本七福神是中日两国人民认为可以带来福德的神仙团体.何仙姑与辩才天是团体中的唯一女性,她们能够跻身于八仙和七福神之列,必然有其独特的魅力.文章对她们的异同进行比较,认为何仙姑进入八仙是道教的影响,而辩才天被选为七福神,则主要受日本的神佛习合的影响.

    何仙姑辩才天佛教道教

    美剧《初来乍到》中的语言幽默效果解读

    马千越杨小茹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话语幽默效果的产生是学术界一直以来的关注热点,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话语暗含的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之间的关系往往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话语的幽默效果.本文主要利用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选取美国情景喜剧《初来乍到》中的大量幽默话语实例,对话语的幽默效果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幽默话语的产生和关联理论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发掘幽默话语的实质.

    关联理论幽默话语《初来乍到》

    布依族音乐文化探究

    郑莞川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泱泱中华大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传承者将文化书写进历史的长篇,我们又将史籍翻看,细细回味.布依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有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格,丰富的艺术魅力.布依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乐器勒尤、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戏,这些艺术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布依族的文化传统,重现了布依族人民悠久的生活画卷,分别于2006年、2008年收录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依族音乐民族文化传承

    第二语言在线阅读中的元认知

    卢兴华谈清妍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元认知就逐渐被应用于阅读的教学实践中.大学生的第二语言在线阅读需要元认知策略中的自我监控、管理和评价策略.在线阅读中的元认知监控活动包括目标监控、过程监控、策略监控和结果监控.策略的积极运用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者的在线阅读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元认知第二语言阅读在线阅读策略

    汉学家J.K.施赖奥克的中国研究

    李子薇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也出现了众多汉学大家,J.K.施赖奥克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针对民间信仰、儒学、社会风俗等方面展开了专业化的学术研究,其著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与理论价值,尤其是对安庆的寺庙研究,较好地揭示了华北地区民间信仰的内在逻辑.同时,施赖奥克还对当时的美国汉学研究诸多成果进行了评述,在学术史上也有较大意义.目前,该学者的中国研究学术研究成果尚且没有学者进行过系统整理,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并结合相关论著进行了评述,为海外中国研究填补部分空白.

    施赖奥克中国研究评述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编探究

    李亚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要部分,相较于之前"一纲多本"的教材,统编版在选编上依据新课标有了很大的优化,教材中文言文篇目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承担着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编为研究基点,旨在探究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的选文特点和编排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抛砖引玉,以期对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和文言文教学有所启示.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编

    从《老王》同课异构看名师教学理念

    周漪婷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金玉、程翔、王君三位名师对经典散文《老王》的同课异构,体现了各自的教学理念:刘老师的"阳光语文"课堂提倡"先学后教",给予学生足够的锻炼机会;程老师精准把握了阅读教学的目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课堂激情灵动,教学形式新颖.三位名师对《老王》的同课异构体现了依体而教、文本解读、生本理念的重要性.

    《老王》同课异构"阳光语文""阅读语文""青春语文"

    《开明国文讲义》与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比较

    史千会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明国文讲义》是民国时期青少年读本,虽然该教材年代久远,现在不再使用,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开明国文讲义》与近几年受欢迎的部编版教材在选文系统上有很大的差别.选文系统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选择的课文系列,把握选文系统能够增进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对《开明国文讲义》进行详细而具体的文本研究,并将其与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选文系统的编排方式和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旨在给教师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开明国文讲义》选文系统编排体系

    《说文解字》在识字教学中的当代应用

    孙俪瀛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有着关键作用,并且会对其他科目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调研发现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对外在事物的适应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在识字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并在小学识字教学过程中其传统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小学生在识字积极性、主动性和识字学习效率等方面有所欠缺.本研究着重对目前小学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借助《说文解字》中蕴含的识字教学的科学原理、经验,落实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现代化应用研究中.

    《说文解字》小学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