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月刊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Journal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iz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机制和对策研究

    赵苏毓梅婧湲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优化的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兴盛有助于抢先占领科学竞争与经济发展的先机.在此背景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创新潜力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地驱动作用.从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理、数字经济驱动下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两个角度分析数字经济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前景,提出对策建议,对新质生产力高效协调发展具有理论价值.

    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

    电力系统中综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配电网络优化研究

    郑巧汪靖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电力系统配电网络应用现状入手,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概念,探讨了 AI在智能配电网络故障检测、智能调度与负荷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对未来电力系统中综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配电网络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人工智能配电网络优化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李亚婷
    74-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1-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数字化转型视角出发,检验其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优化人力资本结构,进而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企业新质生产力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还为地方政府制定差异化数字政策提供参考.

    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融资约束人力资本结构

    低碳经济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机制研究

    李品麦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结合了工业物联网以及多接入边缘计算架构的框架,采用模型仿真的方式,对所提出的工业信息化框架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研究所提出的工业信息化框架时延表现出色,平均任务时延为84.2~90.3 s.其长期任务时延最低达到197 s,相较于云服务器工业调度模式及滚动优化调度模式至少缩短了 34.7%,最高可达48.2%.研究所提出的工业信息化框架,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技术路径,能够有效推动低碳背景下的工业改革.

    工业信息化工业物联网多接入边缘计算任务调度

    结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资源开销建模及测试

    刘洪芳
    80-8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工业结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资源开销过大问题,建立了一种从解析器方面设计的资源开销优化模型.多层流量的每个级别都设置了执行机构,通过选取和调节最优流量表的宽度来达到对匹配单位最优配置的效果.测试开销优化前后结果表明:在包头长度不变前提下,采用最优处理减少40%左右网络信息系统资源消耗,该方法具有较大适应能力.随着元处理器数目的增多,系统的硬件资源也获得了明显压缩.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工业网络传输效率,节约了经济成本.

    工业网络数据安全资源开销建模分析

    660MW燃煤发电机组SCR脱硝喷氨控制优化探析

    龚卫华王海何贤慧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电厂660 MW燃煤发电机组SCR脱硝系统存在积灰、磨损严重、喷氨量大、氨逃逸高、空预器差压增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喷氨控制优化改造,通过喷氨均匀化调整和控制算法优化,SCR系统性能得到明显提升.改造后,出口 NOx最大差值从原有的159 mg/m3减少至23 mg/m3,氨耗量从368 kg/h降至283 kg/h,出口氨浓度从9.7 μL/L减少至2.1 μL/L,空预器压损从810 Pa减少至530 Pa;同时,系统原有的积灰和磨损问题也得到了有限缓解.

    SCR脱硝喷氨优化积灰磨损

    基于HOSVD的工业机器人多关节轴承故障诊断分析

    闫鸽魏瑾王少楠
    85-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关节轴承承担着高频载荷运动,单一通道信号识别无法保障故障识别精度.为了进一步降低轴承多通道信号干扰,设计了一种基于截断高阶奇异值分解(HOSVD)的工业机器人多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信号,应用HOSVD处理后振动信号噪声完全除去,并且将脉冲特征有效保留下来,验证了本文设计方法是比较合理的.相比较单一轴承故障诊断结果,多轴承具有明显的优势,诊断精度具有99%以上,充分证明了多轴承融合模型的可行性.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寿命,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工业机器人轴承多通道信号故障诊断截断高阶奇异值分解

    沥青智能生产信息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曹建军贾全明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化建设的相关技术已经在沥青生产领域初见端倪,设备状态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等基本可以在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实现智能化的可能性.相关技术基础为沥青生产系统前端设备信息化,实现可控性,生产过程自动化,实现生产过程的信息化,通过生产过程数据监测、信息采集,资料收集、汇总、分析等步骤,进一步利用数据,挖掘数据,逐步构建出智能化的沥青生产过程.

    信息化自动化数据利用智能化

    基于解重扩算法的网联车载GNSS导航定位信号优化

    尚霞姚会君杨鲁芸
    91-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网联汽车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定位信号稳定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解重扩算法的网联车载GNSS导航定位信号误差分析方法,实现在卫星信号干扰方向产生零陷并在来向产生波束增益.研究结果表明:接收机载频与重扩频后的载频相差较大,DR对载波相位影响使载波相位偏差逐渐增大,利用频率估算的方式来精确获取频率估算结果,有效解决卫星和再扩展载波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该研究对保证卫星信号精确传输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网联汽车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解重扩算法导航定位信号误差

    基于智能控制系统的机电节能工程设计与优化研究

    吴蔚童江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能源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机电系统作为工业和民用领域广泛应用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能效优化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环节.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技术,为机电节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些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和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控制策略,实现能耗的动态监测和优化控制,有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围绕基于智能控制系统的机电节能工程设计与优化,深入探讨了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系统节能中的应用,并通过技术测试验证了其有效性.

    智能控制系统机电节能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