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蔡双立

月刊

1005-1007

tjxdcj@126.com

022-288186194 88186195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25号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Mod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财经综合性学术刊物。以登载介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财经问题的理论探讨及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章为主,同时也登载部分有关国外财经研究和经济史、经济思想史方面的文章,以反映财经专业的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财经教学和科研服务,为财经业务工作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乡村建设能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韩朝亮孙旭
    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中应用,弥合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数字鸿沟,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了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接入机会,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高效路径.文章基于2013-2021年26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有效弥补农村公共服务短板,保障城乡居民同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与机会,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获取数量与质量差距,成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工具.第二,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要素流动效应与政策促进效应间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且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第三,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数字化与农业数字化水平能够正向影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且数字乡村建设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果更加显著.文章理清了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发挥数字乡村建设效能和引导政策作用提供全新理论启示.

    数字乡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素流动政策促进效应

    智慧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实证评估

    陈鸣王志帆
    2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媒介赋予城市发展所需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智慧城市这一城市化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崭新模式,智慧城市所构建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内需潜能和发展动能,为推动我国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国家三批次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在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中国285个城市2010-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法对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共同富裕的动态效应、作用路径、异质性展开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影响在人力资本雄厚、金融业发展水平较高和信息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城市更为明显.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对共同富裕水平的促进效应并非能一蹴而就,存在滞后性,即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以促进共同富裕需要一定的周期.缓解资源错配、提升城市创新创业活力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提升共同富裕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内容丰富了推进城市共同富裕的经验证据和实证研究,对推进城市数智化发展和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提升具有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智慧城市共同富裕双重机器学习政策评估

    工业智能化与要素国内外循环联动:基于企业层面的分析

    杨丽华诸鑫哲
    3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与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叠加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工业智能化对实现要素国内外循环联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0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IFR机器人数据,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工业智能化对要素国内外循环联动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显著提升了要素国内外循环联动水平,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双向技术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吸收能力效应是提升要素国内外循环联动效果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异质性分析显示,工业智能化对高生产率企业、低竞争性行业以及一体化程度较高地区的正向效应尤为显著.最后通过界定企业贸易特征与智能化动机进行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出 口主导型企业与主动智能化企业的要素国内外循环联动效应更强.因此,企业应加快智能化转型以形成竞争优势,通过强化溢出效应、优化劳动与技术要素配置,最大程度发挥工业智能化对要素国内外循环联动的促进作用.

    工业智能化要素国内外循环联动高质量发展本地市场效应

    制度型开放与数实融合——来自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证据

    陈凯旋张树山
    5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掘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开放效能,推动数实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自贸区设立构建准自然试验,利用2011-2021年284个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制度型开放对数实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加速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并且自贸区的制度协调成本越低、授权力度越大,其融合效应越明显.机制检验证实,自贸区设立可以从供需两端推动数实融合,供给侧的数字技术水平提高和需求侧的市场需求扩大是其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自贸区设立的数实融合效应在市场分割高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好的地区以及具有商业信用优势的地区更为敏感.进一步分析还发现,自贸区辐射带动邻近地区的数实融合效应只在长期中有效,而在短期内并不明显.本文研究结论可为推动数实融合走深向实提供新的理论释义与现实参考依据.

    制度型开放数实融合自由贸易试验区辐射带动

    财政金融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乡村振兴视角

    李小林司登奎周付友
    6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缩小财政金融投入的区域性差异、提高财政金融支农投入的力度和效率是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现实要求.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双重维度深入考察了财政金融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并重点揭示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金融支农投入增加具有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协同效应.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乡村就业率是二者提升农民整体收入水平,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协同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财政金融支农投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协同作用在中西部地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高和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尤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为财政金融投入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现实证据,而且为二者如何进一步协调配合以有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启示.

    乡村振兴财政支农投入金融支农投入城乡收入差距共同富裕

    税制结构优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效应研究:基于资本与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分析

    郑威罗润风杜剑
    8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韧性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而税制结构优化对于切实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5-2022年中国216个地级城市数据,探究税制结构优化能否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并从资本配置效率与劳动力配置效率视角,考察税制结构优化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税制结构优化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与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研究结果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资本配置效率与劳动力配置效率是税制结构优化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传导渠道,即税制结构优化通过改善资本配置效率与劳动力配置效率进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异质性检验表明,税制结构优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效应在行政等级与市场化程度较低城市、规模较小城市以及北方城市中更强.未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应从联合推进"增直接税"与"减间接税"改革、优化资本与劳动力配置效率、结合城市异质性特征实施差异化的韧性提升策略等方面综合发力.

    税制结构优化资本配置效率劳动力配置效率城市经济韧性

    农业保险、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村一体化发展

    郑军邓明珠
    10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保险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农村一体化发展也逐渐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体现.文章尝试构建CES生产函数模型和理论框架,采用30个省2010-2022年的数据,阐述农业保险如何影响农村一体化发展.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具有福利效应和要素配置效应,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推动农村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保险助推农村一体化发展的中介机制.农业保险对农村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具有农作物种植结构、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集聚异质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支情况和农业产业升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强化农业保险作用是农村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应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出发点.同时,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对满足农村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保险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一体化发展福利效应要素配置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