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陕西科技大学

张美云

双月刊

2096-398X

xbbjb@sust.edu.cn

029-86168067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之一,2001年被中国科技部、新闻出版署选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主要刊载制浆造纸、材料、皮革、食品与生物工程、化工、机电一体化、电器、电子、计算机、信息科学、工业设计、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论文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最新应用性研究成果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原位交联增容策略的增强PLA/NR共混物界面相容性和发泡性能研究

    王广静邵亮苏晨阳马春燕...
    73-8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乳酸(PLA)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生物材料之一,但其韧性差,极大的限制了在塑料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已有研究发现天然橡胶(NR)的引入可以改善其韧性差的缺陷,但二者为不相容体系,发泡性能差。因此,本文基于原位交联增容原理,采用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BIPB)增强PLA和NR的界面相容性,并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发泡技术制备了PLA/NR复合发泡材料。探究了不同BIPB含量对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韧性及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BIPB的引入显著增强了 PLA/NR复合材料的相容性、韧性及发泡性能。当BIPB含量为0。25 phr时,PLA/NR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从原来的25。75%增加到35。24%,提升了 1。37倍;表观密度从初始的0。565 g·cm-3下降至0。373 g·cm-3;平均泡孔尺寸从7。5 µm下降至5。0 µm。

    聚乳酸天然橡胶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超临界发泡相容性

    以药根碱为模板的新型荧光铜纳米簇合成及其催化应用

    刘巧宁亓亮高莹张鑫婷...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非巯基小分子化合物为模板合成荧光铜纳米簇(CuNCs)是当前热点研究内容。本研究选择一种天然异喹啉生物碱即药根碱(Jatrorrhizine,JAT)为模板,以L-抗坏血酸为还原剂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铜纳米簇(JAT-CuNCs)。为获得JAT-CuNCs的最强荧光,优化了JAT用量、CuSO4浓度、pH和合成时间等条件,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合成的JAT-CuNCs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JAT-CuNCs的平均粒径为3。5±0。5 nm,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68 nm和472 nm,且表现出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JAT-CuNCs可以催化肼还原亚甲基蓝的反应,在4。5 min内亚甲基蓝在665 nm处的吸收峰几乎消失,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在催化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候选物质,并能为天然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药根碱荧光铜纳米簇催化

    Fe0.02/Agx-ZnO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活性

    王远港王有杰孙铖赵显一...
    8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热合成法及煅烧法,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Fe0。02/Agx-ZnO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各催化剂对RhB光催化降解活性。机理分析表明,Fe掺杂进ZnO,Fe3+可以形成陷阱捕获e-,导致ZnO的导带下方形成一个Fe掺杂能级,促使缩短了 ZnO的带隙,扩大了光谱响应范围;Ag的掺入促使部分电子(e-)跃迁到Ag单质上,减小了禁带宽度,降低了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抑制了 e--h+的复合,Fe0。02/Agx-ZnO样品的新费米能级低于Fe-ZnO和ZnO的导带能级,导致其界面处的电荷分离;进一步研究Fe0。02/Agx-ZnO复合材料对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和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Fe0。02/Agx-ZnO复合材料可作为一种稳定、高效且可循环的光催化剂材料并用于污水处理,拓展了 Fe0。02/Agx-ZnO复合材料的应用。

    电子跃迁费米能级禁带宽带光催化

    凝析气藏CO2构造埋存量评估方法研究

    张铃丰廖新维唐康王晓晨...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凝析气藏中复杂的气液相态变化为CO2埋存潜力评估带来很大困难。为了进一步提高凝析气藏CO2构造埋存量的计算准确性,基于物质的量守恒原理,考虑注入CO2与凝析气体混合、反凝析变化、岩石和束缚水形变等因素,推导了凝析气藏生产阶段及CO2埋存阶段物质平衡通式,进一步建立了凝析气藏CO2构造埋存量评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CO2构造埋存量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度较好,误差在6。42%以内。忽略混合气体偏差因子变化会导致CO2构造埋存量计算结果偏大,误差达到18。61%。忽略反凝析变化则会导致CO2构造埋存量计算结果偏小,这一误差在低埋存压力区间内高达9。93%。该方法对凝析气藏中CO2构造埋存量评估及CO2埋存方案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凝析气藏CO2构造埋存量物质平衡埋存潜力评估

    硫掺杂氧化钨电催化剂的析氢性能研究

    贾鹏飞杨军李硕郑璐瑶...
    107-11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硫掺杂来改善氧化钨(WO3)电催化剂活性不足和反应动力学缓慢的问题。采用二次煅烧法成功合成了硫掺杂氧化钨(S-WO3)电催化剂,并系统地研究了掺杂浓度对其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掺入氧化钨后能够在引入氧缺陷的同时调控电子结构,显著提高了氧化钨的电催化活性。使用硫粉量为0。11 g的S-WO3-1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硫掺杂浓度。为了实现10 mA cm-2的电流密度仅仅需要161 mV过电位,并且能够持续长达30 000 s的析氢过程,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本研究为开发掺杂型高效析氢电催化剂提供了新途径。

    电催化剂析氢反应氧化钨硫掺杂电子结构

    低温水浴制备BiVO4光催化材料用于可见光降解RhB研究

    余泽翰曹丽云冯亮亮黄剑锋...
    115-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N型半导体BiVO4是降解有机污染物最具应用前景的可见光光催化材料之一。然而,纯BiVO4由于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过快,载流子传输速率低等问题限制着其光催化能力。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调节BiVO4的形貌和粒径大小,还可以通过增大比表面积来增多反应活性位点,以提高光催化活性。本研究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通过简单的一步水浴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SDS/BiVO4光催化剂,并在500W氙灯下照射降解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并评价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10%SDS/BiVO4具有最高的光催化降解效率,BET表征和光电流测试证实了 SDS的引入不仅增大了 BiVO4的比表面积为光催化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而且提高了光生载流子分离和迁移效率。此外,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OH和h+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过程中是起主要作用的反应基团。该研究方法绿色环保且易于实现,为制备高效可见光光催化剂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了新思路。

    光催化表面活性剂降解反应有机污染物

    钙磷生物陶瓷支架的常温自强式3D打印技术与工艺研究

    贾倩倩赵雪妮袁海泉李玲娜...
    126-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常温不添加高分子聚合物粘接剂的情况下,首次研发了自强式钙磷生物陶瓷的无需高温后处理的3D打印成型技术与工艺。通过材料表征、孔隙率、力学性能测试和降解性测试对不同配比和不同打印间距的支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A含量从70 wt。%减小至50 wt。%,浆料粘度与打印成型性变差,孔隙尺寸减小,而60 wt。%HA含量浆料具有良好的打印成型性,所打印的支架结构稳定、均匀。压缩强度随着HA含量的减少而增大,60 wt。%和50 wt。%含量的HA打印的钙磷生物陶瓷支架压缩强度分别为3。61士 0。194 MPa(0。6-HTC)和5。28±0。629 MPa(0。5-HTC),能够匹配松质骨的要求。此外,随着打印间距(1 mm、2 mm和4 mm)的增加,支架的压缩强度也随之降低。随着HA含量的增加,钙磷生物陶瓷支架的孔隙率先增大后减小。60 wt。%HA含量的支架孔隙率最大(51。4%),降解性能优异,且降解后能保持完整性。此创新的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临床手术现场患者实际植入部位结构尺寸要求直接打印并调整支架结构和形状,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3D打印钙磷生物陶瓷支架力学性能生物降解性

    Co-7Al-7V新型钴基高温合金热变形微观组织演变

    梁泽腾何宁韩正刘锦荣...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新型钴基高温合金Co-Al-V合金进行高温热压缩变形实验,实验变形温度为800 ℃~1 050 ℃,应变速率为0。001~1 s-1。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低应变速率(800℃,0。001 s-1)、较低温较高应变速率(950 ℃,0。1 s-1)和高温高应变速率(1 050 ℃,1 s-1)时,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后出现孪晶,流变应力曲线也表现出达到峰值后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变形温度为800℃和950 ℃时,高应变速率下更容易出现孪晶,随着应变速率降低,动态再结晶程度逐渐变高,在变形温度为1 050 ℃时,低应变速率下容易出现孪晶,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动态再结晶程度逐渐降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动态再结晶程度变高,再结晶晶粒尺寸逐渐变大。通过对EBSD测试结果分析,高温低应变速率(1050 ℃,0。001 s-1)条件下的再结晶晶粒尺寸相较于高温高应变速率(1 050 ℃,1 s-1)条件下的更大,高温下的孪晶界以Σ3边界为主,并且高温下应变速率越低,Σ3边界分数越高。为优化新型钴基高温合金的加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新型钴基高温合金流变应力再结晶孪晶

    基于自适应续流比的混合式步进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王焜刘宝泉刘艺张浩铭...
    142-15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式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存在较大的电流纹波,导致转矩脉动明显。通过分析H桥驱动电路的续流过程,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续流比的混合式步进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环型分配器产生的细分指令电流iref与实际电流i相比较,以区分当前时刻所需的续流模式。在快速续流模式下,实时监测电流指令与实际电流的差值△iref,通过自适应系数k动态调节续流时间,直至电机相电流快速下降至给定电流iref后切换至缓慢续流模式。对续流时长与快速续流占总续流时间的比例自适应调节以适应不同工况下步进电机的平稳运行,有效降低了转矩脉动。最后,搭建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混合续流控制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小步进电机的转矩脉动。

    混合式步进电机自适应续流比电流纹波转矩脉动

    基于双目视觉和改进YOLOv8n的火灾检测及测距方法

    刘振董绍江罗家元孙世政...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火灾检测出现的漏检误检、模型参数量大及定位困难的问题,基于双目视觉和改进YOLOv8n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火灾检测及测距方法。通过双目相机拍摄图片,使用改进的检测算法YOLOv8n-AEM和现有的测距算法SGBM进行检测和测距。首先,在主干网络中引入可变核卷积AKConv和EMA注意力机制,通过构建不规则卷积核有效提取火灾的特征;然后,在颈部网络中构建C2f-SCConv模块,通过特征重组降低模型参数,提高检测速度;其次,基于最小点距离改进损失函数,解决火源与光源重叠导致的漏检与误检问题;最后,增加小目标检测头,提高对小火苗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检测算法P、R、mAP分别为83。6%、76。4%、83。6%,分别提高了 2。5%、3。6%、4。8%;参数量和模型大小分别为2。54 M和5。1 MB,分别降低了 15。3%和15%;测距精度误差不超过2。5%,证明改进的方法能准确完成火灾的检测及测距。

    火灾检测双目视觉测距YOLOv8n轻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