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院
广东省医院协会
现代医院

广东省医院协会

梁若柽

月刊

1671-332X

xxddy@163.com

020-83310901,83310902

510180

广州市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一

现代医院/Journal Modern Hospital
查看更多>>本刊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反映医学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报道医院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创新和发展,聚焦医疗卫生改革的前沿态势和研究热点,把握带有挑战性的"齐放"和"争鸣",增进海内外医院相关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具有改革的前列意识以及广东医疗卫生行业理念、经验的开拓创新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下的采管分离体系建设与实践

    闵登梅李靖雯邓智丽李洪伟...
    1749-1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州某三甲综合医院为例,论述该医院基于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规范公立医院采购管理、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实现采购项目绩效的目标为导向,从内部制度建设、权责分工、风险防控等多维度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推动采购全流程各个环节职责分工清晰,责任主体明确,采管沟通顺畅,采购绩效显著提高,为公立医疗机构采管分离体系建设提供具备实操意义的方案与措施,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公立医疗机构采管分离体系采购管理采购绩效采购风险

    某传染病医院超长住院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王永红柏广浩纪娇
    1753-1756,1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某传染病医院住院时间超长患者的特点,制定对应政策,达到有效控制患者住院时间,从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方法 从医院病案管理系统中调取2023年全年医院所有出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疾病名称、出院科室、住院时间等信息,利用EXCEL、SPSS等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长住院患者中男性占比远高于女性;超长住院患者的产生考虑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超长住院患者占比越高;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患者占绝大多数,自费医疗只占一小部分;超长住院的患者疾病集中在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占半数以上。控制超长住院时间有利于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结论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强对重点科室和疾病的患者管理,加强医患沟通,充分告知,减少医疗纠纷,重视信息化建设,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是控制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有效途径。

    超长住院日统计分析整改措施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行政后勤绩效考核探讨

    张爱萍
    1757-1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新形势下医疗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满足辖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是当前公立医院中心工作任务。行政后勤科室是医院不可或缺的部分,做好行政后勤科室的绩效考核,对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行政后勤科室工作内容、任务、强度、责任轻重差别较大,难以量化,公立医院行政后勤绩效考核,一直是公立医院的难点、堵点。本文以佛山市某综合公立医院行政后勤岗位的考核为例,通过绩效考核明确服务内容和岗位责任,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激发行政后勤人员主人翁精神和工作热情,以临床为轴心,全面促进医院行政后勤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行政后勤绩效考核探讨

    病案首页智能辅助编码技术应用探析

    张君莹谢培亮张敏
    1761-1763,1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设计病案首页ICD智能辅助编码应用系统,通过病案信息数据采集,实现病案首页ICD编码智能审核与录入,提高首页编码审核与录入的准确性与效率。方法 构建病案首页编码规则库,跨系统获取临床信息,通过编码智能分析,模拟人工编码审核与录入操作步骤,在编码审核与录入中引入智能系统;采用编码员手动编码、智能编码系统编码、人机协同编码三种编码方式,对肿瘤疾病进行编码审核与录入对比分析。结果 相比于传统人工编码审核与录入模式,病案首页ICD智能编码系统在保证编码准确性及完整性的基础上,提升了病案首页编码审核及录入效率。智能编码系统在编码效率方面优势突出,人机协同编码在编码准确性与效率方面相对于人工手动编码有较好的提升。结论 在病案首页编码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病案首页ICD智能辅助编码审核系统;系统自动化审核与录入,可以有效提升病案首页编码审核与录入的准确性;采用人机互动编码模式,在提升编码审核与录入效率的同时,编码的准确性也有所提升。

    病案首页人工智能ICD肿瘤

    北京中医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现状浅析

    戚淼杰陈柯羽刘中勋
    1764-1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中医医院互联网诊疗运营服务情况,为更好地发展互联网中医院提供借鉴参考。方法 后台获取2022年1月1日一2023年2月北京中医医院互联网诊疗的挂号情况、服务量、医患信息、支付项目等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开展分析。结果 视频诊疗的使用量为44 186人次,图文咨询为3 231人次,退号率分别为28。3%和13。0%。视频诊疗中副高职称及以上医生的人数和总服务量占比分别为66%和75。4%,心身医学科、皮肤科、肿瘤科、消化科、呼吸科、儿科、妇科、肾病科等科室的服务量相对更高,在线开具中草药的患者人次明显高于西药和中成药。结论 互联网诊疗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在线医疗需求,但整体应用水平有限且缺乏中医特色,与线下医疗衔接程度不高。应通过强化宣教、优化功能和服务、深度应用数据和发展优质专病门诊等手段来促进互联网中医院的发展。

    北京中医医院互联网诊疗运行现状

    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在医院运营中的应用

    谭明华
    1769-1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在提升医院诊疗效率、诊疗能力、诊疗服务数量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云HIS及双SAAS系统在医院进行部署,以全病程管理、家庭医生管理、互联网问诊、双医联动为核心产品打通线上线下医疗流程闭环,同时对标不同诊疗模式下患者的就医时间、复诊率等核心指标。结果 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及其下属多个产品能极大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升科室复诊率。结论 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可通过多维度促进患者就诊,优化复诊流程,关注患者体验,最终提高医院复诊率及患者粘度,是一种可提升医院诊疗效率、诊疗能力、诊疗服务量的新模式。

    线上线下一体化医院运营家庭医生患者体验O2O模式

    网络直播应用于健康知识科普的优势及策略研究

    赵莞王婧张光子
    1773-1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设"健康中国"、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背景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无可替代的健康知识科普主力军,许多医务人员已尝试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开展科普工作。以直播形式进行健康科普教育具有即时、交互、丰富传播内容、提供情感陪伴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掘直播的优势,提高科普效果,医务人员需要做好信息传播把关人,并通过分析受众需要、修炼直播技巧、建立反馈机制、借力大型平台资源等方式提高科普知识传播效能,助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直播健康科普健康中国医务人员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家庭抗逆力生成机制质性研究

    张小菊朱俞岚闫鹏飞
    1776-1779,1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动态系统中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家庭抗逆力的生成机制,为制定提升家庭抗逆力水平的干预措施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主要照料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为损伤事件对家庭的巨大冲击、家庭对于损伤事件的积极应对、损伤性事件给家庭带来的隐痛。结论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家庭总体抗逆力水平较高,但还需重视损伤事件给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巩固家庭损伤应对的积极成果,促进家庭功能恢复与提升。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家庭抗逆力康复治疗质性研究

    2019-2023年会昌县某三级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特征分析

    周煜陈晶赖丽华
    1780-1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会昌县某三级医院2019-2023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特征,为本区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与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法,从会昌县人民医院病案管理信息系统调取收集2019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病案信息,对病种、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床使用率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消化内科出院人数3 754人,其中2019年734人(占19。55%),2020年749人(占19。95%),2021年823人(占21。92%),2022年665人(占17。71%),2023年783人(占20。86%)。2019-2023年消化内科住院病例前3位分别为胃炎和十二指肠炎(占21。63%)、肝纤维化和肝硬变(占14。81%)、消化系统的其他疾病(占9。80%)。胃炎和十二指肠炎、消化系统的其他疾病在2019-2023年间发病率呈总体下降趋势(J-T=7。249,2。195,均P<0。05);肝纤维化和肝硬变、胃和十二指肠的其他疾病、部位未特指的消化性溃疡在2019-2023年间发病率呈总体上升趋势(J-T=-3。863,-5。916,-4。394,均P<0。05)。总体男性患者占比更高(2 135人,占56。87%),男性与女性消化系统疾病排序顺位前3的病种一致,均为胃炎和十二指肠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变、消化系统的其他疾病。≥60岁的老年患者居多(2 133人,占56。82%),不同年龄段患者均以胃炎和十二指肠炎为发病率最高,但≥60岁患者还显示肝纤维化和肝硬变发病率较高(占17。53%)。2019-2023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呈下降趋势(J-T=18。453,P<0。001);病床使用率在2019-2023年呈增高趋势(J-T=35。271,P<0。001)。结论 会昌县某三级医院2019-2023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以胃炎和十二指肠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变、消化系统的其他疾病为主,部分疾病发病率存在变化;男性居多,老年患者居多,患者总体住院时间呈下降趋势。医院可根据疾病构成特征进行针对性宣教、防治,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消化系统疾病防控管理,减轻医疗负担。

    消化内科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特征

    呼吸道感染患儿监护人线上结合线下健康教育效果评估——以汕尾市某综合三甲医院为例

    林雨生张旭东张双玲陈霞...
    1786-1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学龄前呼吸道感染患儿监护人的知信行现状,并探究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儿科169名住院患儿的监护人,对其实施线上结合线下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并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监护人在呼吸道感染防控方面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数据,分析干预前后知信行得分的差异及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结果 干预前,69。8%的监护人知识得分达到了合格标准,显示出监护人对呼吸道感染的认知度有限。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患儿监护人知识得分合格率达到94。1%,呼吸道感染知识、态度、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均有提升,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示,不同年龄的监护人干预前后的知识得分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提升了监护人对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防控的认知度、态度和行为,对降低呼吸道疾病感染率和促进儿童健康具有关键作用。

    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监护人知信行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