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蔡双立

月刊

1005-1007

tjxdcj@126.com

022-288186194 88186195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25号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Mod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财经综合性学术刊物。以登载介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财经问题的理论探讨及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章为主,同时也登载部分有关国外财经研究和经济史、经济思想史方面的文章,以反映财经专业的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财经教学和科研服务,为财经业务工作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同富裕视域下跨阶层流动对人民群众获得感影响研究

    杨玉珍张雪珂
    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跨阶层向上流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对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测度获得感的指标体系,结合2015年CGSS数据库、2019年和2021年CSS数据库,探究了跨阶层流动对于获得感的影响,并检验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阶层向上流动能够提升经济、政治、民生获得感,对于低阶层出身的群体提升效果更明显;跨阶层向上流动可以通过缓解收入不平等和机会不均等影响获得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调节二者之间的作用;跨阶层流动对于获得感的影响在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较小.研究结论从微观层面证实了跨阶层流动与获得感的关系,从理论层面探究了二者的影响机理,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共同富裕跨阶层流动获得感数字经济

    中国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实现路径与地区差异性——来自数字乡村百强县的组态分析

    刘运青戴泽坤武亦婷
    2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的路径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且地区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基于2022年数字乡村百强县数据,从"技术—组织—环境"联动的TOE分析框架出发,使用NCA与QCA相结合的新兴方法,分析我国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路径和地区差异性问题.研究发现,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需要多条件的组合,单一条件作用有限;存在四条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组态路径:技术—组织联动型、技术—组织优化型、技术—组织共生型和环境融合型,表明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强调技术与组织间的共生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东南沿海地区高数字乡村建设组态路径为组织主导型、多元协调型、技术—环境拉动型,内陆省份组态路径为技术主导型、技术创新型、技术外压型;对比分析地区差异发现,东南沿海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呈现出多元化形式,而内陆省份的技术维度驱动作用明显.研究结果为加快中国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解决地区差异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提供实践启示.

    数字乡村TOE框架乡村振兴地区差异NCA与QCA

    企业ESG表现对供应链网络地位影响研究:路径检验与机制分析

    王群勇孟雅婧庞瑞芝
    3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ESG表现能否助力中国企业供应链网络地位的提升,对于我国供应链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2010年至2021年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验证企业ESG表现对供应链网络地位的影响效果和作用路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的提高能够增加企业合作伙伴的数量并丰富其所占据的结构洞,带来企业供应链网络地位的上升.机制研究表明,ESG表现能为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并提高企业供应链韧性,从而提高企业供应链网络地位.基于网络分析方法的拓展性研究发现,客户与供应商企业ESG表现之和能提升关系形成的概率,之差会降低关系形成的概率,分别考察双方ESG表现水平的影响,发现二者都有利于供求关系的形成,而供应商企业的ESG表现的促进效果更显著.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为企业提高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我国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企业ESG实践并助力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了实证证据和政策启示.

    ESG表现供应链网络财务风险供应链韧性

    区块链技术应用对公司纵向并购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

    许汝俊
    5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时代已经到来,相关新技术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否提升了公司纵向并购率,并从区块链技术发展和产业链发展视角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推动公司进行更多的纵向并购,提升纵向并购率,这种影响是通过降低信息成本、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及提升产业链资源整合效率三条路径来实现.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引致更大规模的纵向并购能够显著提高相关公司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较低的供应链集中度会强化区块链技术对纵向并购率的影响,公司所处生命周期的差异会显著影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纵向并购率之间的关系.本文丰富了区块链在资本市场行为领域的应用研究范畴,也为产业数字化转型下公司高效进行纵向并购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数字化转型区块链产业链纵向并购

    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沪深港通交易对AH股价共跳的影响——基于权重股作用机制的考察

    温博慧徐佳翔邢雨聪
    7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频繁的股价跳跃是考虑尾部风险时需要前置关注的问题,也是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监管部门需要重视的内容.本文考察了沪深港通交易对AH股价共跳的影响效果以及背后的作用渠道.同时,对比分析权重股与非权重股共跳差异,探究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权重股作用的转变.研究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对AH股价共跳具有正向加剧作用,且加剧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股票流动性实现,同时AH股价共跳并非是市场效率提升的体现.在全样本区间内,沪深港通主要对非权重股共跳产生加剧作用,但对权重股共跳起到抑制作用,权重股总体上表现出稳定市场的作用.然而,当遇到资金流动规模增大,人民币汇率下行以及投资者情绪低迷时,权重股反而共跳加剧,形成对市场暴涨暴跌的推波助澜.因此,需要重视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存在的跳跃风险,为实现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保障.

    资本市场开放沪深港通共跳AH股权重股

    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改善市场非理性现象吗?——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视角

    周兆斌杨志国
    90-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资本市场"风向标",探讨如何减少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对于促进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年至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有效抑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可以通过增加分析师关注、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促进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来减少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影响在小规模企业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区分机构投资者信息竞争水平发现,数字金融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抑制作用在私有信息竞争激烈的样本中更为显著;区分机构投资者类型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够促进数字金融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抑制作用;资本市场经济效应检验发现,数字金融通过抑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提高股票流动性,推动了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提升.本文基于数字金融视角,为如何抑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这一非理性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对于进一步发挥数字金融技术潜力,促进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

    数字金融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分析师关注会计信息可比性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

    中国A股市场的早公告溢价:现象与机制

    刘昌阳薛英杰汪勇
    11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成熟股票市场的股票收益异象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对于理解A股市场的有效性和股价运行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利用2004-2020年的季度盈余公告样本研究盈余公告溢价现象在A股市场的表现形式及其机制.结果表明,A股市场存在以盈余公告时机为条件的"早公告溢价"现象,即预计早发布盈余公告的公司,其股票在预计披露公告的时间段存在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而晚公告公司不存在这种溢价.机制分析发现,"好消息早"和投资者对此反应不足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市场围绕盈余公告的理性学习行为导致早公告的信息不确定性显著高于晚公告,进而投资者要求正的溢价补偿是该现象的潜在原因.本研究不仅扩宽了盈余公告的研究视角,也对审视资本市场其他周期性重复事件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盈余公告公告时机股票溢价理性学习信息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