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药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姜瑜

半月刊

1009-5519

xdyyws@vip.126.com

023-63853583;63621701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现代医药卫生/Journal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查看更多>>本刊是是经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社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半月刊)。本刊知识涉及面广,临床实用性强,适用于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活络骨康丸联合肘下石膏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研究

    韩克赵家邦许少刚黄万新...
    1134-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活络骨康丸联合肘下石膏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碳酸钙D3+肘下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行活络骨康丸+肘下石膏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影像学指标、骨密度、疼痛程度、肿胀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度数和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掌偏角度数有明显减低,尺偏角度数及桡骨高度均有明显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大粗隆、股骨颈、Ward三角的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部位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肿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6周VAS评分及肿胀值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络骨康丸联合肘下石膏固定可有效减轻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疼痛及肿胀,并改善骨密度,提升康复效果。

    活络骨康丸肘下石膏碳酸钙D3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老年人

    单孔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血管球1例及国内外文献复习

    唐锦杨婧杨钧淞魏寿江...
    1139-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23年4月收治的1例罕见疾病[胃血管球瘤(GGT)]患者。该例患者术前临床诊断为胃间质瘤,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GGT,经单孔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后痊愈出院。GGT术前难以确诊,且易误诊为胃间质瘤,手术切除肿瘤是其唯一治疗方法。该文深入探讨GGT的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特征、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便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信息。

    单孔腹腔镜内镜胃血管球瘤文献复习

    3D-TAS联合3D-TVS检查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郝永和赵丽徐晨
    1143-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经腹部三维超声(3D-TAS)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检查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患者早期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CSP者135例,均接受3D-TAS、3D-TVS检查,以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分析3D-TAS、3D-TVS单独及联合检查在CSP者早期诊断和分型中的价值。结果 135例疑似CSP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CSP 100例(74。07%),非CSP 35例(25。93%)。且3D-TAS与3D-TVS联合检查诊断早期CSP的敏感度、准确率均明显高于3D-TAS、3D-TVS单独检查,而漏诊率、阴性预测值均明显低于3D-TAS、3D-TVS单独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证实,100例CSP患者中Ⅰ型25例、Ⅱ型57例、Ⅲ型18例;3D-TAS、3D-TVS联合检查分型结果:Ⅰ型18例、Ⅱ型45例、Ⅲ型17例,分型检出率为80。00%(80/100),与病理结果CSP分型一致性检验较好(Kappa值为0。769,95%可信区间0。598~0。881,P<0。001)。结论 3D-TAS、3D-TVS联合检查对CSP患者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并能为CSP分型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故可作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筛查CSP的首选方式。

    经阴道三维超声经腹部三维超声瘢痕妊娠剖宫产术诊断分型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结合代谢当量的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燕熊静静马玉苗
    1147-1150,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结合代谢当量的康复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实施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结合代谢当量的康复护理,对照组(63例)实施常规护理,两组均持续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29。28±9。60)、(82。89±7。12)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40。43±10。22)、(90。22±7。60)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的心理、躯体、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维度评分分别为(72。78±6。21)、(71。79±6。22)、(74。79±6。85)、(74。76±6。70)分,均 高于对照组的[(64。68±5。71)、(62。69±5。77)、(65。68±6。37)、(64。68±6。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96。83%(61/63)]高于对照组[84。13%(5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96。83%(61/63)]高于对照组[85。71%(5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83%(61/63)]高于对照组[87。30%(5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结合代谢当量的康复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提高其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高血压康复护理动机行为转化代谢当量血压水平生活质量

    阶梯式心理护理联合早期活动对胃癌手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葛岩张婷刘洁
    1151-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阶梯式心理护理联合早期活动对胃癌手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于该院进行胃癌手术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阶梯式心理护理联合早期活动。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应激状态、心理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HR、SBP、DB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较对照组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各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手术患者采取阶梯式心理护理联合早期活动,能够加快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效降低术中的应激水平,并改善其心理健康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胃癌手术阶梯式心理护理早期活动心理健康胃肠功能恢复生活质量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31例临床特点分析

    范鹏马韶薇
    1155-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水通道蛋白4-免疫球蛋白G(AQP4-IgG)阳性与AQP4-IgG阴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在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 收集就诊于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NMOSD 3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AQP4-IgG结果分为AQP4-IgG阳性组(23例)和AQP4-IgG阴性组(8例)。结果 两组患者均是女性居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起病前有无诱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4-IgG阳性组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高于AQP4-Ig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OSD患者中女性居多,AQP4-IgG阳性患者居多,AQP4-IgG阳性组与阴性组在性别分布方面均是女性居多,AQP4-IgG阳性NMOSD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均高于AQP4-IgG阴性NMOSD患者,两组在起病前有无诱因、性别分布方面均无差异。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水通道蛋白4-免疫球蛋白G临床特点

    原发纵隔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何海涛王启赵婕张海溪...
    1159-1161,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纵隔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男,26岁反复胸痛3个月,影像学检查提示纵隔巨大占位,于外科行纵隔占位活检,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提示:CD20(-)、CD19(+)、PAX-5(+)、CD3(-)、CD5(-)、CD10(-)、TdT(-)、MUM1(+)、CD30(个别+)、Ki-67(约60%+)、BCL-2(+)、C-MYC(10%~20%)。诊断为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予以多疗程联合化疗后,疗效欠佳,病情进展,失访。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侵袭性强,诊治难度大,预后差。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20阴性纵隔淋巴瘤文献复习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康复措施

    张永丽
    1162-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CI)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康复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6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及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SCI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应用价值。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运动功能区损伤、脑疝、康复治疗介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50岁、GCS评分3~5分、运动功能区损伤、脑疝、意识障碍时间>10 d均为SCI患者术后发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康复治疗介入时间≤30 d为SCI患者术后发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干预后,8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明显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轻度、中度、重度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50岁、GCS评分3~5分、运动功能区损伤、脑疝、意识障碍时间>10 d均为SCI患者术后发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术后应尽早采取康复措施,有利于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重型颅脑损伤肢体运动功能危险因素康复措施

    自我管理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复诊依从性的影响

    王景萱刘玲玲李冬冬
    1167-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复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44例)与参照组(43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 自我管理导向的5A护理模式,均持续干预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复诊依从性、知识掌握度、术后恢复情况(视力、眼压、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活质量[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表(SQOL-DVI)]、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焦虑抑郁情绪[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结果 观察组复诊依从率[100。00%(44/44)]高于参照组[86。05%(3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0,P=0。032);观察组用药、正确用眼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复发率[2。27%(1/44)]低于参照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7,P=0。03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55%(2/44)]低于参照组[23。26%(1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3,P=0。011);观察组护理后视力、眼压改善程度均大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AHSMSRS、ESCA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SQOL-DVI、BAI、BD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导向的5A护理模式可提高青光眼患者术后 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复诊依从性。

    自我管理导向的5A护理模式青光眼自我护理能力复诊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朱梦真张虹
    1172-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确定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危险因素的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含18个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疼痛、个人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抑郁为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OR=2。74、1。80、1。81、1。83、1。30,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用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防止恐动症的发生。

    膝关节置换术恐动症危险因素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