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妇女(理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妇女(理论版)
现代妇女(理论版)

周华

月刊

2007-4244

llqyzz@163.com

0931-8459318

730030

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191号一层

现代妇女(理论版)/Journal Modern Wome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代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吴书生
    131-13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的社会环境是高校思想教育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创造了一个必要的条件。它不但有很强的约束力而且还能熏陶大学生的情操并有一定的感染力。

    高校思政教育影响经济文化政治

    工学结合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变革

    盛松梅
    13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背景下教学模式变革的角度出发,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对高等职业教育转型的指导思想、校企合作形式的探索、构建符合工学结合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方面内容作了具体的阐述。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变革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

    王连秋
    133-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良好的道德素质、广博的知识储备、精湛的教育艺术、熟练的现代教育技能和较高的科研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本素质

    谈艺术类高职生“专升本统考”的可持续发展

    王铮
    13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从“专升本统考”竞争日益激烈的现象入手,从政策、考试模式、职业发展等角度进行原因解析;其次,以考前准备、考试进行、考试后为划分标准,厘清艺术类高职生所表现出的不良现象及心理原因;最终,提出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和水平、提高抗压能力以及专业人员介入指导三方合力,将有效提高学生在“专升本统考”期内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艺术类高职生专升本可持续发展

    慕课助推高校第二课堂

    黄一锴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我国高校第二课堂和慕课的现状,针对当前第二课堂和慕课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用慕课推动第二课堂发展的实施体系。结合慕课的优点助推高校第二课堂,把第二课堂的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扩展至慕课形式下,慕课使得第二课堂的发展局面更加广阔。

    第二课堂慕课人才培养素质教育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余桂娟
    137-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与国外的经济联系愈加密切,各企业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英语写作水平是一个人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为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高职学生应努力提升自身的英语写作水平。为给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英语写作人才,高职英语教师应加快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从多层面探索出能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即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期能与广大同行进行经验交流。

    高职英语写作任务驱动教学应用

    论高校人文科考试模式

    贾继用
    138-139页

    浅析外语教材的变革

    熊国芳
    140-140,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外语教材(英语教材)的变革入手,谈及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孕育出的新教材的特点,对老师如何运用好新教材提出要求,并对老师对教材的深加工提出了希望。对于外语教材的编写也提出了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外语教材课程标准英语学习编写原则

    高职学院英语分层次教学改革实践

    李爱因
    14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学院学生英语学习参差不齐的现状,提出了分层次教学的对策,分析了在目前新形势下我院英语教学的现状,并对分层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围绕分层次教学的原则、具体的实施的方案进行了论述,最后呈现了A层次班级和B层次班级通过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所取得的成果。

    高职学院分层教学改革实践实践成果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与监控体系建设探究---以学生发展为导向

    冯烈
    142-14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必须放在提高质量上,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围绕提高质量这一核心任务,教育主管部门及高等学校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其中就包括完善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真正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确实保证教育质量评价的学生发展导向,是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必须考虑的问题。

    高等教育保障机制监控体系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