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电与循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电与循环
心电与循环

王建安

双月刊

2095-3933

xdyxh@vip.126.com

0571-87567813,0571-87567809

310003

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

心电与循环/Journal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and Circul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心电专业学术性期刊,以普及与提高相关结合为原则,报道心电图、心脏电生理、心血管图等心电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内容,主要读者为从事心电图工作、心血管病医疗、科研和教学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脏淀粉样变性多学科管理决策路径专家共识》解读

    程震锋陆家葳沈丽英
    307-315,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脏淀粉样变性多学科管理决策路径专家共识》为心脏淀粉样变性的诊断与管理提供了实用的指导策略,该专家共识指出了心脏淀粉样变性诊断中存在的缺陷,并强调多学科管理在优化管理心脏淀粉样变性中的重要性.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该专家共识的重要内容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国临床医师规范化治疗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

    心脏淀粉样变性多学科管理决策路径专家共识解读

    miR-494在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沈盛晖叶建华吴相忠冯频频...
    316-322,前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494在阿霉素(DOX)诱导大鼠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大鼠H9C2细胞分为 4 组:对照组、DOX组、DOX+阴性对照(NC)模拟物组、DOX+miR-494 模拟物组;除对照组,其余 3 组均采用 5 μmol/L DOX与细胞共孵育法构建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后两组分别进行NC模拟物、miR-494模拟物转染.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494、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系物(PTEN)mRNA表达水平,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关联X蛋白(Bax)、PTEN、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94 与PTEN的相互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OX组H9C2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水平以及LDH、CK-MB含量均明显升高(均P<0.01),而细胞活力、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DOX+NC模拟物组比较,DOX+miR-494 模拟物组H9C2 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水平以及LDH、CK-MB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1),而细胞活力、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PTEN与miR-494存在结合位点;PTEN-WT的荧光素酶活性被miR-494 模拟物明显抑制(P=0.010),而PTEN-MUT的荧光素酶活性不受miR-494模拟物影响(P=0.707).与对照组比较,DOX组H9C2 细胞中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DOX+NC模拟物组比较,DOX+miR-494 模拟物组H9C2细胞中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 miR-494可能通过靶向抑制PTEN表达来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以改善DOX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阿霉素miRNA-494心肌细胞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系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异泽兰黄素对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申友奎刘飞飞王雁秋
    323-331,342,前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异泽兰黄素(EP)对脑出血(ICH)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内动物实验:将无特定病原体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EP低剂量组(5 mg/kg EP)、EP中剂量组(10 mg/kg EP)、EP高剂量组(20 mg/kg EP),每组 1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Ⅳ型胶原酶诱导ICH法构建小鼠ICH模型.检测并比较5组小鼠给药7d后改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mNSS)、水迷宫实验结果(逃避潜伏期、平台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血脑屏障通透性、脑含水量、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细胞凋亡数、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1β(IL-1β)]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关联X蛋白(Bax)、裂解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3β(GSK-3β)、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GSK-3β(p-GSK-3β)]、水通道蛋白4(AQP4)蛋白表达水平.体外细胞实验:将培养后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分别设空白组、模型组、EP低剂量组(12.5 μmol/L)、EP中剂量组(25 μmol/L)、EP高剂量组(50 μmol/L),每组设 6复孔;除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外,其余4组均加入冈田酸构建ICH神经细胞损伤模型.检测并比较4组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结构破坏明显,神经细胞坏死且大量炎性细胞浸润,mNSS评分、逃避潜伏期、血脑屏障通透性、脑含水量以及脑组织MDA、细胞凋亡数和Cleaved caspase-3、AQP4 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平台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体重以及脑组织SOD、CAT、Bcl-2/Bax、p-PI3K/PI3K、p-AMPK/AMPK、p-GSK-3β/GSK-3β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EP低、中、高剂量组脑组织结构以及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Bcl-2/Bax、p-PI3K/PI3K、p-AMPK/AMPK、p-GSK-3β/GSK-3β均明显降低(均P<0.05),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EP低、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结论 EP能减轻小鼠ICH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进而保护神经功能,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P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进而对ICH后神经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有关.

    异泽兰黄素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3β信号通路血脑屏障

    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评估左心室心肌应变在判断冠心病病情和预后中的价值

    夏花李勇韬孙俊
    332-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MR-FT)评估左心室心肌应变在判断冠心病(CHD)病情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9年1月至 2021年 5月在衢州市中医医院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HD的 77例患者为CHD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且年龄相匹配的 50 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应变参数[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RS)、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LS)、整体周向峰值应变(GPCS)].根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节段性室壁运动(SWM)异常组23例和SWM正常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参数和心肌应变参数;进一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HD患者心肌应变参数与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根据2年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判定预后不良14例和预后良好6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CHD组患者LVEDV、LVESV、GLS、GPCS、GPLS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LVEF、GPRS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SWM异常组LVEDV、LVESV、GLS、GPCS、GPLS均高于SWM正常组(均P<0.05),而LVEF、GPRS均低于SWM正常组(均P<0.05).CHD患者GPRS与LVEDV、LVESV均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GLS、GPCS、GPLS与LVEDV、LVESV均呈正相关,与LVEF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年龄(OR=5.582)、LVEF(OR=0.128)、GLS(OR=5.198)、GPRS(OR=0.180)、GPCS(OR=9.930)、GPLS(OR=8.328)均是CH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基于CMR-FT评估CHD左心室心肌应变具备可行性,心肌应变参数GLS、GPRS、GPCS、GPLS在评估CHD患者病情及预后方面均有一定价值.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冠心病心肌应变预后

    伴自杀意念青年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脑血流灌注特征及临床意义

    徐顺徭夏王斌金辉
    338-342,前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伴自杀意念青年双相障碍(BD)Ⅱ型患者脑血流灌注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84例伴自杀意念青年BDⅡ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7~40岁.根据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绝望、乐观和睡眠等3个因子总分结果分为有自杀意念(≥12分)组40例、无自杀意念(<12分)组44例;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MRI检测静息时脑血流量(CBF),比较3组研究对象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SIOSS评分以及局部CBF,分析脑血流灌注差异脑区CBF与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有自杀意念组、无自杀意念组MoCA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有自杀意念组低于无自杀意念组(P<0.05).有自杀意念组、无自杀意念组HAMA、HAMD24 和SIO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有自杀意念组均高于无自杀意念组(均P<0.05).有自杀意念组左侧壳核、左侧前扣带皮质和左侧颞上回区域CBF均明显高于无自杀意念组、对照组(均P<0.05),右侧后扣带回、右颞下回区域CBF均低于无自杀意念组(均P<0.05).左侧壳核、左侧颞上回和右颞下回CBF与MoCA、HAMA、HAMD24、SIOSS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左侧前扣带皮质、右侧后扣带回CBF与MoCA、HAMA、HAMD24、SIOSS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伴自杀意念青年BDⅡ型患者脑部左侧壳核、左侧前扣带皮质和左侧颞上回区域CBF升高,而右侧后扣带回、右颞下回区域CBF明显降低,且与认知功能、焦虑症状、抑郁症状以及自杀意念相关.

    双相障碍Ⅱ型脑血流灌注认知功能自杀意念焦虑抑郁

    脂蛋白(a)中度升高患者罹患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郑文渊曹嘉添崔翰斌
    343-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脂蛋白(a)[Lp(a)]中度升高患者罹患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84例Lp(a)中度升高(在 550~650 mg/L范围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98例,非冠心病组18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p(a)升高患者罹患冠心病的影响因素;采用Gensini评分评估冠心病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采用有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p(a)升高的冠心病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冠心病组年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男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比例均高于非冠心病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po)E均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OR=0.338)、年龄(OR=1.041)、高血压(OR=1.817)、高脂血症(OR=2.28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OR=1.231)、ApoE(OR=0.972)、糖化血红蛋白(OR=1.879)均是Lp(a)升高患者罹患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冠心病患者高Gensini评分100例,中Gensini评分100例,低Gensini评分98例.高血压(OR=0.573)、ApoA1(OR=3.209)均是Lp(a)升高的冠心病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ApoE、糖化血红蛋白均是Lp(a)中度升高患者罹患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而高血压、ApoA1是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脂蛋白(a)冠心病血脂异常影响因素

    STEMI患者行急诊PCI和肢体远隔缺血适应后血清SDF-1α变化及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

    蒋梦邢玉龙陈鑫王文彬...
    349-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肢体远隔缺血适应(RIC)后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变化及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行急诊PCI的7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PCI+RIC(RIC组)37例,仅行PCI(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DF-1α浓度、术后3d及1年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校正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CTFC);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术后即刻血清SDF-1α浓度与术后1年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血清SDF-1α浓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且RIC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IC组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RIC组术后3d的LVEF高于对照组(P=0.038),但术后3d的LVEDd、LVEDV、LVESV及术后1年LVEF、LVEDd、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即刻血清SDF-1α浓度与术后1年LVEDd、LVEDV、LVESV均呈负相关(r=-0.338、-0.296、-0.314,均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PCI和RIC后血清SDF-1α浓度明显升高,且与心室重构改善有关.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远隔缺血适应心室重构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DSA指导下极简式经皮植入WATCHMAN FLX左心耳封堵器的效果观察

    费晓红孙一钧王彬浩傅国华...
    354-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指导下极简式经皮植入WATCHMAN FLX左心耳封堵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DSA指导下极简式经皮植入WATCHMAN FLX左心耳封堵器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下称房颤)患者 15 例,记录手术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41.3±10.3)、(7.7±2.4)min.术中DSA检查提示左心耳口部直径最大值为(24.0±4.5)mm,左心耳深度最大值为(27.4±5.4)mm.14例患者封堵器一次性成功释放,未出现封堵器尺寸调整情况,封堵器尺寸(28.5±5.2)mm.封堵后DSA显示左心耳完全封堵,未见明显残余分流.围术期均未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大出血事件、心包积液等并发症;1例(6.7%)患者出现穿刺点淤斑,1周后自行吸收.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复查均未发现封堵器表面血栓,3 例(20.0%)患者存在<3 mm残余分流.随访 310(163,631)d,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血栓栓塞事件、大出血事件.结论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DSA指导下极简式经皮植入WATCHMAN FLX左心耳封堵器是安全可行的.

    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极简式WATCHMANFLX封堵器

    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

    徐欢欢陈克龙黎斌支海鸯...
    358-361,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19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62例,认知正常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HDL-C、Hcy、CysC对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预测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这些实验室指标与CSVD认知障碍患者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认知障碍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以及Hcy、CysC水平均高于认知正常组,HDL-C、白蛋白水平均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OR=4.221)、糖尿病(OR=3.059)、HDL-C(OR=0.070)、Hcy(OR=1.176)、CysC(OR=1.178)均是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HDL-C、Hcy、CysC预测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AUC分别为0.723、0.807、0.799.HDL-C与CSVD认知障碍患者MoCA评分呈正相关(r=0.362,P=0.004),而Hcy、CysC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r=-0.410、-0.394,均P<0.01).结论 HDL-C、Hcy、CysC与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关系密切,可为认知障碍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

    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

    孔敏刚杨道玲陈傅华陈静婉...
    362-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至 2021年 7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接受PCI且随访至2022年8月的心肌梗死患者86例,根据随访结果是否发生MACE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环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面积应变(GA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3D-STI参数与MACE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GLS、GCS、GRS、GAS、LVEF参数预测MACE发生的AUC值、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发生MACE(观察组)18例.观察组术前GLS、GCS、GRS、GAS绝对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 1、6、12个月的GLS、GCS、GRS、GAS、LVEF绝对值值逐渐增高,且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LS、GCS、GRS、GAS、LVEF与MACE均呈负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3D-STI联合参数预测MACE的预测效能高于单一指标预测,AUC值 0.944,灵敏度 0.889,特异度0.897.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3D-STI检测有助于预测术后MACE.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左心室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