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俞光岩

双月刊

1003-7632

xdkqyxzz@sohu.com

0311-86064410

050017

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dern Sto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由河北省卫生厅主管,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1987年创刊,为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期刊,为口腔医学临床、科研、教学服务。除开辟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题报告、综述、讲座、经验介绍等栏目外,还设有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口腔预防保健、口腔医学美学等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基因结合代谢基因临床预后模型的建立

    张晓燕张诗晗邸璐康培...
    241-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相关的免疫和代谢基因的风险评估回归模型,以判断病人的预后状况.方法 从TCGA以及GEO数据库获取OSCC的基因表达数据及其临床信息.筛选出表达差异显著的免疫及代谢基因后,依次运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Lasso-Cox回归分析以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建立免疫基因结合代谢基因相关预后模型,并对该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检验.结果 筛选出了 11个建模基因(DEFB1、HTN1、CTSG、TYK2、PTX3、CCR7、OSM、OXT、PSPH、CKM、ACADL),构建了风险回归模型.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验证了该预测模型中的风险评分是独立预后因素(P<0.001).ROC曲线分析(AUC=0.746)表明了预后模型的良好性能.结论 成功构建了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和代谢基因相关的风险评估回归模型,该模型能帮助临床医师为不同风险的OSCC患者选择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相关基因代谢相关基因预后模型

    22例牙源性腺样瘤的X线三维影像学特点分析

    屈留洋凌晓彤郑丹妮杨静...
    248-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螺旋CT和锥形束CT分析22例牙源性腺样瘤(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AOT)的影像学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22年10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有完整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及螺旋CT或锥形束CT影像的AOT患者22例,结合临床与病理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包括位置、大小、膨隆情况及钙化情况等.根据病变内钙化特点,将病变分为:无钙化型(无明显钙化)、偏侧型(钙化位于病变一侧的边缘)、星环型(钙化环绕病变中心呈圆形或环形);散发型(钙化在病变内零星分布).结果 共纳入22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10~34岁.22例AOT均为骨内型单房病变,其中21例(95.5%)为类圆形,11例(50.0%)位于下颌骨前部.19例(86.4%)病变内可见形态及数目不等的钙化物,包括偏侧型3例,星环型12及散发型4例;余3例(13.6%)无钙化.另外,18例(81.8%)病变唇/颊侧骨皮质膨隆,12例(54.5%)舌/腭侧膨隆;6例(27.3%)存在骨皮质不连续;12例(54.5%)含阻生牙,其中8例(66.7%,8/12)阻生牙为尖牙;仅4例(18.2%)有牙根吸收.结论 本组病例中AOT以年轻女性多见,好发于颌骨前部,病变膨隆明显,近90%的病变内可见钙化物.根据瘤内钙化特点可分为无钙化型、偏侧型、星环型及散发型.

    牙源性腺样瘤影像诊断螺旋CT锥形束CT

    健康与炎症环境中牙周膜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小鼠结肠炎治疗的研究

    李颖辉陈瑞雪张立亚刘冰...
    253-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及炎性环境中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PDLSCs)分泌的外泌体对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评价其免疫抑制能力差异.方法 分离培养牙周膜干细胞,于正常及含10%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环境下进行培养12小时,并提取其分泌的外泌体.使用含2.5%C(dextran sμlfate sodiμm salt,DSS)的饮水诱导C57BL/6小鼠结肠炎,并使用提取的外泌体进行尾静脉注射进行治疗,20只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肠炎组(DSS),健康牙周膜干细胞外泌体(DSS+n-Exo)治疗组,炎性牙周膜干细胞外泌体(DSS+i-Exo)治疗组,通过小鼠体重分析、结肠大体观察及结肠病理学检测,评价两种外泌体对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①在正常及炎性环境下,牙周膜干细胞均能分泌外泌体;②小鼠体重检测显示,与肠炎组小鼠相比,外泌体注射组小鼠体重下降较少(DSS+n-Exo vs DSSP<0.01,DSS+i-Exo vs DSSP<0.05),n-Exo治疗组小鼠体重较i-Exo治疗组下降较少(P<0.05);③小鼠结肠大体观显示,肠炎组小鼠结肠血便明显,肠壁变薄,外泌体注射组小鼠结肠血便程度较轻;④小鼠结肠HE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DSS饮水小鼠结肠黏膜层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及黏膜下层松解破坏;相较于DSS组及DSS+i-Exo组,DSS+n-Exo组黏膜炎细胞浸润及黏膜下层组织松解程度较轻.结论 牙周膜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小鼠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并且炎性环境来源的外泌体免疫抑制能力下降.

    牙周膜干细胞外泌体结肠炎抗炎

    PRF对老年T2DM伴慢性牙周炎拔牙患者拔牙窝骨组织、软组织愈合的影响

    翟新颖曲妍陈茜王立新...
    258-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慢性牙周炎拔牙患者拔牙窝骨组织、软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96例处于慢性牙周炎并因牙周炎需要拔牙的老年T2DM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研究组拔牙窝放置PRF缝合、对照组正常搔刮拔牙窝不放置任何材料并缝合、空白组正常搔刮拔牙窝不放置任何材料.对比3组术前、术后12周拔牙窝骨密度,术后30min、1周、4周、12周拔牙窝软组织愈合评分、龈沟液细胞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PDGF-AB)、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疼痛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12周拔牙窝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4周、12周拔牙窝软组织愈合评分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同时对照组低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min、12周研究组患者龈沟液PDGF-AB、TGF-β1浓度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术后1周、4周研究组患者龈沟液PDGF-AB、TGF-β1、IL-1β、IL-4浓度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VEGF浓度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4周疼痛评分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F可促进老年T2DM伴慢性牙周炎拔牙患者拔牙窝骨组织、软组织愈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疼痛程度,具有消炎、止痛、促进愈合作用.

    慢性牙周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2型糖尿病拔牙窝骨组织拔牙窝软组织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扩弓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气道及舌影响的研究

    王雯白涵刘杰刘明...
    264-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上颌前方牵引联合扩弓治疗骨性Ⅲ类患者对气道及舌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30例(平均年龄9.5±1.5岁),使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扩弓治疗.获取患者治疗前(T1)及治疗后(T2)CB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重建上气道及舌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对颌面部硬组织、气道及舌相关指标进行测量.结果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扩弓矫治器使上颌骨长度、宽度增加,下颌顺时针旋转,舌骨向前下移动(P<0.05).治疗后鼻咽段上气道体积、腭咽段体积及上气道总体积较治疗前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咽段体积、喉咽段体积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矫治后舌体积与固有口腔体积增大,舌体积占口腔体积的比例减小(P<0.05).结论 使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扩弓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可促进上颌骨生长,增大鼻咽、腭咽上气道体积,同时固有口腔容积增加,舌体积发生适应性增大.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扩弓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上气道CBCT

    负压技术对高透氧化锆陶瓷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

    王培马永平柴勇魏朝...
    270-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负压技术对高透氧化锆陶瓷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将36个抛光后的高透氧化锆试件随机分为4组(n=9):对照组(C)无表面处理;喷砂组(SB),50 μm Al2O3均匀喷砂20 s;负压组(SU),试件涂布处理剂后给予0.04 MPa负压进行处理;喷砂+负压组(SSU),经喷砂处理的试件涂布处理剂后进行负压处理.各组随机抽取1个试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面观察,其余试件应用万能力学实验机进行剪切强度测试,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断裂模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EM结果显示喷砂组试件粘接表面改变明显,负压组表面形貌与对照组相似,经过负压处理后的试件表面粘接剂分布更佳均匀.经过喷砂处理的SB(18.54±0.88)组和SSU组(20.74±2.00)相对于未经喷砂处理的C组(13.52±0.56)SU组剪切粘接强度明显提高(P<0.05),且SSU组的剪切粘接强度明显大于SB组,该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以外SSU组混合破坏最多.结论 喷砂处理能有效提高高透氧化锆与树脂粘接剂间的粘接强度,单纯使用负压技术虽然不能改善粘接效果,但是与喷砂联合使用能明显提高粘接强度.

    负压高透氧化锆剪切粘接强度

    来稿须知

    274页

    某口腔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回顾性分析

    堵亚茹陶然赵菲杨新光...
    275-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某省级口腔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加强口腔专业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健康防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医院2019~2022年四年期间医务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同时对职业暴露人员进行追踪和随访.结果 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134名医务人员发生150例次职业暴露.其中医生占40.00%,护士占58.67%,检验技师占1.33%.发生150例次的职业暴露中,操作或手术时锐器刺伤居首位,占46.00%;其次为诊疗后分拣器械或清洗器械,占42.67%.受伤类型全部为锐器伤,造成职业暴露的锐器主要为车针占29.33%、注射器针头占21.33%、洁刮治器工作尖16.00%、根管治疗器械9.33%等.结论 口腔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岗位的职业暴露发生率存在差异;低年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高,临床上应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医护人员防范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职业暴露口腔专科医院医务人员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25年征订启事

    279页

    成都市居民口腔扁平苔藓患病情况的多中心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冯容刘从厚周春艳张也...
    280-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就诊于成都市不同医院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根据患者一般资料、患病情况、疾病症状、临床特征及饮食习惯等做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来自简阳市人民医院、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和郫都区中医医院的533例确诊为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10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根据患者一般资料、患病情况、疾病症状、临床特征及饮食习惯等做调查,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OLP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病变区域呈现红色或充血状态是OLP患者最常见的症状(62.85%),其次是口腔黏膜病(20.08%)、无症状(7.88%)、表面有粗糙感(6.38%)和伴有溃疡或糜烂(2.81%).病变部位以颊黏膜最常见(59.29%).在所有患者中,萎缩型扁平苔藓(56.47%)最为常见.调查OLP常见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疾病史、饮食习惯、口腔卫生情况和精神因素等.两组研究对象在医院、婚姻、疾病史、吸烟、喝酒、喝茶、药物过敏、刷牙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辛辣饮食、烫饮食、硬饮食及精神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在30~60岁、是辛辣饮食、是烫饮食、是硬饮食及有精神因素是OLP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成都市OLP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病变区域呈现红色或充血状态,病变部位以颊黏膜最常见,萎缩型扁平苔藓最为常见,女性、年龄在30~60岁、是辛辣饮食、是烫饮食、是硬饮食及有精神因素是OLP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OLP应注意其相关危险因素,去除相关诱因,防止症状加重及病情复发.

    口腔扁平苔藓病例分析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