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药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姜瑜

半月刊

1009-5519

xdyyws@vip.126.com

023-63853583;63621701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现代医药卫生/Journal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查看更多>>本刊是是经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社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半月刊)。本刊知识涉及面广,临床实用性强,适用于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干预模式对心律失常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郭瑞柴奇李树瑞
    1581-1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干预模式对心律失常患者健康行为、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 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干预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用药依从性[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6WM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护理满意度、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SCA)]、预后。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GSES、ESCA、HPLPⅡ、MMAS-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LVEF、6MW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71%(67/70)]高于对照组[74。29%(5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2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健康行为,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提升患者自护能力、用药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延续干预模式心律失常健康行为自护能力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足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李萍陈少婷高喜曾莹莹...
    1584-1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足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科收治的45例糖尿病足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患者,其中21例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患者配合一般护理模式作为普通护理组;另24例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患者配合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作为联合护理组。通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水平、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情况等观察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溃疡愈合百分比及视觉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溃疡愈合百分比及视觉疼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在饮食控制、日常运动、血糖监测、用药、足部护理、吸烟及总分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足部护理、吸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饮食控制、日常运动、血糖监测、用药及总分上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在治疗、社会关系、心理/精神、生理及总分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各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疗效,有效提高了患者血糖管理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糖尿病足胫骨横向骨搬移

    创新能力培养导向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研究

    张天鹏喻芳君卢丹逸王帅...
    1589-1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需要把创新教育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发挥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实用性强的课程。该文根据问卷调查和课程特点,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互动式教学、及时引入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及结合验证性和创新性实验等方面,探讨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旨在探索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卫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徐银兰陈路路刘冬梁海燕...
    1593-1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卫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法 选取该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1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撞击法组(90名)检测空气中β-溶血性链球菌和自然沉降法组(50名)检测公共场所细菌情况进行卫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撞击法组对教学满意程度(92。2%)高于自然沉降法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撞击法组学生认为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84。4%)高于 自然沉降法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网络平台雨课堂、慕课分享教学视频,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改革方式,获得良好的反馈和效果。

    卫生微生物学实验改革综合创新

    DRGs付费模式下医院住院药品费用的情况研究

    梁膑天杨省林乐珍李雪玲...
    1596-1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改革下,分析住院患者药品费用情况,了解DRGs付费对医院住院患者用药影响。方法 通过信息系统提取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DRGs付费前(2020年)及实施DRGs付费后(2021-2022年)各科室住院患者各项药品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实施DRGs付费前后住院患者国家基本药物、辅助用药、抗菌药物、西药、中成药、草药等药品使用金额情况,住院人均药品金额使用情况、各科室住院人均费用情况、各科室住院人均药品金额使用情况,住院用药金额排名前10位品种及金额变化,以及住院疾病病种排名前10位及费用变化。结果 实施DRGs付费改革后,人均住院药品金额、人均辅助用药金额、人均抗菌药物金额、人均西药金额、人均中成药金额逐年下降,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药品逐年下降,辅助用药、中成药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国家基本药物、西药、草药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院大部分科室住院人次均费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排名前10位疾病病种基本一致,且人均药品费用也均有所下降。结论 实行DRGs付费模式后,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增长,能够合理控制住院患者药品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让广大参保患者从DRGs付费改革中获益。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住院药品费用人次均费用人次均药品费用

    反复胎盘植入患者产后大出血给予介入栓塞治疗1例

    张世燕刘莉萍杨莉芹宣荣荣...
    1601-1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10月12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1例反复胎盘植入产后大出血均予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其于2014年足月顺产一女婴,当时因胎盘植入引起产后大出血,予输血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2019年再次妊娠,孕期及产前B超检查均未提示胎盘植入。于2019年10月12日顺产一女婴后出现产后大出血,胎盘不能自娩,探查发现宫腔子宫前壁有约直径7 cm胎盘与宫壁肌层不能分离,考虑胎盘植入,予原位保留。结合患者拒绝切除子宫、强烈要求保守治疗的意愿再次给予介入栓塞治疗,术中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髂内动脉栓塞术、髂外动脉的子宫动脉分支栓塞术联合股总动脉的子宫动脉分支栓塞术,并给予其他对症治疗,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未发生晚期产后出血及感染,双下肢活动良好。但至产后3个月胎盘仍未能自行排出,行宫腔镜手术,电切除机化组织,手术经过顺利。产后6个月患者月经恢复。

    胎盘植入复发性产后出血介入栓塞病例报告

    特应性皮炎并发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1例

    欧灏天邹子龙万相宏米雪松...
    1604-1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AU)是一种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受损,大多数AU是特发性的,也有低于20%的AU与全身性疾病相关,由于其病因不明确,极易误诊和漏诊。该院收治1例54岁中年男性特应性皮炎并发AU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

    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特应性皮炎免疫紊乱病例报告

    血液净化技术联用硫代硫酸钠抢救重症沙葛籽中毒1例

    彭志允李烽辉王颖菁林辉文...
    1607-1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院收治1例误用沙葛籽煲汤,大量进食后出现中毒的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及顽固性高乳酸血症,合并肺部感染及脓毒症休克。经血液净化联合持续静脉泵注硫代硫酸钠及抗感染等抢救措施后救治成功。总结取得较好疗效可能原因是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联合使用血液灌流及持续血液滤过,并且持续泵注硫代硫酸钠纠正细胞内呼吸抑制、改善微循环及炎症反应,为诊治该类患者提供借鉴。

    血液净化硫代硫酸钠中毒沙葛籽鱼藤酮病例报告

    多重障碍儿童康复的个案研究

    杨凯贺花兰
    1610-1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8月该院对1例多重障碍儿童进行了行为异常矫治及语言训练,探究了训练方法的有效性。康复训练过程分为2个周期:第1周期为期1个月;第2周期为期半年余。2个周期的训练呈递增关系。在行为问题方面,第1周期解决了患儿的"攻击性"行为问题;第2周期患儿习得简单的社会准则"使用礼貌用语"。在语言问题方面,第1周期解决了患儿发声问题;第2周期患儿言语清晰度得到了提升。通过对患儿2个周期的训练,在行为及语言方面均有所提升,为今后应对类似状况提供了康复经验。

    多重障碍儿童康复个案研究病例报告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导致重症免疫相关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1例

    荆科郭阳白丽娜周越塑...
    1613-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院收治1例晚期肺腺癌合并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出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后收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多种抗生素疗效不佳,经肿瘤科会诊后考虑为免疫相关性肺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炎明显好转。近年来,随着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晚期肿瘤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免疫相关肺炎也越来越多见。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乃至危及生命。急诊及重症医学科医生在对急性呼吸衰竭的诊疗过程中应在常见肺部感染、气道病变、心血管病变等鉴别诊断同时考虑此类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的可能,从而避免漏、误诊。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免疫相关肺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合并症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