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肖彦君

双月刊

1672-7533

dtqg@rails.cn;bjdtqg@126.com

010-51893693 51849570

100081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铁科院主楼610B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Journal Modern Urban Transit
查看更多>>本刊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服务。面对中央部委和省市相关部门及决策者,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等,全方位介绍国内外城轨建设和运营经验,及时报道相关技术和装备以及高新技术成果,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多元化促进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轨道交通正线轨行区施工时空利用率提升研究

    吴延芳檀永柱邱新洪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市民日益增长的城市轨道交通出行需求与应保证充足设备设施检修时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很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无法满足4 h的设备设施检修施工时间.基于此,文章以厦门市轨道交通线网施工管控提升为切入点开展相关研究,在目前通用时间利用率计算的基础上完善统计方法,提出无效工时指标和空间利用率指标,即通过卡控提升正线轨行区施工时间利用率和空间利用率2个维度指标,采用精准申报施工计划和规范高效执行施工流程2种方法,减少轨行区资源占用,确保施工安全高效,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营提供参考和借鉴.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作业时间利用率空间利用率

    地铁车辆一系钢弹簧断裂研究

    赵勇吕子雷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昆明地铁车辆转向架频发一系钢弹簧断裂问题,对一系钢弹簧断口进行宏观与微观检查,并测量一系钢弹簧硬度,同时开展轮对径跳值测量以及不圆度测试.为进一步发现一系钢弹簧各应力之间关系,在一系钢弹簧上安装振动传感器及应力片,于正线开展振动测试,根据测试数据进行强度校核,结果显示镟修前一系钢弹簧动应力无法满足疲劳强度要求,而镟修后动载荷系数改善明显,一系钢弹簧断裂次数显著下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严格控制镟修间隔,降低一系钢弹簧动应力水平,延长一系钢弹簧使用寿命.最后,总结地铁车辆偏置式一系钢弹簧断裂的主要原因与改善措施,并建议在设计选型阶段需提高一系钢弹簧疲劳强度与固有振动频率,以减少断裂情况发生.

    地铁车辆一系钢弹簧断裂测试

    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底部管片的上浮机制研究

    杨鑫汪雷军邝利军于广明...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底部管片的上浮现象,文章按照管片拼装、千斤顶顶推、同步注浆及注浆浆液凝结4个盾构施工阶段对底部管片的上浮进行分阶段理论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可得,底部管片的上浮现象属于局部上浮,对底部管片在同步注浆阶段进行力学分析,主要考虑动态上浮力、环间阻力、粘滞阻力和重力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利用分离变量的方法推导出底部管片的上浮量计算公式,并依托深圳地铁13号线某区间的工程实测数据对管片的上浮量进行计算,验证底部管片上浮量计算公式的科学性.研究表明:底部管片的上浮阶段按其发展状况分为上浮量突增阶段、上浮量缓慢增加阶段和上浮量逐渐稳定阶段.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对注浆压力、注浆材料水胶比分别对上浮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科学有效的上浮控制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盾构隧道管片抗浮设计及安全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地铁盾构施工隧道工程底部管片上浮控制措施

    盾构隧道与箱涵交叠下穿铁路稳定性控制措施研究

    向超
    9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盾构隧道与箱涵掘进过程中围岩的稳定和铁路路基沉降与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采取合适的开挖方案以及相应的加固措施至关重要.为此,依托厦门地铁6号线,借助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和现场监测数据,对隧道和箱涵交叠下穿铁路不同施工工况下结构特征位置点、地表变形和铁路路基变形加固措施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通过对隧道和箱涵结构特征位置点与地表位移等进行深入研究,得出最优开挖方案为先箱涵开挖、后盾构右线开挖、再左线开挖;②围岩和路基在未加固的情况下,箱涵发生主动破坏时,变形发展至地面,加固之后,盾构隧道与箱涵开挖面附近破坏土体慢慢变为只发生在开挖面前方,而不会向上发展;③现场监测数据得出地表位移、隧道拱顶和箱涵顶部位移均有随时间逐渐增大的趋势,而隧道净空收敛无太大变化.隧道与箱涵开挖面支护应力监测值都在一个范围内波动,将其和数值结果对比可发现数值与现场实测结果较为吻合.

    隧道工程箱涵施工铁路路基稳定性支护力

    基于风险的不良地质铁路山岭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杨明华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堆、软岩大变形、岩溶及富水断层、煤层、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对隧道施工安全影响大,对施工人员安全会造成极大威胁并大幅增加工程成本.开展基于风险的不良地质铁路山岭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研究,对于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梳理铁路山岭隧道施工不良地质风险控制要点,结合郑渝高铁向家湾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实践,以具体突水事件处置过程为案例,总结利用超前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有害气体监测等手段,并以平导超前施工实现超前地质预报,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平台作用,制定针对性工程措施等安全管理成果.研究提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过程控制、提高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和应急处置能力等建议.

    隧道施工风险不良地质安全管理

    盾构穿越隧道桩基的技术研究

    张鹏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迅速发展,地铁线路密度持续增加,区间隧道在建设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既有建(构)筑物所属的桩基,且有时建(构)筑物不完全具备清障(桩基)条件,需要盾构直接穿越,施工难度和风险大幅增加.文章以南京地铁5号线盾构穿越通济门市政公路隧道及其φ 1 000 mm桩基为工程背景,在不影响既有隧道运营条件下,针对盾构穿越隧道、桩基等工况,在前期进行盾构机选型、刀具配置、有限元计算模拟等研究,在实际施工中优化主要施工参数,采取渣土改良和自动化监测等施工措施,有效解决盾构穿越不具备拔桩条件建筑物的难题.该研究可为后续地铁建设解决类似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地铁建设盾构穿越桩基公路隧道磨桩

    地铁车辆段有砟道床曲线整正技术研究

    马琛琛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工程实例,提出一种基于最小方差原理的拨道量优化算法,以更有效地控制曲线正矢.研究道砟捣固作业对线路稳定状态的影响,总结提出道砟捣固质量控制措施.从传统简易拨道算法和拨道量优化算法在现场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来看,传统拨道算法对轨向不平顺的控制不稳定,受人为计算因素影响大,计算次数多;而拨道量优化算法基本只需要一次计算就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采取合理的捣固质量控制措施有助于保持轨道短期稳定,延长平面曲线劣化周期,轨道状态的长期劣化趋势也优于普通拨道捣固作业.

    地铁轨道工程曲线整正有砟道床捣固质量

    明挖卸荷施工对下卧既有地铁盾构隧道的影响研究

    李明君孙庆文陈小飞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明挖卸荷施工对下卧既有地铁盾构隧道的影响,文章以济南某明挖基坑近接既有地铁隧道为背景,基于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考虑3个方面因素并假设28种对比工况,开展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得到不同因素影响下明挖卸荷施工对下卧既有地铁盾构隧道影响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明挖基坑与既有隧道夹角保持在45°及以上,可降低明挖卸荷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明挖基坑与既有隧道竖向距离在0.5D(D为隧道直径)以上时,竖向距离对于控制隆起变形效果较为明显;在0.5D以下时,竖向距离对于控制隆起变形并不明显;明挖基坑横向卸荷面积对既有地铁隧道竖向变形影响随基坑加宽或加深而呈线性增加,基坑深度因素影响尤为显著.

    地铁近接盾构隧道明挖卸荷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交通领域碳排放核算与交易研究

    张辰王苹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绿色低碳转型对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现状和交通运输行业参与碳交易市场工作的总体政策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和国际交通领域碳排放核算与交易案例,比较不同碳交易市场机制下交通领域碳排放核算方式和交易的差别,分析交通领域纳入碳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的多种路径和相应建议.相关研究可为建立和完善适用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和企业的碳核算标准和碳交易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核算

    新建市域(郊)铁路经济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颜燕舞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重点城市都市圈的成型,市域(郊)铁路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为降低新建市域(郊)铁路建设及运营成本,实现市域(郊)铁路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国内新建市域(郊)铁路经济性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当前新建市域(郊)铁路存在的技术标准不完善、工程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再结合相关政策要求,从系统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降低新建市域(郊)铁路建设及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国内新建市域(郊)铁路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市域(郊)铁路经济性现状分析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