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修辞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修辞学
当代修辞学

刘大为

双月刊

1674-8026

xiuci@fudan.edu.cn

021-65643814

200433

上海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1116室

当代修辞学/Journal Rhetoric Learn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研究范围遍及修辞学的所有领域与前沿课题,也在语言应用的许多领域显示出自己的生命力。作为国内唯一的修辞学专业刊物,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修辞学专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拓展和深化"对言语法"的研究

    沈家煊
    1页

    "对言语法"和中国逻辑

    宋文辉
    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言语法"揭示了汉语语法的诸多核心特征,说明其依据的是对话逻辑,跟西方基于命题建构的演绎逻辑不同.本文梳理思想史的线索发现,与"对言语法"的认识一致,汉语和印欧语语法根本特征的差别、中西思想传统的差别都是命题是否占据核心地位.西方思想传统以命题和表征论为根本,中国思想传统对此持消极立场,这是双方对"道"与"言"关系看法相左的结果.由此导致中西逻辑有别:中国逻辑重视实际观点的论证和类比推理,西方则将演绎推理视为理性的根本.前者对逻辑陈述的分析简单,后者则重视命题结构和范畴的系统分析.中国逻辑独立形成且具备特质,跟西方、印度逻辑体系三分天下,"对言语法"和对话逻辑继承并发展了上述传统,这是其合理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言语法"对话逻辑演绎逻辑协同演化

    版权声明

    15页

    吕叔湘汉语译文的对言韵味——纪念吕叔湘先生诞辰120周年之一

    完权林忠
    1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吕叔湘是语言学家,也是翻译家、翻译理论家,他的译文极富汉语韵味.本文从对言语法的角度品味其译文,将其归纳为四字格、并置对言、对言完形和互文见义、直接并置和二元双标、对言增译、反复问、半逗律、主谓对言、流水句、扁平化、顶真和驴子句、名词动译12个方面.既用对言语法理论来阐释吕叔湘译文的汉语气韵,也用其译文展现对言语法的解释力.

    吕叔湘英译汉英汉对比对言韵律语法

    从回环性对言到句法性递系——论松紧两类句末重现现象的语法和修辞

    刘探宙李心雨
    3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有松紧两种句末重现现象将语法和修辞紧密联系在一起:紧式回环性对言,取自成对的言辞,经过相邻、相同项的合并,形成主观的情态性重置递系式,以宣泄情绪、表达态度为目的,这种回环是一种向内的封闭回环,隐喻了封闭性;而松式回环性对言,取自两轮对话,经过话轮间相邻问答的合并,形成客观的重申性再现递系式,以传递信息、引发他人回应为目的,这种回环是一种向外的开放性回环,隐喻了新的起点——(周而)复始.汉语的大语法包含修辞.

    回环对言递系情态性重置重申性再现

    扁平句法与对言性——"自然书面语"视角

    马欣然张伯江
    4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自然书面语角度观察汉语句法的扁平性,探究其后的对言性本质.首先观察了几种主要句法结构之间的可断可连现象,然后讨论了说明性句法背后的递系性关系和互文性语义呈现,最后描写和解释了几种充分语法化的典型对言格式的表达效力.这几项考察足以说明,对言语法的扁平观和互文观对我们观察语言的实际应用、理解句子的编码策略、感受语法与修辞的效力,都有极大的帮助.本文提倡对自然书面语要有足够的重视,因为它是汉语各种语体里最为自然、集中地反映汉语特点、表达准确而鲜明生动的常用语体.

    扁平句法对言性自然书面语递系性互文性

    从唐诗的迭映看汉语的语法

    孙杰
    5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从唐诗的迭映来重新认识汉语的语法,对迭映的概念、认知结构、句法结构、逻辑结构和形成原因进行考察,从语法学视角对迭映的概念重新进行界说.迭映的认知结构可以用视窗的提取与激活模型来解释,根据视窗的弹性和注意力的广度可以把迭映分为半句迭映和全句迭映.迭映的句法结构具有断连性、并置性和韵致性等特点.迭映的逻辑结构是"二元相关律逻辑",属于成对关联词表达的二元倚变.迭映的形成来源于对话,可以看作是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接话,迭映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还是对言,听话人接续完成了说话人未说完的话,体现了语言的交互主观性.唐诗的迭映不仅可以佐证汉语的名词是"大名词",而且还让我们认识到汉语的语法是"对言语法(大语法)".

    唐诗迭映有序对大名词"对言语法"

    词汇修辞化与修辞词汇化

    傅惠钧
    7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修辞与词汇在互动中发展,这是语言本质所决定的.词汇修辞化,是作为语言符号的词汇在修辞主体达成修辞旨意的运作中转化为修辞符号的过程,存在常与变两种不同形态,其生成机制可从语言内外两个层面来认识.修辞词汇化可有广狭二解.本研究主要聚焦狭义的修辞词汇化现象.狭义的解释是指修辞现象中词或非词的变异形式在历时发展中演变为词的过程,其形态主要表现为新形、新构、新义、新能的固化,其发展存在初化、熟化、固化三个不同阶段.

    词汇修辞化修辞词汇化修辞动因初化熟化固化

    语言推论性视角的话语生成新探:以双关修辞为例

    廖巧云李蕊秀刘倩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关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主要由显义和隐义两部分构成.本文以认知科学的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的核心思想为指导,并依托"认知+x"的新手段,对双关的生成展开研究.双关的生成,是主体进行的一个动态认知加工过程:通常以隐义的内容作为认知主体的输入,用作双关表达的焦点,然后以此为开端,衍生出一个形象鲜明的可感意象作为显义,反过来引出并解释隐义的内容,最后通过显性字词连接显义和隐义,从而生成双关表达.该过程的关键在于认知主体需运用"认知+推论"手段,依靠基于信息流动的语言推导将显义和隐义两者连接起来.

    认知加工认知+x表征语言推论信息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