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润孝

季刊

1009-2447

gaojs@nwpu.edu.cn

029-88493140 88493540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国防科工委办公厅主管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学报类期刊,面向全国征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意蕴

    韩喜平王天骄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建设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共产党人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具有深刻内涵的科学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引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我国新时代文化事业构建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战略指引,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体现了理论、历史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逻辑内涵要义实践指南

    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的哲学意蕴、历史考察与实践要求

    徐国亮刘映芳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价值立场、初心使命的集体诠释.从哲学意蕴看,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历史观、人民观和政绩观.从历史考察看,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贯穿百年奋斗历程,彰显出救民于水火、立民于世、富民生活、强民聚力等阶段性特点.从实践要求看,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要以自我革命为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以人民力量为依靠,不断提升为民造福的能力水平,夯实为民造福的基础条件,凝聚为民造福的主体力量.

    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以人民为中心

    自然辩证法的现代化蕴意及其当代价值

    张云龙王瑶光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为理论基础和思想范式的不同,人类现代化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与西方现代化迥然有异的中国道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因其强调变革与创新、倡导人与自然相统一和呼吁科技造福于人类,故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理论渊源.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势,重温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内核,既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又能为人类走出变乱困境提供思想启示.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现代化中国模式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探析

    王向明杨璐静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建设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依托.以"大思政课"理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格局和思路,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和提质增效的现实要求.在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内涵价值和逻辑意蕴的基础上,顺应多元文化发展、时代变革要求和社会场域延伸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发展.善用"大思政课",在目标上体现大局观与针对性、内容上体现先进性与时效性、手段上体现主导性和协同性、空间上体现社会性与生活性,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的具体指向.加强形势教育、培养大局意识,构建协同机制、抓好系统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改革,丰富教育载体、拓展全域空间,才能在推进和构建"大思政课"体系的过程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高质量发展.

    "大思政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育人格局

    新时期我国"双一流"高校国际化评价的价值蓝图与指标创新

    文雯常伶颖伍建新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国际化评价是对高校国际化意义和价值的评判.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更迭演进,极大地拓展了国际教育价值视域.国际化新理念的出现必然会对大学国际化实践与评价产生方向性影响.通过梳理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演进脉络,透视新时期国际化价值理念的新发展,厘清当前世界主流大学国际化评价体系的特点和我国高校国际化评价在价值认知上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比较和反思中勾勒出我国"双一流"大学国际化评价的价值蓝图.

    双一流国际化评价价值

    国家政策中的高校教师学术评价规则审视及启示

    张务农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国家不同部门基于不同管理情境颁布了众多政策.以我国现行政策中的高校教师学术评价规则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情境-认知"政策分析二维框架;对不同政策情境及其下的评价规则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政策中的评价规则是基于各种政策情境形成的复杂系统,不存在一个完整统一的评价规则体系,对政策的把握须匹配其颁布情境;政策中不同类型规则设置也存在较大差异,设置较为详尽和话语强度较高的是选择规则、偿付规则和范围规则,边界规则、职位规则、信息规则和聚合规则政策话语较少、较模糊;分类评价面临操作上的困难与认识论挑战.研究认为,从政策制定看,应完善职位规则、信息规则和偿付规则的政策内容;从政策执行看,高校应加强政策的研究性执行;鉴于分类评价困境,应探索基于教师个体的评价.

    教育政策学术评价评价制度评价规则高校教师

    国防特色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王宇波周明莉张永福陈京京...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至关重要,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教师队伍的建设.国防特色高校承担着"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的重要使命,但现行的国防特色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尚未纳入国防相关指标,仍存在着同质化现象校为普遍、国防科技等特殊领域教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等桎梏.基于国防特色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师资特征,结合已有文献成果,初步拟定国防特色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框架,进而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国防特色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内容开发与教学设计、教学育人与管理、教学表达与交往、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与40个三级指标.研究成果能够为各国防特色高校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调查提供可借鉴的评价方法与工具.

    国防特色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新发展格局下跨区域高等教育开放合作的特征与路径

    单春艳杨友露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区域高等教育开放合作可以打破国别地域的限制,对于加快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增进国际理解和文化交流互鉴等具有现实意义.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在发起主体、地域及合作内容上发生了极大转变,至今仍然是全球化最为活跃的内容之一.国外跨区域高等教育开放合作注重多元主体自下而上参与、联合开发国际化特色课程、师生跨区域流动,以及将语言和文化相交融.我国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在跨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中展现出文化适应性、领域灵活性、主体多边性和政策主导性等典型特征.立足新发展格局,需要树立对外开放新理念,多维度拓宽跨区域高等教育开放合作领域,以数字赋能跨区域高等教育开放合作转型,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建构起兼容并蓄的语言体系.

    新发展格局跨区域开放合作高等教育国际经验主要特征

    居所·自我·他-我:莫里森与阿来小说中的居住空间诗学

    赵宏维王守仁
    7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房屋作为人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与主体的自我建构密切相关,也包含着人际社会关系.美国著名作家托妮·莫里森和中国著名作家阿来不约而同地在小说创作中以房屋为依托,刻画特殊的族群生活,再现了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空间.他们的空间叙事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策略,藉此聚焦的族群居住空间呈现出小说人物自我建构与社会建构之间的持续张力,既流动着主体对居住空间的亲密情感,也展布着房屋作为社会空间的权力机制.

    莫里森阿来居住空间自我社会

    利用数字媒体和多元化途径助推中国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

    陈平郭梦垚高泽
    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已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桥梁.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展示国际形象的载体,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推广方式已无法满足今天的时代发展,数字媒体为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可能.同时,文化艺术交流、教育交流、旅游合作等多种方式也有助于扩大文化遗产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化遗产的案例研究,分析数字媒体和多元化方式在传递价值观、增强国际认同感和激发创新思维方面的应用,探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采取多维策略确保文化遗产传播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效果.

    文化遗产国际传播数字媒体策略跨文化受众分析社交媒体优化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