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消费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消费经济
消费经济

尹世杰

双月刊

1007-5682

xfjj1985@126.com

0731-88644080

410081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36号(湖南师大校内)

消费经济/Journal Consumer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研究消费理论 指导生产经营 提供消费信息 引导居民消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王裕国杨继瑞臧旭恒柳思维...
    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消费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顺应新发展阶段居民消费发展的新特征,推动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促进供给与需求匹配;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发展新质消费、现代服务消费,特别是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商旅文体消费,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强化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应对少子化、老龄化,发展生育友好型消费和银发消费;改革分配机制,提升居民劳动报酬和财产性收入,增强中低收人群体的消费能力;改善劳动者、企业家、投资者和消费者心理预期,激发社会内生动力;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总量、优化结构、促进均等化,强化经济政策的惠民生效果.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着力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才能统筹发展与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生活品质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供给与引领创造新需求

    方恬周文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筹内需扩大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新质生产力以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为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的深化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在供给侧,新质生产力能有效实现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以及供给结构优化,在需求侧,新质生产力从消费动力、消费对象和消费主体角度创造引领新需求,打造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对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供给与引领创造新需求,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扩大内需高质量供给供需平衡科技创新

    中国家庭高端品消费的"挤出效应"

    周先波陈志濠陶颖
    3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规划强调"全面促进消费,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高端品消费是居民消费升级的一种体现,对其特征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2019年微观调查数据,研究高端品消费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工具变量估计表明,高端品消费对家庭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且对农村、西部省份、低消费地区、教育程度低等劣势群体家庭消费的"挤出效应"更强.虽然高端品消费对总消费有同期"挤出效应",但往期高端品消费对本期的总消费具有"促进效应".联立模型估计显示,高端品消费和家庭消费之间具有双向"挤出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升级、强化高端消费引领作用等具有政策启示.

    高端消费品家庭消费升级消费结构高品质消费消费质量

    工业智能化如何影响居民消费?

    石晓婧
    4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国争相推动工业智能化的发展,这将为经济和社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与现有文献关注劳动市场和企业行为不同,文章利用微观调查数据从消费端分析工业智能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会显著扩大居民的消费支出.高技能、正规就业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劳动力家庭消费支出受到的正向影响相对更大.此外,工业机器人应用程度的加深会使居民的发展型消费和享乐型消费支出增加更多,从而优化消费结构.更进一步地,文章从居民的就业、工资收入情况以及商品生产角度展开,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总体上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更高水平的工资收入,并且促使企业提高商品质量,从而有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研究结论对促进机器人发展和应用生态的培育,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智能化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科技革命劳动市场

    社会保障安全网何以提升家庭消费?

    彭千芮黄序阳
    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将中国278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数据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2019年微观家庭数据相匹配,从覆盖度、密集度和水平度三个维度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社会保障安全网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会保障安全网能够显著提升家庭总消费,尤其对家庭发展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2)社会保障安全网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规模、不同个体收入以及不同工作性质中存在显著异质性.(3)从个人层面而言,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完善显著减少了家庭预防性储蓄、增加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提高消费水平.(4)从地区层面而言,社会保障安全网通过优化消费环境、降低医疗价格释放家庭消费潜力.

    社会保障安全网家庭消费结构人力资本积累预防性储蓄消费环境

    空气污染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来自城镇住户调查的微观证据

    吴秀琴颜宇
    7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气污染对居民经济活动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10-2014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使用空气流动系数作为空气污染的工具变量,考察了空气污染对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2SLS估计结果表明,PM2.5季均值每增加1%(1微克/立方米),会导致家庭季度总消费平均下降1.312%(312.776元).该结论在替换消费指标、改变模型设定、调整回归样本等条件下依旧稳健.机制检验表明,空气污染通过收入效应、规避行为以及医疗支出挤出效应影响居民消费.进一步讨论发现,在面临外部环境冲击时,家庭对于各项分类消费支出的偏好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不仅为环境治理的成本收益判断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全面促进消费提供了现实思路.

    空气污染居民消费空气流动系数PM2.5家庭总消费

    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

    万建香汪亮
    8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于新发展格局和数字乡村的时代背景,深入挖掘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加速推动农村家庭消费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20年数字乡村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了消费总量提升和消费结构优化,从而实现农村家庭消费升级.(2)数字乡村发展通过人力资本赋能效应和数字金融赋能效应,同步提升消费主体动力和消费客体水平,加速农村家庭消费升级.(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对女性、青年户主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基础设施数字化和乡村经济数字化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最大.(4)数字乡村发展对较高学历户主家庭的消费升级的正向作用更大,凸显基础型人力资本的"内部增益效应".(5)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遵循"基础生存—发展享乐"的递进规律,即使处于不同消费水平,数字乡村发展的消费升级作用依旧显著.因此,要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乡村红利强化农村家庭消费升级动力,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乡村消费升级人力资本消费主体消费客体

    2024年重点选题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