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传播
现代传播

胡智锋

月刊

1007-8770

journalcuc@163.com

010-65779586

100024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现代传播/Journal Modern Communication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新闻传播类专业学术刊物。旨在反映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与改革的最新成果,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韩电影中的国家叙事与国家形象——基于政治传播的视角

    金勇刘家豪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通过将政治信息故事化并糅合到国家叙事文本中,从而塑造着国家形象并传递其政治价值.当前韩国电影影响力攀升,中韩电影创作从叙事文本与价值立意的偏差形成了在国家叙事与国家形象塑造上的不同.中韩两国都曾面临国家硬形象电影的传播困境与从单一性创作转向交融性国家叙事的转变.而韩国电影跳出以自我为中心和排他性民族主义表达框架后取得的成功,对中国电影创作如何更好地传递中华民族价值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叙事国家形象政治传播中国电影韩国电影

    偏斜与建构:国产孤独症题材电影中的患者形象

    徐芳依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孤独症题材电影中的患者形象常有主角偏移、异常个体的区隔化和超能的奇观化等偏斜倾向,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理探讨:一是进一步解决电影艺术的戏剧性诉求与孤独症社会化功能冲突的矛盾;二是打破区隔所带来的异常化和奇观化,拓展孤独症相关的知识领域.针对这些问题,孤独症题材电影的创作与传播应更多加强探索孤独症患者的真实内心,挖掘电影作品视觉化、听觉化的艺术特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建立接纳与融合的社会共同体.

    国产电影孤独症题材电影孤独症形象形象偏斜社会共同体

    数字媒介时代的"数字人文"辨析论

    高桐
    10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以联络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媒介属性宣告着数字时代的来临,由此,数字媒介成为人文学科传扬与发展的工具.作为人文学科的规定性现实条件,它推动与构入人文学科,使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发生了 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态势已致使一些学者提出"数字人文"的说法,并热衷于以"数字人文"等同人文、取代人文.然而,"数字人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人文."数字人文"与人文不具有等值关系,"数字人文"对于中国人文更不可等值置换,数字技术只是人文建构的媒介性工具.人文不能简单地由"数字人文"替换.

    人文数字人文数字媒介人文精神人文主义

    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构建的源起、逻辑与路径

    罗坤瑾许嘉馨
    11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既是国家安全需求,也是推动全球信息秩序向公平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构建可从内部与外部两条逻辑主线入手,向内提升软硬实力把牢制网权;向外以"四点原则""五点主张"为核心原则与工作重点,推动达成价值共识、寻求共同利益.路径上以网络强国建设为立足基石、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价值指引、以网络空间安全中国方案为参考,在物质层、理念层、制度层向国际社会贡献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推动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构建.

    安全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安全互联网治理

    乡村老年群体的"抖音社交"与"媒介养老"现象——以豫中某乡村为例

    张淑华徐婷婷
    129-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当下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新媒体迭代的"双重加速",新媒体使用能否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困境、在精神层面上为"养老"问题提供纾困策略值得讨论.采用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以人口大省也是老龄化问题严重的河南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豫中某乡村老年群体"抖音"短视频平台使用行为的观察,讨论新媒介使用能否在一定程度上为老年群体提供精神慰藉和改善"养老"处境.研究发现,通过拍摄和发布短视频,这里的老年群体形成了看似松散的组织性连接,他们通过"玩抖音"组成了基于"趣缘"的"线上群体",形成了新媒介环境下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实现了媒介对老年人的虚拟陪伴与精神抚慰、关系拓展和社会参与、群体连接与公共性复苏.这种"抖音社交"和"媒介养老"的方式,丰富了老年群体的精神生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孤独感和改善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开启了他们重新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并客观上促成了"积极老龄化"的实现.

    老龄化线上社群抖音社交媒介养老

    玩家公众:复媒体语境下游戏社群的媒介溢出与韧性塑造

    蒋俏蕾张自中
    138-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深刻变革,传统媒体时代的大众逐渐细分形成多元化的公众,而基于当下复媒体语境中不同媒介的可供性,人数众多的游戏玩家社群亦可被视为一类网络公众.为了探究玩家公众的韧性程度与形成过程,研究将质化与量化研究方法相结合,以计算扎根的思维综合采用民族志、数据挖掘与问卷调查多种研究方法对游戏社群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玩家公众并非一种临时公众,而是在流动中显示出韧性,游戏社群的媒介切换呈现溢出效应,并由此建立起共同的长期联结,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玩家公众的韧性.

    复媒体韧性公众游戏社群媒介切换计算扎根

    ChatGPT内容生成逻辑及其对宏观传播效果的影响

    昝小娜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正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ChatGPT是AIGC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开路先锋.研究首先揭示了 ChatGPT内容生产的微观机制,提出了 ChatGPT内容生产系统模型,由此决定了 ChatGPT填平知识鸿沟的微观机制和基本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智力分布曲线,建立了 ChatGPT可以填平的智力鸿沟(Ip)的定量数学模型,为具体评估ChatGPT提升宏观传播效果(Ema)提供了定量基础,从形式上构造了宏观传播效果(Ema)和知识鸿沟(Ip)之间的函数关系,据此可以揭示ChatGPT提升宏观传播效果(Ema)的具体实现途径.研究发现了"高阶信息"的存在,提出了高阶信息的概念及其数学描述.提问次数越多,ChatGPT生成的内容越精确的现象,正好反映了高阶信息的作用.

    ChatGPT内容生产系统智力鸿沟高阶信息宏观传播效果

    在线音频平台与主播价值共创过程和机理——以喜马拉雅FM为例

    赵丹岳颖
    154-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共享经济与知识付费产业蓬勃发展,音频平台迅速兴起,而在线音频平台为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提供了条件与可能.喜马拉雅FM平台与主播协同发展的过程以价值共创为核心目标,资源的交互和分享是平台价值共创营销的根本.价值主张、消费者转化两个维度构成了平台与主播价值共创的前期要素,内容生产、内容运营、主播培育构成了平台与主播价值共创的保障体系,粉丝互动对价值共创过程起到了调和维系的作用.

    音频平台主播价值共创扎根理论

    中国播音高等教育60年发展流变

    姚喜双魏博伦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播音高等教育60年,经历了奠基时期、萌芽初始,学历教育、正式开办,提高层次、逐步拓展,持续推进、稳固提升,拓宽路径、特色发展等阶段,取得了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等重要成就,具有中国特色的播音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建成.

    中国播音中国播音高等教育播音主持教育体系

    来稿要求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