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交通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交通技术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现代交通技术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王家强

双月刊

1672-9889

xdjtjs@jstri.com

025-86576787

210017

南京市水西门大街223号

现代交通技术/Journal Moder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综合交通运输现状,重点报道公路工程、水运工程、运输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实践方面的学术进展和发展动态,传播科技信息、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拼宽方案受力分析

    杨红成杨晔陆耀清
    1-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沪武高速公路太仓至常州段的望虞河大桥改造工程为背景,研究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拼宽方案,利用Midas软件建立全桥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桥梁在活载、基础沉降、收缩徐变作用下的结构受力特点,总结各拼宽方案的关键问题,并提出施工建议.

    拼宽大悬臂混凝土箱梁横向预应力

    绕城高速公路与城市空间融合发展的若干建议

    叶丽霞郭志刚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交通需求和城市空间发展的角度分析目前绕城高速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规划布局、改扩建模式、集约化和智慧化改造、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为同类地区绕城高速公路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绕城高速公路城市空间融合发展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勘察特点与技术手段分析

    张伟刚马飞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沪武高速公路太仓至常州段扩建工程,总结并分析江苏省平原软土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勘察的特点和常用的技术手段,提出适用于平原软土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勘察的工作方法.

    平原软土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勘察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硬路肩技术状况评估与利用方案研究

    郑炳锋吴威伟李志涛简辉...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硬路肩的技术状况会影响新老路面的拼接方式与拼接位置,与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相关.依托上海—武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首先采用弯沉代表值、弯沉盆参数以及弯沉盆模量反算分析硬路肩的路面结构性能;其次采用动态模量试验分析硬路肩沥青面层的力学性能,基于半圆弯曲试验分析沥青面层的抗裂性能,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硬路肩沥青面层的抗水损害性能,基于沥青回收试验分析沥青面层的老化程度,采用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试验分析基层的力学性能;最后分析硬路肩的利用方案,开展路面结构验算.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硬路肩路面结构强度路面材料性能

    沪武高速公路太仓至常州段扩建智慧化建设探究

    阚有俊曹阳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总结国内智慧高速公路发展与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新基建"时代智慧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与建设需求,明确了上海—武汉高速公路(下文简称"沪武高速")太仓至常州段扩建智慧化建设的总体方向,提出了"五层三体系"总体构架,并就六大重点领域进行论述,为高速公路扩建与智慧赋能提供了方案和思路.

    智慧高速公路顶层设计数字感知云控管理智能决策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造价确定

    王萍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对既有高速公路进行拓宽改建十分必要.相对于改建公路来说,加宽旧路能充分利用原有路基,缩短建设周期,减少对建设用地的占用.文章阐述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和计算难点,以及造价编制相对应的措施,并结合上海—武汉高速公路(下文简称"沪武高速")扩建工程进行了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高速公路改扩建造价

    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研究进展

    黄浩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现阶段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路面噪声的来源,阐述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降噪原理,分析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效果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性能测试方法,并简要探讨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发展趋势.

    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影响因素测试方法

    连宿高速公路连云港段双向搅拌粉喷桩试桩数据分析

    于志龙陈子明刘华徐振红...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连云港地区海相淤泥软土广泛分布,地基承载力弱,施工时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连云港段一期工程中采用双向搅拌粉喷桩技术的试验段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泥土配合比设计和现场试桩检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综合评分法评价试桩效果,验证了水泥掺量及其他预设施工技术参数的可行性,结合试桩效果提出相关建议措施,以提高后续正式施工时的成桩效果.

    连云港双向搅拌粉喷桩配合比试桩水泥掺量

    低标号高模量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吴强晏应卢文银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动态模量试验,研究低标号高模量剂与集料的拌和温度及拌和时间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拌和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低标号高模量剂的改性效果,但存在最佳的温度区间,180~190 ℃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满足技术指标,温度高于190℃,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衰减过快;拌和时间延长,可以提高低标号高模量剂与集料的拌和效果,但时间过长,沥青容易发生老化,影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推荐低标号高模量剂与集料的拌和时间为15 s.

    高模量剂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拌和温度

    基于高掺量RAP的高模量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戴衡杨涵明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模量沥青混合料(high modulus asphalt mixture,HMAM)因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被运用于重载路面中.沥青路面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是路面维修养护过程中铣刨出的废旧材料.对掺加硬质沥青颗粒制备成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以及向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中掺加RAP重新拌和成的高模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复数模量、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高掺量RAP的高模量再生沥青混合料表现出较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水损害性能以及疲劳性能.

    高掺量RAP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