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农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农药
现代农药

张湘宁

双月刊

1671-5284

agrochem@263.net;agrochem_xdny@163.com

025-86581148

210024

南京市北京西路17号407室

现代农药/Journal Modern Agrochemical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也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所收录;2007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时报道我国农药研究技术最新进展,着力展示行业发展水平,促进技术交流,倡导技术创新,并密切关注世界农药发展动态,是颇受农药科研、教学、生产、管理、推广和应用等领域人员欢迎的农药专业技术类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菌灵在我国小麦和水稻上的环境风险评估研究

    张月秋袁野邢立国贾新茹...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照《农药登记环境风险评估指南》要求,对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纹枯病引起的陆生生态系统、地下水和水生生态系统风险分别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在陆生生态系统中,多菌灵对鸟类的长期风险、家蚕饲喂外围桑树叶的风险、农田内捕食性非靶标节肢动物的风险不可接受,对地下水风险可接受。因此,可通过适当的风险降低措施保证多菌灵在小麦上使用的安全性。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多菌灵制剂在水稻上施用后,对于初级急性和慢性风险而言,多菌灵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风险组分占模拟组的100%,多菌灵对初级生产者的风险组分占模拟组的6。90%,多菌灵对水生生态系统具有较高风险。因此,应在再评价过程中重新审视多菌灵在水稻上的登记情况。

    多菌灵陆生生态系统地下水水生生态系统环境风险评估

    8%对氯苯氧乙酸钠SP调控杨梅生长及安全性评价

    杨梦乾王正平何雨伦侯习应...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 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粉剂(SP)对杨梅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氯苯氧乙酸钠SP可以调控杨梅的生长,提升杨梅果实品质。在有效成分用量20~50 mg/kg时,其可以促进杨梅坐果,增加单果重和产量,其中坐果数增长率为58。67%~102。00%,单果重增长率为27。69%~42。09%,单株产量增长率为4。02%~7。41%。8%对氯苯氧乙酸钠SP在杨梅种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从用药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考虑,推荐其有效成分用量为25~50 mg/kg,用水量为750 L/hm2。

    对氯苯氧乙酸钠杨梅生长安全性田间试验

    2种SDHI类杀菌剂对水稻恶苗病及干尖线虫病防治效果研究

    顾爱国杨红福冯辉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是严重危害水稻生长的重要种传病害。为明确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对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对咪鲜胺敏感和抗性恶苗病菌菌株的EC50分别为0。728 5、0。773 6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1 000~4 000倍液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为84。18%~100%,但对水稻干尖线虫病无效;41。7%氟吡菌酰胺SC 500~2 000倍液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为92。11%~96。75%,对水稻干尖线虫病的防效为82。49%~88。93%。

    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浸种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防效

    15亿CFU/mL多粘类芽孢杆菌P1悬浮剂对小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陈秀黄兰淇张莹莹高永东...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15亿CFU/mL多粘类芽孢杆菌P1悬浮剂对小白菜根肿病防治效果,开展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多粘类芽孢杆菌P 1对小白菜根肿病具有较高的毒力。室内作物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15亿CFU/mL多粘类芽孢杆菌P1悬浮剂试验剂量下对小白菜出苗和生长影响小,对小白菜安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5亿CFU/mL多粘类芽孢杆菌P1悬浮剂对小白菜根肿病总体防效良好,且对小白菜安全。其15 L/hm2处理的防效为49。5%~71。8%,22。5 L/hm2处理的防效为60。2%~75。5%,30 L/hm2处理的防效为66。0%~80。4%。

    多粘类芽孢杆菌P1小白菜根肿病室内毒力田间防效安全性

    不同除草剂及使用技术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山东王敏张绍国闻建波...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除草难题,筛选出适合泗阳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使用的除草剂品种和使用技术,开展了田间示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杂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且安全性高,对大豆、玉米具有增产作用。土壤封闭+茎叶喷雾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整体好于仅采用土壤封闭处理。在茎叶喷雾后28 d,土壤封闭+茎叶喷雾处理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大于89%。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应用效果除草剂示范试验

    氰烯菌酯与丙硫菌唑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谷莉莉吴寒斌刘天伟胡健...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发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氰烯菌酯、丙硫菌唑及其混剂对赤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采用优选配比配制制剂开展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表明,氰烯菌酯与丙硫菌唑质量比为1。5∶1时,对赤霉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11。91,具有相加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悬浮剂90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良好,2次药后对赤霉病的防效为91。11%;其对小麦生产安全,增产率达到32。46%,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小麦赤霉病氰烯菌酯丙硫菌唑联合毒力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