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外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外语
现代外语

冉永平

季刊

1003-6105

gplal@mail.gdufs.edu.cn

020-36207235

510420

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现代外语/Journal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外语学习专业刊物。内容以英语研究为主,兼顾日、俄、德、法、西、印尼、越等其他语种,侧重现代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同时也刊登翻译研究、辞书研究、教学法研究及书刊评介等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量词与类指:对立范畴的相互转化

    刘丹青
    585-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量词的基本功能是个体化,与去个体化的类指相对。但是汉语的一些量词显赫方言却在量词基础上发展出了种类量词甚至类指准冠词,形成了人类语言中罕见的类指入库甚至类指显赫类型,量词和类指两个对立范畴间实现了转化。本文从库藏类型学视角,通过普通话、粤语和吴语的个案研究,分析量词显赫方言孕育出类指入库和显赫类型的过程和机制,从个体和类指间的转喻、次类指到类指的重新分析以及量词的句法功能等维度,初步解释了这两个对立范畴相互转化的动因。

    量词类指对立范畴转化转喻

    英汉指元状语句的及物性对比研究

    杨静王文斌
    600-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的及物性研究主要关注主谓宾等句子主干成分,尚未深入探讨修饰语的作用。本文基于及物性的认知模式,以英汉语基础动词EAT和"吃"与指元状语的共现情况为例,对比英汉指元状语句的及物性。结果发现:1)英语指元状语主要分布于句末,且频率较低,因而对句子及物性的负向作用低于汉语;2)汉语指元状语主要分布于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且频率远高于英语指元状语,因而对句子及物性的损耗远高于英语。本文提出,英汉指元状语对句子及物性作用的差异,根源在于这两种语言不同的时空性偏好:英语偏重强时间性思维,而汉语侧重强空间性思维。

    指元状语及物性EAT时空性

    时间与情态的内在一体性——以英语过去时的情态功能为例

    刘正光吴辉余毅
    614-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并非一个绝对概念,而是由观察者所处状态引发的主观幻觉。时间认识的主观性必然导致时态的多义性和主观性。时态在履行认知定位功能时会涉及到说话人的认识与判断,这就为时间情态一体性奠定了基础。更为激进的观点是,时态表达的意义本质上不是时间而是情态。本文以英语一般过去时的多义性阐明时态情态的内在关联,由此证明一个基本观点,即句法-语义的动态互动关系本质上产生于句子本身的时间性。本研究也有利于解释为何汉语语气词是完句的重要手段。

    时间情态一体性英语过去时

    认知语法框架下的受事主语句研究

    董成如
    628-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典型的汉语受事主语句从受事的视角,凸显受事与施事互动后发生的状态变化,或者变化后的结果持续状态。非典型受事主语句则将施事与受事的互动背景化,从工具、处所或其他受影响的参与者视角,凸显这些参与者在施事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状态变化以及变化后的结果状态。从句法上看,施事不在受事主语句的编码范围内,因而会受到抑制。从语义上看,受事主语句由于凸显的是事件的终止和结果阶段,即没有能量输入的非施事性阶段,因而具有非宾格性。

    受事主语句行为链识解非宾格性

    中美企业网站图片话语的身份建构比较研究

    程霞史兴松
    640-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中美企业网站图片话语为研究对象,结合视觉语法理论及相关身份理论,对比分析了两国企业的图片主题和互动性特征,以此探讨图片建构的企业自我身份及关系身份。研究发现,就图片主题而言,中企图片重在突出行业地位、企业精神等企业实力,试图建构行业领导者身份;美企图片则侧重突出社区服务、员工关怀等企业社会责任,试图建构社会贡献者身份。就图片互动性特征而言,中企网站中人物类图片较少,但重视借助人物的索取类眼神接触与受众互动,突出建构群内身份;而美企网站中人物类图片较多,但人物与受众眼神接触较少,倾向于建构异于受众的群外身份。此外,美企图片多从近景、平视视角拍摄,突出建构与受众亲密、平等的关系身份;中企图片则多从远景、仰视视角拍摄,倾向建构与受众疏远、权威的关系身份。本研究对中国企业外宣实践及商务英语教学具有参考意义。

    图片话语视觉语法互动特征企业身份身份建构

    情绪智力对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

    范玉梅李兰茜
    653-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275名初中英语学习者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了情绪智力、学业情绪以及二语交际意愿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外语愉悦和外语焦虑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情绪智力正向预测外语愉悦和二语交际意愿,负向预测外语焦虑;2)外语愉悦在情绪智力与二语交际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外语焦虑不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提升二语交际意愿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启示。

    情绪智力外语焦虑外语愉悦交际意愿

    不同语境下中国英语学习者冠词预设的在线加工

    陈宸曾涛陈天龙
    665-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唯一性预设是定冠词与不定冠词的重要区别特征,加工时需整合语言内接口或外接口处信息。本研究采用句子判断和自定步速阅读任务,考察视觉共现、语言共现和世界知识三种语境下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两类冠词预设的在线加工。结果显示,不定冠词的加工难度大于定冠词,表明不定冠词预设加工相对间接,习得难度较大;世界知识语境下的加工难度大于其余语境,表明冠词加工的难点主要在于外接口处的信息整合。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冠词习得困难的本质,并为基于接口假说的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借鉴。

    预设定冠词不定冠词语境外接口

    二语词素意识对中国英语初学者听力理解的影响

    林国霖李锡江
    67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短文听写和回溯性访谈,考察了二语词素意识水平和类型(屈折、派生和复合)对英语初学者听力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二语词素意识水平与听力理解存在显著正相关,词素意识水平高的学习者,其听力理解明显优于词素意识水平低的学习者,这是因为前者能更好地推断生词词义和识别音形不匹配的词素。就词素意识类型而言,屈折意识对初学者听力理解的贡献率最大,派生和复合意识分列其后。本文从词素知识储备、词汇记忆方式以及母语迁移影响等方面讨论了研究结果,并针对基础阶段英语词素和听力教学提出两点启示。

    二语词素意识词素意识类型听力理解英语初学者

    英语二语读后续写任务中的学习投入研究

    周楚仪杜寅寅
    690-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反思日志,考察了英语二语读后续写任务中的学习投入及其与写作表现间的关系。被试为48名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先后参加了自由写作、读后续写和对比叙作三项记叙文写作任务。结果发现:1)三项写作任务中学习者的投入情况总体较好;2)任务类型显著影响情感投入,但对认知投入和行为投入则无显著影响;3)学习投入与英语二语写作结果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学习投入越高,写作表现越好。本研究为优化读后续写的促学功效提供了有益参考。

    读后续写对比叙作学习投入写作表现

    外语教育中的形成性评价与自我调节学习

    刘建达於倩
    702-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语教育中的形成性评价与自我调节学习有着紧密的理论关联,二者已融合生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梳理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时发现,多数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展开,研究内容涉及形成性评价与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联系、双向影响、融合教学应用效果、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个性化反馈以及量表开发。本文还讨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诸多局限,如对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个性化反馈涉及的人机交互调节关注不足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形成性评价自我调节学习互动机制外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