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立

双月刊

1008-472X

xbsk@mail.xidian.edu.cn.

029-88202922

710071

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54信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本刊欢迎具有一定理论、学术水平和实践意义的稿件,对于具有创新性的稿件格外关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险与伦理的叠加抽象:基因编辑刑事治理中的尊严危机反思

    赵书霖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因编辑行为在伦理上的入罪依据主要体现为对人之尊严的挑战,而尊严内涵的模糊和风险社会视域下的预防理念使得法益面临"叠加抽象".尊严的价值应当以互惠性证成模式动态定义,在系争问题上具体表现为未知的道德滑坡危机和可预测的主体性、歧视性危机.道德滑坡危机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险,而是现代社会固有的风险;有鉴于风险刑法论证的内在缺陷和利益衡量下的优位结果,主体性、歧视性危机当属刑法意义上被允许的危险.伦理风险无法成为基因编辑行为的入罪依据,新罪法益的界定应回归安全风险范畴.突破伦理障碍并非对新罪设立必要性的否定,而是期待在安全性风险可控的情形下采取较为宽缓的态度,避免伦理争议过分阻滞技术发展.

    风险社会基因编辑尊严互惠性证成允许的危险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文化强国建设的研究

    夏永林冯雪薇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给予了新时代新的文化发展使命,其使命感既是出于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现实责任,也是出于对推动文化焕发生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责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强烈的文化主体意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历史向度、现实向度和未来向度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价值参考.建成文化强国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然要求,人民精神文明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因此,新时代文化建设必然要以科学的理论成果为指导.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立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立足文化输出的双重路径,多措并举的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塑造可亲可爱的大国形象,以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保障.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强国文化自信

    高校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融合建设路径探析

    姜莉莉卢毅石磊戴浩...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主体力量,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基础环节和主渠道,课程思政是推动课程建设的积极因素,师德师风是教师为人师表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随着立体化教师发展体系的构筑,高校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客观而言,高校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建设还存在不少需要深入探究、回应解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如何理解两者的关系,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从两者的内涵入手,分析两者内在联系及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融合建设的若干路径.

    课程思政师德师风融合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史主体理论的创新与启示

    李妙辉任君王婷婷王冠茹...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主体理论进行了时代性创新.在历史主体建构方面,习近平揭示了"过去"对于历史主体的建构意义,提出了"总结过去、立足当下、开创未来"这一更具贯通性、更为完整的建构逻辑.在历史主体的实践机理方面,习近平指出应在多维视域下探索关于个别国家特定时期的具体演进规律,并据此研判具体趋势、发挥历史主动,使历史主体实践理论更加系统和深化.在历史主体作用方面,习近平深入论证了党的领导在人民发挥历史主体作用中的地位,将其从关键条件上升为根本保障条件.这些创新在当前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重要启示有:着力深化对"三大规律"的探索与运用;科学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历史合力;坚定历史进步信念与培育历史主动精神;依托"伟大工程"加强优化党的历史引领.

    唯物史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主体

    校歌文化:从西电的四首校歌谈起

    卢朝阳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歌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校友与母校情感寄托的一种纽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办学历史上有四首校歌,它们分别诞生在江西中央苏区、延安革命圣地、塞外名镇张家口和古城西安.这四首校歌反映了西电人九十多年办学史上始终如一的育人理念和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本文介绍了四首校歌的创作背景和时代内涵,以及与西电渊源颇深的词曲作者的精彩故事.

    校歌文化西电科大红色根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