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郭礼和

月刊

1674-7666

cjcb@sibs.ac.cn

021-54920950,021-54922892

200031

上海岳阳路319号31B楼408室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细胞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中国/省市细胞生物学学会会讯,设有专论与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学会会讯等栏目。信息量大,涵盖面广,报道及时,栏目众多是本刊特色。长期以来深受各层次科研、教学工作者欢迎。 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生物学领域内的核心期刊;是报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的参考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硫化氢预处理改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机制研究

    王肖婷骆珍珍徐俊鹏张淇昊...
    1419-1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预处理对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 type Ⅱ,AEC Ⅱ)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细胞鉴定,检测各组细胞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乳酸(lactate)含量;ELISA检测IL-1β、IL-18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有氧糖酵解指标HK2、PKM2和细胞焦亡指标NLRP3、GSDMD-N、cleaved-Caspase1、cleaved-IL-1β、cleaved-IL-18蛋白水平;qRT-PCR检测HK2、PKM2、NLRP3 mRNA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HK2、NLRP3的表达,评估H/R中有氧糖酵解和细胞焦亡的表达情况及H2S对H/R损伤的影响.此外,为深入研究有氧糖酵解与细胞焦亡间的联系,使用HK2抑制剂2-脱氧葡萄糖(2-deoxy-glucose,2-DG),并通过上述实验室方法检测有氧糖酵解和细胞焦亡指标表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H/R可激活有氧糖酵解和细胞焦亡,使用H2S后有氧糖酵解和细胞焦亡指标表达水平均下调且改善H/R诱导的细胞损伤;使用2-DG后细胞焦亡表达下调且细胞损伤得到改善.研究结果表明,H2S可显著改善大鼠AEC Ⅱ缺氧/复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K2-NLRP3-GSDMD通路减轻细胞焦亡有关.

    硫化氢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K2-NLRP3-GSDMD通路

    LncRNAASB16-AS1调节miR-185-5p/TRAM2轴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靳瑞焦合主黄颖张敏...
    1432-1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旨在探讨长链非编码RNAASB16-AS1(LncRNAASB16-AS1)靶向微小RNA-185-5p(miR-185-5p)/易位相关膜蛋白2(TRAM2)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又称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体外培养人口腔鳞癌细胞SCC-9,将其分为对照组、sh-NC组、sh-ASB16-AS1组、sh-ASB16-AS1+inhibitor NC组、sh-ASB 16-AS1+miR-185-5p inhibitor组.用 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LncRNA ASB16-AS1、miR-185-5p、TRAM2 mRNA表达水平;用 CCK-8试剂盒检测 SCC-9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CC-9细胞凋亡情况;用划痕实验检测SCC-9细胞迁移情况;用Transwell法检测SCC-9细胞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RAM2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LncRNA ASB16-AS1与miR-185-5p及miR-185-5p与TRAM2之间的靶向关系.与对照组和sh-NC组相比,sh-ASB16-AS1组中 LncRNA ASB16-AS1、TRAM2mRNA、TRAM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D值、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降低,miR-185-5p水平、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sh-ASB16-AS1+inhibitor NC组相比,sh-ASB 16-AS 1+miR-185-5p inhibitor组中miR-185-5p水平、细胞凋亡率降低,TRAM2mRNA表达水平、TRAM2蛋白表达水平、D值、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升高(P<0.05),而LncRNA ASB16-AS1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生物学信息网站预测显示miR-185-5p与LncRNA ASB16-AS1和TRAM2均存在靶向结合位点,且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LncRNA ASB16-AS1与miR-185-5p,以及miR-185-5p与TRAM2之间均存在靶向关系(P<0.05).在口腔鳞癌细胞中Ln-cRNA ASB16-AS1 表达上调,抑制LncRNA ASB16-AS1的表达可靶向上调miR-185-5p的表达,抑制TRAM2的表达,进而促进口腔鳞癌细胞凋亡,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长链非编码RNAASB16-AS1微小RNA-185-5p/易位相关膜蛋白2口腔鳞癌增殖迁移侵袭

    三白草酮调节PD-1/PD-L1信号通路对食管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免疫抑制的影响

    骆晴刘明伟
    1442-1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旨在探究三白草酮(Sau)对食管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免疫抑制的影响以及对PD-1/PD-L1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培养人食管癌细胞KYSE-510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系Het-1A,用不同浓度Sau处理细胞,以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将KYSE-510细胞随机分为KYSE-510组、Sau低浓度(Sau-L)组、Sau中浓度(Sau-M)组、Sau高浓度(Sau-H)组和 Sau-H+pcDNA-PD-1 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KYSE-510细胞存活率;采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KYSE-510细胞的克隆形成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KYSE-510细胞的迁移及侵袭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KYSE-510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D-1/PD-L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au对KYSE-51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比对Het-1A更显著.与KYSE-510组相比,Sau-L组、Sau-M组和Sau-H组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量、迁移和侵袭细胞数以及PD-1、PD-L1、VEGF、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而在高浓度Sau处理的KYSE-510细胞中过表达PD-1则逆转了以上指标的变化趋势(P<0.05).总之,Sau能够抑制食管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解除免疫抑制,其机制可能与PD-1/PD-L1信号通路被抑制有关.

    食管癌三白草酮恶性生物学行为免疫抑制PD-1/PD-L1信号通路

    基于深度参与模式的研究生课程实践与探索——以植物细胞生物学课程为例

    罗寒彭婷婷易培珊
    1450-1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课程具有专业性、前沿性、灵活性等特点,往往没有可以参考的统一教学标准.如何提高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线教学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该研究以面向植物学硕士研究生开设植物细胞生物学课程为例,开展研究生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课程从实际科研技能需求出发,采用"读-教-写"三结合的深度参与模式,结合前沿研究讨论与同行评议等多元化机制进行教学.这一深度参与模式既保证基础内容教学,又提供多维度科研素质与能力培养途径,受到学生认可.基于教学内容的高度可操作性,深度参与模式可作为相关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参考模式.

    研究生课程深度参与模式同行评议生物学植物细胞生物学

    基于ADDIE模型的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案例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陈永于文静
    1460-1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教学是全面践行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教育,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意义重大.该文依托案例式教学和ADDIE模型构建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案例式教学体系,挑选6个思政案例,潜移默化地将医学人文精神、文化自信、科学精神等3个思政目标渗透进"课前思考、课中内化、课后调查"教学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从学生反馈、教师自评等方面评价课程思政效果,为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意见.

    医学细胞生物学ADDIE模型课程思政案例式教学立德树人

    运动训练通过改善肠道菌群防治代谢疾病的研究进展

    刘阳赵纯纯李致潇
    1468-1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疾病是指机体内物质代谢或能量代谢异常引发的一类疾病,通常会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利影响.其中,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在代谢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对人体代谢和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运动训练被广泛认为是保持健康的有效途径.在众多的科研实验中发现运动训练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通过进行适量的运动训练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丰度及种类,降低患代谢疾病的风险,包括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适量的运动可以在调节肠道菌群的同时改善新陈代谢.该文总结了运动训练对肠道菌群调节的作用,以及肠道菌群在改善代谢疾病中的关键作用,且强调了适当的运动训练对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性,为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预防代谢疾病提供了新视角.

    运动训练肠道菌群预防代谢疾病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