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电与循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电与循环
心电与循环

王建安

双月刊

2095-3933

xdyxh@vip.126.com

0571-87567813,0571-87567809

310003

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

心电与循环/Journal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and Circul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心电专业学术性期刊,以普及与提高相关结合为原则,报道心电图、心脏电生理、心血管图等心电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内容,主要读者为从事心电图工作、心血管病医疗、科研和教学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更新解读

    黄敏徐劲松
    535-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管理指南》(下称新版指南)在《2017ESC ST段抬高心肌梗死管理指南》和《2020 ESC非ST段抬高ACS管理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该领域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首次针对ACS疾病谱给出了全面、系统的管理策略.本文对新版指南的重点内容更新进行逐一解读,以深入了解指南要求,指导临床实践.

    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

    美国《身体活动、心肺适能和心血管健康的临床实践声明》解读

    李雪松潘小宏
    540-543,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规律的身体活动、结构化运动训练和高水平的心肺适能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发表的《身体活动、心肺适能和心血管健康的临床实践声明》就身体活动与心肺适能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身体活动量的推荐及结构化运动训练方案的制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本文就其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身体活动心肺适能心血管健康运动处方

    女性心血管疾病现状及性别特异性危险因素分析

    汤云霞黄翯
    54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根据《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2025年至2050年》预测,预计心血管患病率将增加90.0%,粗死亡率将增加73.4%,预计2025年约为2 050万,2050年心血管死亡人数将达到3 560万,同时我国女性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在攀升.女性具有月经、妊娠、绝经等独特生理过程,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有别于男性,需得到足够重视.本文从女性心血管疾病现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性别特异性危险因素、认知不足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女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性别特异性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与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沈其锴钟磊姬晓伟谢波...
    550-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ACAG)与重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中2001年6月至2012年10月的AMI患者714例的临床资料,依据90d的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ACAG水平分为正常ACAG组和高ACAG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ACAG与28及90 d的预后关系,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ACAG与AMI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AMI患者ACAG与90 d全因死亡风险间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患者年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急性生理学评分Ⅲ、ACAG、阴离子间隙、白细胞计数、肌酐、血钾、慢性肾脏病、心脏停搏比例高于存活组患者,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长于存活组患者,白蛋白、动脉血氧分压、血红蛋白、血总钙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脂血症比例低于存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与正常ACAG组比较,高ACAG组患者28和90 d累积生存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ACAG是AMI患者28和90 d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CS表明AMI患者ACAG与90 d全因死亡风险间呈非线性趋势(P<0.05).结论 ACAG水平升高与重症AMI患者近期不良预后相关.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高血压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脑电超慢波信息变化研究

    石敏沈雁卜刚陶丹红...
    55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脑电超慢波信息(EFG)变化.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合并GAD患者为研究组,40例高血压(不伴GAD)患者为高血压组,40名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EFG检测结果[包括脑电超慢波绝对功率、脑电超慢波相对功率、全脑总功率及脑功能指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CL-90总分与EFG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高(均P<0.05),高血压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评分均较高(均P<0.05);与高血压组比较,研究组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6个因子评分均较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γ-氨基丁酸(GABA)绝对功率和谷氨酸(Glu)、GABA相对功率、血管舒缩指数均较低(均P<0.05),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绝对功率和5-HT、NE、多巴胺(DA)相对功率均较高(均P<0.05);高血压组Glu相对功率、血管舒缩指数均较低(均P<0.05),5-HT绝对功率、5-HT相对功率均较高(均P<0.05).与高血压组比较,研究组NE绝对功率、5-HT绝对功率和5-HT相对功率均较高(均P<0.05),GABA绝对功率、GABA相对功率均较低(均P<0.05).研究组5-HT相对功率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P=0.048).结论 高血压合并GAD患者存在明显的脑内神经递质失调,且5-HT相对功率与临床表现有关.

    脑电超慢波信息高血压广泛性焦虑障碍症状自评量表

    hsa_circ_0134625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及潜在调控机制研究

    陈钰丹柴佳丽姚徐馨陆浩轩...
    561-567,后插1-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hsa_circ_0134625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及潜在调控机制.方法 基于高通量测序结果筛选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回顾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宁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61例(包括冠心病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采集血液并检测比较两组对象hsa_circ_0134625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极限梯度提升树、高斯朴素贝叶斯方法构建冠心病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性能,基于沙普利加和解释(SHAP)对最优模型进行事后分析.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公共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构建circRNA-微小RNA(miRNA)-信使RNA调控网络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推测hsa_circ_0134625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潜在调控机制.结果 冠心病组hsa_circ_013462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44(1.02,1.76)比1.02(0.66,1.60),P=0.010].hsa_circ_0134625 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0R=1.720,95%CI:1.145~2.584,P=0.009).基于hsa_circ_0134625预测冠心病的AUC为0.629(0.540~0.718);而基于hsa_circ_0134625联合临床数据构建的预测模型中,以极限梯度提升树算法的预测模型综合性能最佳,分类准确度、AUC分别为0.730、0.818.SHAP分析显示该模型中hsa_circ_0134625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sa_circ_0134625与hsa-miR-515-5p、hsa-miR-646、hsa-miR-639表达有关;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叉头框转录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hsa_circ_0134625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呈高表达,有望成为预测冠心病的生物学标志物;调控网络揭示了 hsa_circ_0134625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的潜在调控机制.

    冠心病环状RNA生物标志物竞争性内源RNA

    脂蛋白a、残余胆固醇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胡斌赵文军陈光李翔...
    568-573,578,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脂蛋白a[Lp(a)]、残余胆固醇(RC)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腔内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浙江省台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并行腔内治疗的LEASO患者268例,根据1年随访期间内是否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分为狭窄组68例和对照组200例.记录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手术资料等基本数据及Lp(a)、R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B、ApoA1等血脂指标,分析以上指标与LEASO腔内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并分析各血脂指标的预测价值及诊断效能.结果 狭窄组Lp(a)、RC、TC、TG、LDL-C、TC/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L-C、ApoA1、ApoB/ApoA1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糖尿病(OR=5.078)、Lp(a)(OR=23.267)、TC/HDL-C(OR=1.065)、LDL-C/HDL-C(OR=0.915)均为腔内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Lp(a)联合RC及Lp(a)、RC的AUC为0.826、0.764、0.749,而Lp(a)联合RC较二者单独诊断的灵敏度增高,为0.897.结论 Lp(a)、RC与LEASO腔内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Lp(a)联合RC对腔内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有更好的预测价值和诊断效能.

    脂蛋白a残余胆固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脂蛋白比率支架内再狭窄

    炎症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研究

    张妤婷陈凌
    574-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炎症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AIS)早期神经损伤恢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9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29例,根据发病后2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恢复良好组83例和恢复不良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糖尿病患病率、就诊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检测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实验室指标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实验室指标与发病后2周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 恢复不良组患者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糖尿病患病率、就诊时NIHSS评分、WBC、NEU、TNF-α、IL-6水平高于恢复良好组,IL-10水平低于恢复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糖尿病、TNF-α、IL-6、IL-10均是AIS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NF-α、IL-6、IL-10三者联合检测预测AIS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AUC高于单一指标检测(均P<0.05).TNF-α、IL-6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61、0.365,P<0.05),IL-10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451,P<0.05).结论 IL-6、IL-10、TNF-α与AIS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相关.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

    葡萄糖调节蛋白78在心肌梗死后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袁航楼钶楠林玉平
    579-583,588,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心肌梗死后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12只,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只.观察组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小鼠模型.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试剂盒和马松三色染色试剂盒检测心肌纤维化区域.使用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心肌组织中GRP78、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磷酸化真核启动因子2α蛋白(p-elF2α)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相对蛋白表达量.提取心脏成纤维细胞,将心脏成纤维细胞分为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组、Ang Ⅱ组+阴性对照物(sh-NC)组、Ang Ⅱ组+抗GRP78短发夹RNA(sh-GRP78)组、Ang Ⅱ组+sh-GRP78+衣霉素(Tn)组及对照组.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评估心肌成纤维细胞活性.使用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使用WB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GRP78、p-PERK、p-eIF2α和CHOP相对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小鼠心脏组织出现明显损伤及明显纤维化,GRP78、p-PERK、p-elF2α和CHOP相对蛋白表达量较高(均P<0.001).在体外细胞模型中,与对照组比较,Ang Ⅱ组心脏成纤维细胞活性较强,迁移能力较强,Collagen Ⅰ、CollagenⅢ、α-SMA、GRP78、p-PERK、p-elF2α 和 CHOP 相对蛋白表达量较高(均 P<0.05).与 Ang Ⅱ+sh-NC 组比较,Ang Ⅱ+sh-GRP78 组细胞活性较低,迁移能力较低,Collagen Ⅰ、Collagen Ⅲ、α-SMA、GRP78、p-PERK、p-eIF2α 和 CHOP 相对蛋白表达量较低(均P<0.05).与Ang Ⅱ+sh-GRP78组比较,Ang Ⅱ+sh-GRP78+Tn组活性较强,迁移能力较强,CollagenⅠ、Collagen Ⅲ、α-SMA、GRP78、p-PERK、p-eIF2α 和 CHOP 相对蛋白表达量较高(均 P<0.05).结论 GRP78 可以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来调节心肌梗死诱导的心肌纤维化中的成纤维细胞活性、迁移能力和纤维化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葡萄糖调节蛋白78内质网应激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房颤动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金河丰明俊杜先锋郁一波...
    584-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下称房颤)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消融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47例,根据术后3个月后是否出现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导管消融手术时程.结果 单次消融手术时间为(128.6±31.4)min,X线暴露时间为7.2(4.1,12.0)min.术后出现中-大量心包积液、假性动脉瘤各1例.随访29(6,48)个月,单次消融总随访未复发率55.6%,再次消融总随访未复发率62.2%.复发组患者病程时间、手术时间长于未复发组[54个月、(139.4±23.2)min比24个月、(120.3±35.0)min],持续性房颤比例、瓣膜置换术后比例高于未复发组(85.0%、35.0%比48.0%、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阵发性房颤患者初次消融后累积未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率高于持续性房颤患者(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房颤二次消融的总有效率超60%,手术风险较低.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疾病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