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地质
新疆地质

董连慧

季刊

1000-8845

xjdi@chinajournal.net.cn

0991-4856374

830000

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东街279号

新疆地质/Journal Xinjiang Ge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新疆地质学会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球科学学术性期刊,与国内各地学系统、科研院校有着广泛的交流和联系。本刊主要刊载新疆及邻区有关区域地质和矿产勘查的最新成果、面向学术研究群体和专家学者,开辟有综合评述、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油气地质、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环境地质、地学博士论坛、技术方法、研究简报及人物介绍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哈密大水一带天湖岩群斜长角闪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韩飞曾华栋贾红旭李卫东...
    493-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斜长角闪岩是天湖岩群分布较广的岩石之一.通过对天湖岩群斜长角闪岩的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湖岩群斜长角闪岩原岩为变质基性火山岩类,显示较复杂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表明斜长角闪岩原岩可能形成于元古代(1 731±33)Ma,经历了中元古代的变质作用.综合分析认为,东天山天湖岩群出露的地区存在早元古代岩浆活动,可能发育太古代基底,斜长角闪岩经历了漫长且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与库鲁克塔格地区具有可比性,共同经历了 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同为中元古代早期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产物,经历了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向罗迪尼亚超大陆转换的过程.

    天湖岩群斜长角闪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地质意义

    WJCI项目简介

    501页

    塔里木盆地中—新元古代沉积环境分析

    程明张弘强吕惠贤周思宇...
    502-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塔里木盆地中—新元古代古地理分析中,首次引用重磁电资料,据盆地非地震资料确定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新元古界残余地层厚度图、断裂分布图等,明确了剥蚀区、地层尖灭线和盆地隆凹平面分布.收集整理了盆地周缘库鲁克塔格、阿尔金、铁克里克等地露头岩相资料,将盆地周缘海相沉积延展到盆地内部,完成了塔里木盆地中—新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沉积环境分析.长城纪塔里木盆地巴楚、塔东南为古陆,周缘存在陆源碎屑沉积,环绕古陆的库鲁克塔格、阿尔金、铁克里克、西昆仑为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蓟县纪塔里木盆地北部、南部和巴楚地区为古陆,周缘铁克里克等地为滨浅海沉积,库鲁克塔格、阿尔金、西昆仑为台地相沉积.青白口纪塔里木盆地内部满加尔凹陷存在滨浅海沉积,塔里木板块与古澳洲板块及古印度板块之间均发育青白口系,塔里木盆地南部中央隆起带处于隆起剥蚀环境.中—新元古代塔里木板块在多次聚敛与伸展中整体逐渐隆升,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建议加强非地震资料收集及地质解释工作,并开展中—新元古界野外露头的调查研究,逐步丰富盆地中—新元古界地质资料,为油气超深勘探奠定良好的地质基础.

    塔里木盆地元古宇古地理沉积环境

    克拉玛依油田克-百断裂带一区石炭系内幕火山机构特征

    袁述武邱争科李若琛王楚涵...
    508-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克拉玛依油田克-百断裂带一区石炭系内幕钻探的探井、评价井多井试油获高产油流,通过岩心、薄片和物性等资料的分析,对石炭系内幕火山机构储集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区石炭系以溢流相玄武岩、爆发相角砾岩为主,玄武岩和安山岩自然伽马相对值≤0.3,0.3<角砾岩自然伽马相对值≤0.7,凝灰岩自然伽马相对值>0.7;研究区火山岩喷发中心位于A18、A5等井区,沿克拉玛依断裂、北黑油山断裂呈多点中心式喷发,高角度火山通道多期次上拱挤压穿切连续地层,火山通道侧翼形成复杂张性立体裂缝网络,有利于改善储层,是油井高产的重要因素;明确了石炭系构造、岩性、风化淋滤控制作用的"三元控储"储层发育模式,风化壳为C4+C3期次,厚度300~600 m.纵向有利储层自上而下逐渐变差,C4+C3+C2期次生产效果较好,可作为后续建产的主力层.

    克拉玛依油田火山机构三元控储构造作用岩性作用风化淋滤作用

    郑重声明

    514页

    新疆托克逊可可乃克一带晚奥陶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郑勇杨阳杨林春陈邦学...
    515-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托克逊县可可乃克地处可可乃克早古生代陆缘弧东段,发育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片麻状花岗岩,通过野外调查及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分析,讨论其构造环境,为进一步研究北天山洋俯冲汇聚提供依据.测年结果显示:片麻状花岗岩获得(448.0±2.4)Ma年龄值,为晚奥陶世.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片麻状花岗闪长岩 SiO2 平均 64.69%,MgO 平均 1.18%,Al2O3 平均 14.85%,CaO 平均 2.78%;Na2O+K2O 平均 6.47%;K2O/Na2O 平均1.06%,里特曼指数σ=1.88,A/CNK平均1.07;片麻状花岗岩SiO2平均70.08%,MgO平均0.54%,Al2O3平均13.47%,CaO平均2.00%;Na2O+K2O平均7.02%;K2O/Na2O平均1.45%,里特曼指数σ=1.80,A/CNK平均1.05.为富硅,富镁,贫钙岩石.全碱含量较高,富钾,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属"I"、"S"型花岗岩.稀土总量较高(∑REE=290.92× 10-6~436.00× 10-6),LREE/HREE=3.41~6.39,LaN/YbN=8.52~21.22,富集轻稀土,具弱的 Eu 负异常,δEu 为 0.50~0.96;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Th,La,Ce富集,高场强元素Ta,Nb,Ti亏损,表明岩浆起源与汇聚俯冲密切相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岩浆源具壳幔混合特征;其陆缘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在可可乃克一带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片麻状花岗岩是北天山洋于晚奥陶世向南俯冲汇聚的产物.

    可可乃克晚奥陶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地质意义

    《新疆地质》入选中文核心期刊(第八版)

    525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于奇地区上白垩统于奇组特征及意义

    陈静
    526-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里木盆地北部上白垩统于奇组自2010年之前相继在S50井、Y1井发现晚白垩世轮藻化石组合并建组(于奇组)后,研究停滞,相关资料较少.近年来,于奇组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对晚白垩世轮藻化石组合对比及测井相、岩石相等特征的研究,形成了于奇组层序划分、对比标准,首次在该区建立了于奇组层序地层格架,讨论其分布特征,对塔里木盆地中、新生界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勘探具重要意义.

    塔里木盆地北部于奇地区晚白垩世于奇组

    新疆乌伦古地区姜巴斯套组沉积特征、物源分析及构造意义

    尹琼
    532-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乌伦古地区属古亚洲洋构造域,是研究中亚造山时限及过程的关键地区.石炭纪是古亚洲洋由俯冲到闭合构造演化过程中的重要变革期,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沉积记录了乌伦古地区从海相到陆相的转变过程.通过分析研究乌伦古地区野外地质调查及钻探资料,结合姜巴斯套组暗色泥岩地球化学特征,乌伦古内部坳陷区主要发育深水还原环境的浅海相、半深海相沉积,其南北部地区水体变浅,主要处于滨海相、扇三角洲相、海底浊积扇相、局限海湾相等沉积环境.据物源分析,乌伦古地区南北部姜巴斯套组暗色泥岩系物源具明显差异,石炭纪早期乌伦古岛弧隆起、物源分割,北部物源以铁镁质/长英质混合、安山岩为主,主要来自阿勒泰及萨乌尔岛弧;南部物源以长英-中性火山物质为主,主要来自卡拉麦里地区及其南部.乌伦古岛弧定型于早石炭世晚期姜巴斯套组形成时期,该时期乌伦古地区处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弧构造环境,构造控制其沉积展布.

    乌伦古姜巴斯套组沉积特征物源分析构造意义

    《新疆地质》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539页