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水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水电
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西北水电

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陈念水

双月刊

1006-2610

xbsd@nwh.cn

029-88280709;88280712

710065

西安市电子工业园区丈八东路18号

西北水电/Journal Northwest Water Power
查看更多>>《西北水电》杂志系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主办的技术性期刊。1982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西北水电》杂志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北极星》网站入网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水利水电文摘入编期刊。现为陕西省水力发电学会会刊;北方省(区)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系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庄水利枢纽施工控制网测量研究

    杨昆仑何国强张启航袁晨历...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陕西省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测设精度要求,在东庄水利枢纽区利用一点一方位加抵偿高程面方法建立了独立坐标系,确定了边长投影变形量最小时抵偿高程面的最优值,对多种抵偿高程面独立坐标系成果进行试算,将不同的试算成果反算边长和夹角与TS60 全站仪实测的边长和夹角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一点一方位加高程面方法建立的独立坐标系可以有效减小边长投影变形值,由于该项目地处高山峡谷,考虑大坝主施工区测设精度,可使长度投影变形尽可能小,投影面高程取 860.00 m建立的独立坐标系较为合理,可最大限度的减小施工放样时由控制点带来的误差.研究成果对大高差地区施工独立坐标系的建立有参考意义.

    东庄水利枢纽施工控制网GNSS测量边角网测量投影高程面

    基于全站仪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挠度测量研究

    张成增吕宝雄王伟丁璐...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上无法布设观测点,常规的边角测量方法无法对其挠度进行测量.为实现对塔架挠度的测量,利用全站仪测量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挠度的原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站仪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挠度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了工艺流程、测站布设和观测计算方法、步骤,分析了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应对措施.结果表明:该方法流程清晰、技术可行、成本可控,弥补了利用角度观测实现风机塔架挠度测量的技术空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全钻仪任意设站法竖向构件挠度塔架塔段

    高山峡谷多视卫星立体像对真三维重建

    杨刚吕宝雄贾玮王明...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大面积艰险条件下高山峡谷真三维重建难题,提高卫星影像空间及光谱分辨率,以中国西藏某高山峡谷流域Pleiades卫星立体像对为切入点,探讨了RPC轨道参数校正、SIFT算子优化密集匹配等卫星影像三维重建关键技术,构建无控定位条件下全色、多光谱及融合状态下真三维重建模型.结果表明:3 种方案下多视卫星立体像对匹配点误差均小于1 个像素,全色方案匹配点精度达到0.67 个像素,丰富了 1∶5 千、1∶1 万地形图测绘、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及监测、高海拔地区冰川演变分析手段及方法.研究成果可为卫星影像真三维重建提供借鉴.

    高山峡谷卫星立体像对有理函数模型影像匹配真三维重建

    基于CORS-RTK无验潮的海上光伏水深测量精度分析

    贺春林张丰凡刘康胡晓宝...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光伏项目的开发和施工是一项极富挑战和困难的复杂工程,海底地形、地貌的高精度测量对海上光伏项目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传统测量方法需提前布设验潮站以获取潮位数据,但在无码头区域布设验潮站存在较大困难,人工验潮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CORS-RTK无验潮水深测量方法因无需布设验潮站,且具备快速、高效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水下地形测量中,但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其能否满足海底地形测量精度要求尚不清楚.因此,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以单波束检查数据为检验标准,对无验潮水深测量模式和常规验潮作业模式数据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ORS-RTK无验潮模式和常规作业模式水深测量数据误差均满足《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要求,常规作业模式和CORS-RTK无验潮模式的数据稳定性、精度差异较小;常规作业模式耗时长、成本高、作业效率低下,而无验潮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操作效率,节约成本,后期数据处理流程简单,且CORS-RTK技术的气候适应性强,使其能够在恶劣天气或海况不佳时实施测量;在测量时间紧迫、气候条件恶劣、传统验潮方法难以执行的情况下,可优先采用CORS-RTK无验潮模式进行水下测量.研究成果可为海洋水下地形测量提供借鉴.

    CORS-RTK无验潮海上光伏水深测量精度分析

    矿渣粉改良分散性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鲁博李树武贺子城王莉平...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散性土的抗冲蚀能力较低,易发生管涌、流土等破坏,作为建筑材料存在较大的工程隐患.通过对矿渣微粉改性分散性土进行分散性鉴定试验、单轴抗压试验以及压缩试验,来探讨其力学性质,以确保在工程中的使用效果.试验表明:随着矿渣微粉掺量的提高和养护龄期的增加,抑制了土体的分散性,提升了土体的力学性质,降低了其压缩性,矿渣微粉掺量达到7%,养护7d以上,其改性效果较佳;从微观角度来看,矿渣微粉加入到分散性土样中,发生水化反应以及离子置换反应,通过降低双电层厚度,提供胶结物质使土颗粒变得紧密,填充土体孔隙降低土体的分散性,改善了土体的力学特性.

    分散性土矿渣粉抗压强度压缩模量

    基于化学分散机制理论对分散性土的改性试验研究

    何静斌杨凌云常玉鹏崔家全...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散性土在中国西北、东北地区分布广泛,受环境限制许多新建水利水电工程不得不选择分散性土作为坝体心墙的防渗土料,由于它的抗冲蚀能力很低,容易造成堤坝管涌、路基失稳等现象,因此如何改善其分散性成为了当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探明分散性土改性效果及作用机理,基于化学分散机制理论,对西藏地区某水利工程的分散性防渗土料分别进行了掺配MgO、CaO、MgCl2、CaCl2 4 种改性剂的改性试验研究,掺配含量范围为0.15%~1.50%.结果表明:各含量的MgO基本不具备改性功能,当CaO、MgCl2、CaCl23 种改性材料掺量达1%后,针孔试验、碎块试验、孔隙水阳离子试验结果均显示为非分散性土,改性效果较好.综合考虑现场施工的可操作性、经济性及对土体性质结构的影响等因素,建议现场采用掺量1%的MgCl2 对分散性防渗土料进行改性处理.

    分散性土改性试验化学分散机制针孔试验碎块试验孔隙水阳离子试验

    抽水蓄能电站蚀变岩力学特征及工程性能研究

    樊柱军刘志伟贺鸣冯超越...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蚀变岩体的存在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岩体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室内压缩试验、剪切试验、蠕变试验、渗透试验及现场饱和剪切试验、干湿循环剪切试验等手段,分析了不同蚀变程度岩体力学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强蚀变、弱蚀变、微蚀变岩体饱和抗压强度平均值分别为为0.2、37.9、71.8 MPa,其工程性状分别和残坡积风化物、强风化、弱风化等岩体相似;弱蚀变岩体由于矿物颗粒较粗,其内摩擦角 43.10°~46.55°,比微蚀变内摩擦角39.2°~42.8°,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抗渗透变形破坏方面,强蚀变岩体重塑样的临界渗透破坏坡降在 5.356~9.773,具有碎石、砂土等渗透变形破坏特征;强蚀变岩体具有蠕变效应,强度随时间存在降低;强蚀变岩体水理化特征较明显,干湿循环后,抗剪强度出现降低0%~6%.基于蚀变岩体工程力学性能特征,建立了蚀变岩体的工程性能分级量化指标,研究成果对工程处置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蚀变岩体饱和抗压强度渗透变形破坏蠕变效应水理化量化指标

    抽水蓄能电站云母石英片岩各向异性特性试验研究

    石盼刘志伟樊柱军王明伟...
    45-4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母石英片岩的各向异性特征对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通过岩矿鉴定、室内压缩实验、直剪试验、点荷载现场试验等手段,分析了云母石英片岩强度、变形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风化程度的云母石英片岩在不同加载方向上的各向异性特性.结果表明:在漫长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历各种地质作用,云母石英片岩的矿物形成了强烈的定向排列结构,使云母石英片岩具有明显的片状构造,从而导致云母石英片岩在力学性质上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在不同方向荷载作用下,云母石英片岩的抗压强度、变形模量、弹性模量均表现出一定的各向异性,随着水平与片理面夹角的增大,云母石英片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变形模量、弹性模量先减小后增大,均呈现出"U"型的变化规律;水平与片理面夹角α为0°时,岩石破坏为压密剪切破坏,α为40°时,岩石破坏为复合剪切破坏,α为70°时,岩石破坏为典型层面剪切破坏,α为90°时,岩石破坏为劈裂张拉破坏;直剪试验指出片理面间的粘结强度较低,在荷载方向与片理方向平行时易产生错动,反应了云母石英片岩的各项异性;通过点荷载试验,不同风化程度不同加载方向的云母石英片岩点荷载强度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平行片理面的强度主要由片理层间的胶结强度提供,而非云母石英片岩本身的力学强度特性,同时云母石英片岩的各向异性程度随着风化程度减弱而稍有减弱.

    云母石英片岩抽水蓄能电站各向异性室内岩石试验点荷载试验

    对抽水蓄能电站关键工程地质因素的一些认识

    李锦飞肖海波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20 世纪80 年代起,中国开始陆续建设了一批大中型抽水蓄能电站,积累了针对不同地形地质条件的丰富工程建设经验.近期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迎来快速发展期.通过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重点关注的地形条件、渗漏特征、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天然建筑材料利用等主要工程地质因素和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了各要素分类特征,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可为后续电站建设的地质工作思路提供参考.

    抽水蓄能电站地形利用渗漏特征地下洞室稳定天然建筑材料利用

    河床深厚覆盖层砂土液化判定对比研究

    姚爽巨广宏王涛安晓凡...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砂土液化会导致地基失稳和上覆建筑物结构受损,是地震区常见的工程地质灾害之一,因此,对拟建场地的液化判别是勘察设计中的重要课题.通过采用粒径法、标准贯入试验法、动三轴试验法及剪切波速法,分别对河床覆盖层中的全新统湖积层进行砂土液化判别.结果表明:各方法对湖积上层的判别结果存在差异,粒径法显示其黏粒含量达50%,且动三轴试验所得破坏强度比计算得土层抗液化剪应力小 10 kPa以上,判定为不会发生液化,但土层的标贯基准击数比临界标贯击数小,剪切波速也比上限剪切波速小,判定其存在液化可能;对于湖积下层粉细砂层,各方法判别结果一致,均认为其存在砂土液化问题;综合对比分析 4 种不同方法的液化判别结果,最终评定为湖积上层淤泥质黏土层不会发生液化,但下层粉细砂层抗液化能力较弱,存在砂土液化问题.研究成果对解决工程区砂土液化问题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砂土液化深厚覆盖层液化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