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经济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经济评论
产业经济评论

双月刊

2095-5073

产业经济评论/Journal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设立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基于交错双重差分模型

    李慧佟孟华张国建
    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示范区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充分探讨了交错双重差分模型的处理效应异质性.研究发现,示范区设立以后,能够显著缓解辖区内企业的融资约束,并且政策效果具有持续性,上述结论在考虑交错双重差分模型的处理效应异质性以及一系列识别假定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扩大企业融资来源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示范区政策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途径.宏观层面加强政府调节,坚持市场导向,进一步扩大开放,能够有效吸引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参与示范区建设,助力示范区企业资金融通,对缓解示范区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积极作用.此外,示范区政策的实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大量新企业入驻,激发了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拓展宏观产业政策与企业行为的研究框架,对进一步完善示范区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融资约束处理效应异质性交错双重差分法

    我国中小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分析——基于RCEP成员国的比较分析

    董惠梅曹怡婷
    2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RCEP协定对中小企业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完善成员国中小企业市场准入、加强中小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进行合作.本文从中小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率、中小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行业分布及中小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和地位等角度对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中小企业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及自主创新、新技术使用方面的不足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率较低;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差异导致我国与发达成员国中小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存在国家之间、行业之间的差距;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行业和方式造成中小企业不仅面临价值链攀升的难题,也面临被排除在全球价值链之外的局面.为此,我国中小企业应注重自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数字化能力等GVC参与能力建设,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及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支持下,抓住RCEP协定带来的机遇,积极完善全球价值链参与,在分享RCEP协定红利的同时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

    RCEP协定RCEP成员国中小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原因分析

    中欧班列开通对企业进入和空间布局的影响效应研究

    张伟广李家峰韩超
    3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在大国经贸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复杂外部环境下,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欧班列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中欧班列对企业进入和空间布局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相比于未开通中欧班列的区县,开通中欧班列的区县每万人新注册企业数量增加27.198 1个,中欧班列开通吸引了企业进入.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中欧班列开通对企业进入的吸引作用在高经济水平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3)中欧班列开通会通过集聚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对企业进入产生吸引作用.(4)中欧班列开通吸引企业进入的辐射范围大致在200km以内.本文为揭示中欧班列开通如何影响微观企业的区位决策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欧班列企业进入企业空间布局经济发展

    最低工资如何影响企业污染物排放

    万威刘延杰王思力
    5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对最低工资影响的研究主要关注其经济影响,忽视了其社会影响.本文分析了最低工资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最低工资显著降低了企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机制分析显示,提高最低工资并没有减少企业总产值,也没有使企业因劳动力成本竞争劣势而忽视环境治理,而是促使企业用设备代替劳动力从而使工业煤炭使用减少.这表明最低工资主要通过改变要素投入结构从源头上减少了企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更全面地理解最低工资的影响,对最低工资的制定有重要借鉴意义.

    最低工资二氧化硫要素投入结构企业污染物排放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企业ESG表现——基于企业投资偏好的视角

    洪涛王阳阳姚树洁
    7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推动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ESG表现以及E和G维度的表现.机制检验发现,试点政策通过增加企业环保投资和高素质人力资本投资来改善ESG表现.命令型环境规制是试点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手段,市场型和自愿型环境规制会削弱试点政策效果.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的ESG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和低融资约束企业中更显著,在绿色技术创新、高素质人力资本充沛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中也更显著.

    低碳城市环境规制ESG表现投资偏好

    IPO环保问询提升了企业ESG责任吗?

    刘慧芬王智敏王建业
    9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实体经济承担ESG责任、加强连接外部资本与绿色产业连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话题受到理论与实务界越来越的关注.行政型环境规制迫使企业将环保治理作为政策遵从成本,而市场化规制则能引导企业在产品市场兑现"绿色"价值,履行ESG责任,提升企业竞争力,缓解资源约束问题.本文基于IPO环保核查市场化改革背景,从发行市场审核问询视角出发,以2015年到2022年A股发行阶段的问询函为样本,实证研究了IPO环保问询对企业ESG责任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IPO环保问询对企业承担ESG责任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机制研究表明,IPO环保问询为公众监督上市公司环保治理提供了更透明的资讯,优化了地方政府选择补贴对象的信息环境,从而提高了环保问询企业获得补贴的可能,并通过补贴释放的"减排信号"进一步强化公众监督,倒逼公司兑现上市承诺,提升ESG表现.(3)异质性分析表明,IPO问询对企业环保行动的指引,因不同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地区公众环境关注度以及企业自身的绿色技术条件而异.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为探索如何激励企业承担ESG责任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实践上为完善发行市场环保问询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IPO问询环保治理研发补贴ESG责任

    ESG表现与企业韧性:效应与机制

    肖小虹林宇豪
    116-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企业ESG实践成为企业增强韧性从而有效抗击和抵御外部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本文以2009-2021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韧性,这一核心结论在使用一系列稳健性分析和缓解内生性方法后依然稳健.具体传导机制上,本文发现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增强内部治理的渠道机制来提升企业韧性.ESG表现在企业特质和行业特征上具有异质性.

    ESG表现企业韧性创新能力内部治理融资约束

    企业ESG表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丁声怿白俊红
    13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着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深入考察企业ESG表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对于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究了企业ESG表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主要通过激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等途径对其产生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对于国有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ESG评级不确定性较小企业,ESG表现对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中的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因素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企业ESG表现在促进绿色技术效率提升的同时,也显著推动了企业绿色技术进步.本文研究揭示了企业ESG表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影响,进而为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启示.

    ESG表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ESG表现与融资约束——基于信息披露数量与质量的再讨论

    崔志伟刘自敏田露露李兴...
    155-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气候变化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实现企业发展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不仅可以有效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也有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本文在信号传递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2010-2019年1 136家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ESG表现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非对称性.研究发现,企业的ESG表现能够显著降低自身的融资约束.机制分析表明,ESG表现能够降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且ESG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的作用存在不同,现阶段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效果会优于提升信息披露数量.同时,ESG表现对企业不同融资方式具有明显的非对称影响,在抑制内部融资的同时会缓解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企业需要权衡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可能的冲突.本文为政府制定企业信息披露政策、引导社会责任投资提供了有益的实证证据和决策指导.

    ESG表现融资约束非对称性信号传递信息数量与质量

    数据要素推进新质生产力实现的内在机制与路径研究

    张夏恒刘彩霞
    17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越发凸显,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数据要素通过自身作用及与其他生产要素融合发生作用,并渗透在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社会生产过程,不仅在国内发挥出数据乘数效应,还通过跨境数据流通发挥出开放乘数作用,会显著地催生新质劳动资料、孕育新质劳动对象、创造新质劳动力,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涌现.然而,数据要素发展面临诸多障碍,如有效供给不足、市场化缓慢、科技创新不足、规范化偏弱、数字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都在影响并制约着新质生产力的实现.为此,建议加强数据要素市场开发、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加快数据规则规范构建、加快数据高质量人才培育,以期充分发挥出数据要素赋能效应,助力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与发展.

    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乘数效应科技创新生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