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伯利亚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伯利亚研究
西伯利亚研究

刘爽

双月刊

1008-0961

XBLJ@chinajournal.net.cn

0451-86497732

15001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友谊路501号

西伯利亚研究/Journal Siberian Studi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宗旨是探索真理、弘扬学术、促进交流、服务社会。发稿原则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俄远东联邦区经济形势

    О.М.普罗卡帕洛А.Б.巴尔达利А.Г.伊萨耶夫М.Г.马济托娃...
    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为基础,按主要行业和行政区分析2023年远东联邦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细致研究制裁压力持续条件下远东实体经济、社会领域和对外经济活动遇到的问题.可以发现,个别经济部门的发展趋势仍不稳定且表现出矛盾性.支柱产业生产指数呈良好势头,增速高于2022年.尽管受到一系列限制性因素的冲击,投资活跃度仍保持较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与大项目的实施有关,包括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矿产开采项目,以及新贸易地理条件下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工业产值的增长得益于萨哈林州碳氢化合物产量增加和堪察加边疆区鱼捕捞量显著增加.建筑业抵御外部冲击能力最强,依靠住房建设规模的扩大,这一行业已经连续两年保持增长.除汽车运输以外,远东联邦区的货物运输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东方多边形"铁路运能不足仍是突出问题.对外贸易的特点是出口和进口实物量增加.居民实际收入上涨和通货膨胀降幅加大条件下的消费需求旺盛是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存在一系列可能严重阻碍继续再生产的消极因素:通货膨胀继续高于经济增长;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人才规模萎缩;人口自然减少和人口外流导致的人口持续下降.原文发表于俄罗斯《空间经济》杂志2024年第2期①,经作者同意在《西伯利亚研究》以中文刊发.

    制裁压力投资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远东联邦区

    科技迭代加速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的科技合作:现状与前景

    李睿思
    3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科技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和博弈也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之初,就立足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倡导国际社会推动实现公正、公平、健康可持续的科技合作.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上合组织科技合作面临严峻的发展现实和未来挑战.基于中国提出的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新质生产力和中国式现代化等发展理念,推动上合组织科技合作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使科技进步转化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改善地区乃至全球科技治理,增进地区人民生活福祉,以务实合作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技迭代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倡议国际科技合作倡议

    11-14世纪西南罗斯人口外迁的动因与影响

    孙扬刘爽
    4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11-14世纪,形成于东欧平原的古罗斯曾经历一次漫长的人口迁移,这一过程表现为人口由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的流动,其原因比较复杂,产生的影响深远.11世纪的古罗斯,私有领地和农耕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内部各城邦之间纷争加剧,内乱、天灾频繁,赋税沉重,这导致第聂伯河流域的人口大规模外流.13世纪中叶,受鞑靼蒙古人西征的影响,人口流动的趋势再次加强.根据文献记载的数据推算,这一历经几个世纪的人口流动进程,其迁移规模达到百万.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入推动了罗斯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日后莫斯科公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古罗斯人口迁移

    2023年中俄学界俄国史研究综述

    周国长王明天
    6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心当下的问题并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是中俄两国俄国史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2023年,中俄两国的俄国史研究在此前的基础上稳步前行,亮点纷呈,又各具特色.总体而言,两国的俄国史研究领域得到拓展.中国的俄国史研究仍然注重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而俄罗斯的俄国史研究除了深化对事件与人物的分析之外,还在档案整理和出版以及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

    中俄俄国史研究综述

    试析1915-1917年俄国国防特别会议的实践及社会效应

    赵博雅
    8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很快暴露出军需严重短缺问题.由于军政部门对此应对不佳,俄国政府被迫建立特别会议体系,以国防特别会议为核心,统领战时经济动员,其中保障战时军需为关键任务.国防特别会议几乎掌控一切与国防相关的经济事务的决策权.这一机构依靠全体会议及下属常设委员会和临时委员会完成工作部署,具备较完整的组织结构和较严格的工作流程,并始终代表沙皇政府的意志.为保障战时军需供应,国防特别会议通过下达军火和装备订单的方式在俄国组织生产,新建、扩建工业企业,向工业企业供应所需原料,同时还通过国外采购方式进一步补充短缺军需,从而充分调动俄国军工产能,推动经济转入战时状态,提升俄国军需自给能力.但相较其他参战大国,俄国战时军工产能仍处劣势,部分军需品短缺现象无明显改观.

    俄国国防特别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时经济动员

    金砖国家职业教育合作:进展、挑战与路径

    陈亚州李昕颖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合作是金砖国家教育合作的重要议题,对促进金砖国家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金砖国家定期开展对话,落实合作成果,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新型合作路径.金砖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呈现参与主体多元、合作机制与平台日益完善、合作空间广阔等显著特征,但同时面临金砖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明显、产教需求不匹配及缺少合作资源等诸多挑战.在金砖机制首次扩员背景下,金砖国家更需要加快营造数字赋能的职业教育合作生态,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加快产教融合国际化进程,发掘特色职业教育资源,推动"金砖+"职业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

    金砖国家职业教育合作机制路径选择

    《卌年昌卓》"城市宇宙"的建构模态、欧亚隐喻与边界求索思想

    刘净娟
    10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罗斯作家利普斯克洛夫的小说《卌年昌卓》构建了昌卓城市时空体模态,将现实时间、历史时间和瞬时时间统一于一个具有独特历史逻辑的城市时空体中.架空于现实场域的昌卓欧亚时空从总体上构成了求真者的人生道路时空体,隐喻地把单向叙述变为东西方哲学对话.同时,昌卓城是与外部空间(他者)对立的国家类质同象的"我者"宇宙空间,展现出多样求索式人物的边界求索思想.怪诞的昌卓城市宇宙模型是城市历史的现代图像隐喻,关涉东西之争对俄罗斯国家定位与民族认同的意义以及人类生存本体论问题.在多元文化拼贴与互动的基础上,小说隐喻地表达了作者的欧亚主义理想.

    利普斯克洛夫俄罗斯文学《卌年昌卓》

    Abstracts

    119-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