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稀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稀土
稀土

杨占峰

双月刊

1004-0277

xtbjb@brire.com

0472-5179380

014030

内蒙古包头市稀土开发区黄河大街36号

稀土/Journal Chinese Rare Earth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杂志为中国稀土学会会刊,是一份以反映我国稀土提取和应用科学为特点的综合性科技刊物,内容包括稀土地质、采选、冶金提取以及稀土在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永磁材料、玻璃陶瓷、轻工、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白云鄂博主矿和东矿中重稀土分布特征研究

    魏威杨占峰王其伟秦玉芳...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采集白云鄂博主矿和东矿具有代表性矿石样品和东矿深部岩芯样品,对样品进行中重稀土含量分析,利用偏光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仪(EDS)和矿物自动识别系统等研究不同矿物、矿石中中重稀土的分布特征.同时,通过东矿深部大量岩芯分析数据,对中重稀土、稀土总量和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矿中重稀土含量最高的矿岩为霓石型铌稀土铁矿石(0.189%)和萤石型铌稀土铁矿石(0.175%);东矿中重稀土含量最高的矿岩为霓石型铌稀土矿石(0.204%)和霓石型铌稀土铁矿石(0.179%).中重稀土在矿物中的分布率大小为:氟碳铈矿(43.69%)>独居石(38.63%)>其他稀土矿物.白云鄂博中重稀土配分虽然较低,但由于总稀土品位高和总储量巨大,中重稀土资源量潜力大,应加强对白云鄂博中重稀土的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该研究结果为今后实现精准采矿、精细选冶、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充分发掘白云鄂博中重稀土资源潜在价值起到积极作用.

    白云鄂博中重稀土分布特征氟碳铈矿独居石

    寡聚芳酰胺萃取剂分离钍和镧系离子的研究

    杨永安王英伍许肖云敬安兵...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镧锕系金属离子具有极其相近的物理化学性质,其分离是核燃料循环后段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世界性的挑战,因此,找寻新型高效分离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实现镧锕系金属离子高效分离,选用了液-液萃取方法,考察了萃取剂1(寡聚芳酰胺五聚体)、2(寡聚芳酰胺三聚体)、3(寡聚芳酰胺二聚体)对La3+、Ce3+、Pr3+、Nd3+、Sm3+、Gd3+、Yb3+、Lu3+、Th4+的萃取能力和影响因素,探讨了萃取剂1的萃取性能以及反萃取能力.结果显示,在选取的9种金属离子中,萃取剂1、2、3对Th4+的萃取率最高,分别为88.6%、56.4%和44.1%,而对8种镧系金属离子的萃取率均较低且相差不大.萃取剂1对Th4+与8种镧系金属离子的分离因子(SF)中,最大的是SFTh/Sm,最小的是SFTh/Lu,均值为21.9,具备把Th4+从这9种金属离子中高效分离出来的能力,而萃取剂2和3不具备.萃取剂的配位基数量与其萃取能力成正比,且Th4+所受影响最大,金属离子性质也影响着其萃取性能.随着pH值增加,萃取剂1对Th4+的萃取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萃取剂1和Th4+的萃取饱和容量为0.105 g·L-1,络合比为1∶1.在盐酸浓度为2.5 mol·L-1时,负载有机相萃取剂1的反萃率可达93%以上.通过研究这类新型萃取剂对镧锕系金属离子的分离性能,可为设计出更高选择性的萃取剂提供参考.

    寡聚芳酰胺萃取分离镧系离子络合比钍离子

    组氨酸选择性络合-浊点萃取除铝研究

    高亮李金辉温耀儒龙光武...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浸出工艺中,稀土浸出的同时也会有大量的铝、铁等非稀土杂质随之浸出.选用组氨酸作为络合剂选择性络合铝离子,再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利用浊点萃取法萃取分离稀土料液中的铝离子,考察溶液pH、反应温度、萃取平衡时间、组氨酸的用量、组氨酸反应时间及Triton X-114的用量对除铝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M组氨酸∶M铝=3∶1,将溶液pH调至4.5,恒温40 ℃,反应10 min后加入10 mL Triton X-114,平衡时间10 min,铝离子单次萃取率可达70.85%,稀土萃取率仅为4.45%.确定了组氨酸与铝离子的反应方程式,通过多次萃取研究,组氨酸络合萃取溶液中铝离子的最低萃取浓度cAl=0.0539 g/L±0.003 g/L,分离系数β(AVRE)=52.19,说明利用组氨酸作为络合剂与浊点萃取方法相结合时,混合溶液中铝离子能有效与稀土离子分离.

    稀土组氨酸选择性络合浊点萃取除铝

    基于氧化石墨吸附镧在纯铁中直接合金化行为研究

    刘玉宝瞿伟侯渊杨鹏飞...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基于氧化石墨吸附镧元素在钢铁材料的基体成分纯铁中直接合金化行为.首先利用具有吸附性能的氧化石墨将镧离子吸附在其含氧官能团上,形成层间化合物,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了吸附过程,再将该层间化合物与铝粉均匀混合后压制成块,在高纯氩气保护下的高温管式炉中经过1600℃保温10 min后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产物.最后,将上述压块用铁皮包覆后用石英管压入熔融的纯铁中进行直接合金化,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不同取出时间的纯铁样品中的镧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氧化石墨可以将镧离子吸附在其—OH和—COOH上,形成氧化石墨/镧层间化合物;在1600℃时铝可以将氧化石墨中吸附的镧元素还原成LaC2、LaAlO3和La1.98O2.13S0.84,其中的LaC2可以溶解至铁水中并完成镧的合金化过程.

    氧化石墨吸附镧元素直接合金化

    Dy掺杂Pr0.87Ca0.13MnO3体系的磁热效应和临界行为的研究

    郝志军赵建军云慧琴赵晶...
    3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钙钛矿结构金属氧化物展现出了丰富的磁性,A位掺杂对磁性能的调控也是钙钛矿结构金属氧化物研究的重要方向.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Pr(0.87-x)DyxCa0.13MnO3(x=0,0.05,0.1,0.15)系列多晶样品,重点研究了Dy3+掺杂量对母相Pr0.87Ca0.i3MnO3样品晶体结构、磁热效应和临界行为的影响.Pr(0.87-x)DyxCa0.13MnO3(x=0,0.05,0.1,0.15)系列样品具有良好的结晶度,纯度很高,空间点群为正交晶系Pnma,属于立方结构;Pr0.82Dy0.05Ca0.13MnO3样品可能是一种优良的磁制冷材料,其制冷能力(RC值)为114.73 J·kg-1(0~3 T)、222.92 J·kg-1(0~5 T)、351.88 J·kg-1(0~7 T),相对制冷能力(RCP 值)为 468.79308 J·kg-1(0~7 T);绝热温度(△Tad)分别为 4.21 K、4.30 K、4.51 K、4.96 K.母相 Pr0.87Ca0.13MnO3 样品和 Pr0.82Dyu.05Ca0.13MnO3 样品经历的是二级相变,Pr0.77Dy0.1Ca0.13MnO3样品和Pr0.72Dy0.15Ca0.13MnO3样品经历的是一级相变;利用不同的模型对样品进行拟合和Kouvel-Fisher(K-F)方法来计算临界指数,最终得出该组样品的相变临界行为为平均场模型;该组样品中均存在磁晶各向异性和反铁磁的成分.

    钙钛矿锰氧化物高温固相反应法磁热效应临界行为稀土

    新能源车用高性能钕铁硼磁铁极端工况条件下磁性能经时变化的研究

    丁开鸿夏元刚田俊虎赵明静...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冷热冲击试验、高温存储试验、高温高湿试验、高压加速寿命试验,研究了新能源车用高性能钕铁硼磁铁极端工况条件下的磁性能经时变化.研究表明,高性能钕铁硼磁铁在良好的涂层防护条件下,磁性能的变化主要受高温影响,磁铁的设计最高工作温度高于实际工作温度时,经历长期的极端工况,磁铁不可逆磁损低于1%,此结果有助于后续开展高性能钕铁硼的服役性能评价,对完善钕铁硼的评价标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能源车高性能钕铁硼极端工况磁性能变化评价方法

    相转变对A5B19型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刘红苹李倩
    5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发展起来的A5B19型La-Mg-Ni基超晶格储氢合金作为镍氢电池负极材料极具发展前景,但其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有待改善.以A5B19型La0.7Mg0.3Ni3.0Co0.55Al0.15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在1223 K下保温30 h发生相变反应,制备了以(La,Mg)5Ni19相为主相的超晶格合金,并研究了相变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相变前合金主相为LaNi5相,次要相包括(La,Mg)5Ni19、(La,Mg)2Ni7和LaMgNi4相;相变过程中LaNi5相与LaMgNi4融化的液相发生包晶反应,与(La,Mg)2Ni7相发生固态扩散反应,均生成(La,Mg)5Ni19相.电化学结果表明,LaMgNi4和LaNi5相向(La,Mg)5Ni19相的转变提高了合金的放电容量,其Cmax由361 mAh·g-1升高到381 mAh·g-1;LaMgNi4、(La,Mg)2Ni7和LaNi5相向(La,Mg)5Ni19相的转变显著增强了合金的抗粉化/非晶和抗氧化/腐蚀能力,合金150周的容量保持率由65.6%升高至80.8%.

    镍氢电池储氢合金相转变电化学性能循环稳定性

    富铈钕铁硼废料氧化焙烧-盐酸高温选择性浸出稀土研究

    唐家悦辛文彬姜银举李宇航...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富铈钕铁硼废料中变价元素铈含量高的特点,采用氧化焙烧-盐酸优溶法回收富铈钕铁硼废料中的稀土,研究了废料高温焙烧物相变化及盐酸浸出条件.氧化焙烧料的XRD分析结果表明,800 ℃焙烧温度下其物相组成主要为Fe2O3、GdFeO3、NdBO3和CeO2;盐酸高温浸出结果表明,当浸出温度110 ℃、时间30 min、盐酸用量(不计算CeO2)为理论量的1.30倍、盐酸浓度为10%(质量分数)时,稀土最高浸出率为74.65%,滤渣主要物相组成为Fe2O3与CeO2,氯化稀土浸出液中有少量铈.盐酸高温还原浸出结果表明,通过添加FeCl2还原剂,在同样的浸出条件下,氧化料中四价铈被还原为三价进入浸出液,稀土的浸出率可达95.88%.

    富铈钕铁硼氧化焙烧稀土回收盐酸浸出FeCl2

    乳酸对平板式Ce-Mo/Ti脱硝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纵宇浩刘洋黄力王虎...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乳酸改性的Ce-Mo/Ti脱硝催化剂,通过XRD、N2-吸附脱附等一系列测试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能,并采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测试了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乳酸的引入没有改变载体的晶型结构及孔道结构,但提高了催化剂的涂覆效果及耐磨性能.适量乳酸的添加,提高了催化剂的表面酸量、还原性能及化学吸附氧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同时,添加适量乳酸具有提高催化剂耐SO2/H2O蒸气的性能.

    脱硝催化剂Ce-Mo/Ti乳酸平板式

    青海上庄磷-稀土矿床矿物组成及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

    王进寿朱丹薛万文安永尉...
    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与超镁铁质岩有关磷-稀土矿床中伴生低品位稀土元素的有效提取,通过全岩化学分析、显微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SEM)及矿物自动定量分析(AMICS),查明了上庄磷-稀土矿床的矿石物质组成和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矿石中TREO品位为0.08%~0.17%,主要矿物组成为透辉石、黑云母、磁铁矿、磷灰石、方解石及榍石等,矿石中含稀土矿物主要为磷灰石(TREO=1.00%)和榍石(TREO=2.57%),含量分别为6.40%和1.94%.矿石LRE2O3含量为0.07%~0.15%,HRE2O3含量为0.01%~0.02%.稀土元素在磷灰石和榍石中分布率分别为53.33%和41.54%.含稀土矿物磷灰石的粒径主要分布于32 µm~106 μm、榍石的粒径主要介于6.8 µm~38 pm;矿物单体解离度较高,磷灰石占46.59%、榍石占25.84%.该矿床为与超镁铁质岩相关的岩浆型稀土矿床,稀土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载体矿物磷灰石和榍石中,可直接通过富集磷灰石、榍石精矿达到回收稀土的目的.

    稀土矿AMICS矿物学特征赋存状态上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