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Journal Modern Women(Frontiers of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诊胃溃疡合并胃穿孔的临床急诊研究

    耿志强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胃溃疡合并胃穿孔的临床急诊的主要特点。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急诊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对40例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再确诊,最后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共治愈了30例,占总数75.00%,病情有所好转8例,占总数20.00%,无效2例,占总数5.00%。1例患者病情加重及时处理后病情稳定,此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治愈+好转)/总例数×100%=95.00%。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6±3.1)d。结论胃溃疡合并胃穿孔起病急骤且病情发展迅速,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而治疗的关键又是确诊,只有确诊后才能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急诊胃溃疡胃穿孔临床特点

    先天性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前正畸治疗的模型制取方法探索

    韩秀丽张伶兰柳萍唐春丽...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制取口腔内模型。该模型可满足制作上颌腭护板、鼻腭矫治器等所需要的条件。方法选取20例先天性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排除唇腭裂修复术禁忌症,排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在患儿完全清醒状态下,使用个别托盘,调制藻酸盐印模材料,在藻酸盐印模材料近干燥时置入患儿口内,制备患儿口内模型并灌注。结果以该模型为工作模制作的上颌腭护板、鼻腭矫治器,患儿配戴合适,能起到很好的矫治效果。结论该模型制备方法安全、简单,可以指导更多的基层医院的医生在不需要全麻的状态下,为更多的唇腭裂患者进行术前正畸治疗,完善唇腭裂序列治疗,提升新生儿唇腭裂手术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先天性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正畸模型制取

    探讨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陈太立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治疗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其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呼吸内科抗生素治疗临床效果

    复极电交替在诊断心肌缺血上的临床价值

    杨银凤许祥林
    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极电交替指同一起搏点的复极波在形态和/或电压呈交替性变化的一种心电现象,其在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同时其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现结合相关文献对复极电交替检测方法、发生机制以及在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心电图复极电交替心肌缺血

    局部晚期宫颈癌采用新辅助介入化疗的临床治疗价值评价

    马昭平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局部晚期宫颈癌采用新辅助介入化疗的临床治疗价值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2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新辅助静脉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新辅助介入化疗,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均良好,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患者在生存期方面要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率方面要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明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新辅助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其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介入化疗治疗价值

    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研究

    陈蕾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细菌的耐药性,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行研究,将抗菌药物更好的应用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方法调取我院最近一年的细菌药物和该药物的药敏试验数据,采用控制每日药量的方法来记录各种抗菌药物的用药频率。结果绝大部分的细菌的抗药性和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呈有关联性。结论我们要加大对细菌抗药性的研究,将抗菌药物可以更合理的应用到临床中去。

    合理用药抗药性抗菌药物措施

    CT诊断颈部肿块的临床探究

    尤海王文泉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CT诊断颈部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53例颈部肿块患者,分别给予CT诊断与X线诊断,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CT诊断总符合率98.11%,X线检查总符合率94.34%,两种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肿块应用CT诊断在明确病变部位、形态、数目、大小与周围组织情况方面鉴别诊断价值相对较高,值得推广。

    CT诊断颈部肿块X线诊断

    关于子宫楔形切除术与传统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对比探究

    朱晓燕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采用子宫楔形切除术和传统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观察比较。方法以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开腹子宫体楔形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时心理健康水平、痛经缓解程度、更年期症状及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身心健康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更年期症状少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痛经缓解评分为4.68±0.25,对照组4.51±0.4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需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小开腹下子宫楔形切除术,术后生活质量负面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子宫疾病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小开腹子宫楔形切除术

    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作用

    张建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应用CT和MRI两种影像学技术对患有多发性脑梗死疾病的老年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多发性脑梗死疾病的老年患者94例,首先采用CT影像学技术对其病情进行诊断(定义为对照组),再采用MRI影像学技术对其进行诊断(定义为观察组)。对两组不同时间病灶检出率、不同部位梗死检出率、不同体积梗死病灶的检出率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发病24小时以内、发病72小时以内、发病72小时以上梗死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干、脑旁室、小脑位置的梗死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部位梗死灶检出率基本相同;2mm以内梗死灶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mm以上梗死灶检出率基本相同。结论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疾病诊断方面,MRI技术比CT技术更具优势。

    CTMRI多发性脑梗死老年诊断

    脑梗死患者行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小臣张文慧齐海涛习立强...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应用神经介入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脱水、降脂、降压、抗凝及清除氧自由基等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神经介入溶栓治疗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脑梗死神经介入动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